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吴冠中艺术思想研究

作 者: 曾惠惠
导 师: 贺万里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吴冠中 艺术思想 原因 影响
分类号: J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吴冠中是中国绘画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师承中国近代绘画大师林风眠“中西贯通”的艺术理念,学习中方与西方不同绘画表现形式,游走于绘画表现的“具象”与“抽象”、“形式”与“意境”之间,探寻中国绘画“中西融合”的发展道路。并在此实践道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中西融合”为总指导的艺术思想。对解决中国现代绘画发展所面临的“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问题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对吴冠中的艺术思想进行研究。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当前学术界对吴冠中艺术思想进行研究的现状,并对本论题选择的原因和意义作出简单介绍。第二章主要从吴冠中的人生经历出发,分析吴冠中不同时期的艺术选择对其之后艺术思想的影响。第三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选取了吴冠中“绘画形式美”、“风筝不断线”、“笔墨等于零”、“‘法’随‘情’变”四个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艺术思想进行研究。第一节探讨吴冠中主张绘画的形式美。他区分传统论断对绘画形式的错误认识,强调点、线、面基础元素的形式构成,追求“形式”与“意境”相结合的形式美表现,体现出吴冠中对绘画形式“主体地位”的回归。第二节探讨吴冠中为“人民作画”的创作立场。他强调绘画创作要保持与人民之间的联系,抽象形式作品的创作要回归于生活,并强调绘画作品要放置在世界艺术领域进行比较,体现出吴冠中对绘画作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追求。第三节研究吴冠中对传统笔墨发展的看法。他否认中国绘画“唯笔墨是”的品评习惯,强调“笔墨”是情感表现的载体,强调“笔墨当随时代”,体现吴冠中对笔墨旧形式的革新。第四节讨论吴冠中对作品情感的表达。他强调作品“感受”对“技法”的控制地位,提出通过“写生”来获得画家丰富的艺术感受,体现出吴冠中追求绘画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第四章主要对吴冠中艺术思想形成的原因进行论述,指出吴冠中发展中国绘画的责任意识、融合中、西方的教育背景是其艺术思想形成的内因和外因。第五章论述吴冠中艺术思想对绘画领域以及美术批评领域的影响。最后在文章的结语部分总结吴冠中艺术思想中的“融合”与“情”两个特点。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7
引言  7-11
  一、研究的起因  7
  二、研究主题简介  7-8
  三、文献资料综述  8-11
第一章 、吴冠中的艺术选择  11-14
  第一节、弃工从艺  11-12
  第二节、出国留学  12
  第三节、回国发展  12-14
第二章 、吴冠中的艺术思想  14-34
  第一节、绘画形式美  14-19
    一、提出背景  14-15
    二、绘画形式美的内容  15-18
    三、绘画形式美的实质——对绘画形式“主体地位”的回归  18-19
  第二节、风筝不断线  19-26
    一、提出背景  19
    二、“风筝不断线”的内容  19-24
    三、“风筝不断线”的实质——对绘画作品“世界性”、“民族性”的追求  24-26
  第三节、笔墨等于零  26-31
    一、提出背景  26-27
    二、“笔墨等于零”的内容  27-30
    三、“笔墨等于零”的实质——对“笔墨旧形式”的革新  30-31
  第四节、“法”随“情”变  31-34
    一、“法”随“情”变的内容  31-33
    二、“法”随“情”变的实质——对画面“意境美”的追求  33-34
第三章 、吴冠中艺术思想形成的原因  34-40
  第一节、吴冠中发展中国绘画的责任意识  34-37
    一、吴冠中具有发展中国绘画的责任意识  34-36
    二、中国绘画发展的客观现状对吴冠中责任意识的触动  36-37
  第二节、吴冠中融合中、西方的教育背景  37-40
    一、师承林风眠“中西融合”的艺术理念  37-38
    二、融合中、西方的艺术学习  38-40
第四章 、吴冠中艺术思想的影响  40-43
结语  43-44
参考文献  44-47
附录  47-55
  吴冠中年表  47-55
致谢  55-5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6-57

相似论文

  1. 大型汽轮机转子动平衡测控系统研制,TH877
  2.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3.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4.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5. 体育动漫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原因探究,G841
  6.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7.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8.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9.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10. 高一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研究,G633.55
  11.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G647
  12. 低蛋白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和小肽对肉仔鸡的影响,S831.5
  13.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14.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15.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6.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17.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18. 公路环境影响公众参与评价量化模型研究,U41
  19. 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人体健康损害评价体系研究,R131
  20. 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C913.5
  21.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