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红楼梦》翻拍电视剧的若干思考-由1987版和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对比所做的管窥

作 者: 崔玉炜
导 师: 雷亚平
学 校: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红楼梦》 电视剧 改编 接受
分类号: J9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名著改编一直是影视剧作的一个重要的剧本来源,而古典小说《红楼梦》更因为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社会人生内涵成为影视剧改编的重要素材。经由最初的戏曲改编形式到戏曲、电影、电视剧三者交叉发展的态势,对《红楼梦》的改编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红楼梦》人物众多、内容弘大,戏曲和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由于演出或播出时间的限制,只能截取《红楼梦》原著中的某个片段或聚焦于某一人物进行改编,而无法完成全篇性的大型改编。而电视剧则可以利用连续播出的优势,对《红楼梦》原著进行全篇性的改编。影视剧改编因其天然的传播优势,在传播的广度上甚至超越了原著,其蓬勃发展也成为了红学的新的热点话题。本文对《红楼梦》影视改编历史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相较于戏曲和影视,电视剧因媒介的普遍性具有天然的传播优势。而在《红楼梦》电视剧改编史上,1987年王扶林导演的旧版电视剧《红楼梦》(以下简称旧版《红楼梦》)和2010年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以下简称新版《红楼梦》)是依据小说《红楼梦》在大陆进行全篇改编的两部巨作。两个版本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在人物、名著版本(旧版采用80回版本,新版采用120回版本)、场景设置、情节改动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使得两版《红楼梦》剧集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同时二者也引发了相当多的热议。笔者认为这一现象是值得思考的。文中对新旧两版《红楼梦》影视剧改编进行了回顾,从两版《红楼梦》拍摄的大体情况,以及改编成影视剧的历史背景,明确了二者在《红楼梦》改编史中影响最大、受众最广的地位;对新旧两版电视剧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对比。首先是对故事内容的处理上,两者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原著后四十回的选择和处理上。旧版电视剧《红楼梦》共36集,每集设有剧集名。第1-29集对应原著的前八十回,基本遵循原著情节发展,择取原著中重要的章节线索进行改编。第30-36集后四十回则依据红学家的研究,结合脂砚斋的评注,以及前80回作者伏笔等依据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情节走向进行了合理性改编。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则严格遵循程高本拍摄(前八十回为曹雪芹原著,后四十回为高鹗续写)。共50集,基本上每一集对应两个章回,后四十回也完全按照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校注的120回《红楼梦》通行本进行拍摄。其次,二者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一个是个体神韵的形象展示,一个是千人一面的现代美人群像。旧版电视剧更注重人物情态的接近,在造型上也是根据人物形象和气质各有不同,形象鲜明。而新版电视剧则造型统一,再加上演员选择上与原著描写的人物神韵相差甚远,给观众形成千人一面的感觉。第三个主要的不同在于对人物对白的处理上。旧版电视剧在神韵上遵循原著的古典气质,但是适当的对台词进行了一些口语化的改编,既保留了原著的特点,又不会使观众产生疏离感。而新版电视剧则保留了原著的文言化特点,基本遵循文本原著,但是导致台词念出来犹如背书,使观众感到生硬和疏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做了三个方面的思考。首先就是“忠于原著”的问题,通过观众对新旧两版《红楼梦》现代接受等多方面的论述,对《红楼梦》影视剧如何“忠于原著”进行实质性探讨,最终的结论是:“忠于原著”应该忠于它的神韵,尊重受众的公共想象,而僵化地照搬原著的情节和语言,则往往得不偿失。其次是对两版《红楼梦》翻拍过程中的精英化和商业化趋势的思考。影视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既具有商品性,又具有文化性,对这两个特性的不同处理,造成了两版《红楼梦》不同的品质。旧版《红楼梦》秉承着文化人的社会责任感拍摄而成,是一部极具精英意识的文化精品,而新版《红楼梦》则更多的是商业运作的结果。最后是从受众接受的角度对两版电视剧的一些思考。影视艺术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影视等多媒体接受方式,而很多经典文学的文本阅读则呈现式微之态,两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播出,在不同程度上引发了重读经典的热潮,也使得受众接受了一次古典文化的洗礼。从这一点来说,经典名著的影视剧翻拍和文本阅读存在着一种互助的关系。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0
目录  10-11
第一章 新旧版电视剧在原著影视剧改编史中的位置  11-19
  第一节 关于《红楼梦》影视剧改编的简要回顾  11-13
  第二节 关于新旧版《红楼梦》电视剧拍摄的大致概况  13-19
第二章 新旧版电视剧《红楼梦》对原著改编方面的不同之处  19-31
  第一节 尊重精神与尊重情节——二者对故事的不同处理  19-23
  第二节 各有神韵与千人一面:二者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不同  23-26
  第三节 口语化与文本化:二者台词处理上的不同  26-31
第三章 由新旧版《红楼梦》电视剧对原著的不同改编所引发的思考  31-43
  第一节 关于《红楼梦》翻拍剧应该如何“忠于原著”的思考  31-35
  第二节 关于《红楼梦》翻拍剧精英化与商业化的思考  35-39
  第三节 《红楼梦》电视剧传播对原著文本传播的促进  39-43
附录  43-51
参考文献  51-53
致谢  53

相似论文

  1. 《庄子》修辞策略探析,B223.5
  2. 决策者情绪、性别与建议者专业水平对建议接受的影响,B842.6
  3. 维译本《红楼梦》俗语翻译研究,I046
  4. 河南曲剧电视剧的产生与发展研究,J825
  5. 韩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J905
  6. 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研究,B83-0
  7. 《红楼梦》诗词歌赋翻译中的杂合现象探析,I046
  8. 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中《红楼梦》诗词的英译研究,I046
  9. 文学的影像诠释—张艺谋电影改编中的审美转换,J905
  10. 《红楼梦》前80回助词计量研究,H146
  11. 《红楼梦》前80回程度副词计量研究,H146
  12. 接受美学视角下苏州古典园林介绍英译之研究,H315.9
  13. 《红楼梦》前80回代词计量研究,H146
  14. 《红楼梦》启蒙思想研究,I207.411
  15. 《红楼梦》情本思想研究,I207.411
  16. 《红楼梦》前80回连词计量研究,H146
  17. 《炎黄风情·二十四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曲》之研究,J624.1
  18. 接受美学视野下《理智与情感》的接受过程,I561.074
  19. 情中之“真”—《红楼梦》的科技观,I207.411
  20. 《情人》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H32
  21. 《长生殿》接受研究,I207.3

中图分类: > 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理论 >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