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留学生汉语口语对比话语标记的运用研究

作 者: 梁旭
导 师: 姚双云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 但是 可是 不过 只是 对比话语标记 话语功能 偏误分析 教学建议
分类号: H19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与英语中的"but\yet\however"有对应关系的四个对比话语标记“但是可是不过、只是”。研究将封闭在口语中进行。语料来源分为两部分:是一套汉语口语教材中的课文;二是留学生谈话类节目《世界大不同》语料。本文对两部分语料中对比话语标记进行穷尽式归类,以对比话语标记的话语功能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比国内汉语口语教材和留学生口语中对比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和话语功能,并总结其使用特点,归纳偏误类型,探究成因并提出教学建议。旨在通过上述研究,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比话语标记的教学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以四个假设为前提:第一,留学生在使用这四个话语标记时,存在较明显的使用倾向;第二,留学生在其中介语系统指导下使用对比话语标记时,必定跟母语者存在不同;第三,由于在华留学生习得汉语时,除了课堂教学,还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所以留学生实际使用和教材中对比话语标记用例存在差异;第四,我们选取的教材较好体现了汉语口语对比话语标记。在以上假设的前提下,我们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介绍本文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和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步骤。第二、考察教材中对比话语标记“可是、但是、不过、只是”的设置情况。我们选取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的一套汉语口语教材,共六本进行分析。以姚双云(2012)对对比话语标记“但是”的话语功能分类为标准,对教材中对比话语标记进行话语功能分析和归类。第三、结合具体例子逐个考察留学生口语中四个对比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主要以话语功能考察为主。总结其整体使用特点,同教材中对比话语标记的使用特点和话语功能进行比较,探究留学生在使用对比话语标记时的独有特点。第四、对留学生口语中对比话语标记的偏误进行分析,归纳偏误类型,探究偏误成因,并对教材编写环节和教师教学环节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第五、结语对本研究做回顾、梳理和内容概括,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引言  10-16
  1.1 研究现状  10-13
    1.1.1 话语标记的定义、范围和功能  10-11
    1.1.2 对比话语标记的本体研究  11-13
    1.1.3 汉语对比话语标记研究的不足之处  13
  1.2 理论依据  13-14
    1.2.1 中介语理论  13-14
    1.2.2 偏误分析理论  14
  1.3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14-15
    1.3.1 语料来源  14
    1.3.2 研究方法  14-15
  1.4 研究步骤  15-16
第二章 教材中对比话语标记的设置情况考察  16-31
  2.1 教材中对比话语标记“但是可是不过、只是”的总体设置情况  16-19
  2.2 教材中对比话语标记“但是、可是、不过、只是”的话语功能  19-31
    2.2.1 话语连贯功能  19-22
    2.2.2 话轮构建功能  22-25
    2.2.3 话题组织功能  25-27
    2.2.4 标记话语立场功能  27-28
    2.2.5 过渡性说服功能  28-31
第三章 《世界大不同》中对比话语标记“但是、可是、不过、只是”的使用情况  31-51
  3.1 《世界大不同》中对比话语标记“但是、可是、不过、只是”的话语功能  32-49
    3.1.1 话语连贯功能  32-38
    3.1.2 话轮构建功能  38-42
    3.1.3 话题组织功能  42-46
    3.1.4 标记话语立场功能  46-47
    3.1.5 过渡性说服功能  47-49
  3.2 留学生口语中对比话语标记“但是、可是、不过、只是”的使用特点  49-51
第四章 留学生口语中对比话语标记的偏误及教学建议  51-58
  4.1 误代偏误  51-52
  4.2 误加偏误  52-53
  4.3 留学生对比话语标记偏误成因  53-54
  4.4 对比话语标记的教学建议  54-58
    4.4.1 教材编写建议  54-55
    4.4.2 教学建议  55-58
第五章 结语  58-60
  5.1 研究内容回顾  58-59
  5.2 本文研究局限  59-60
参考文献  60-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日韩留学生习得汉语量词的偏误分析,H195
  2. 从中介语视角分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应对策略,G633.41
  3. 中国人韩国语学习者副词格助词的偏误分析,H55
  4. 俄罗斯学生汉语趋向补语学习研究,H195
  5. 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偏误分析,H195
  6. 汉日两字同形词偏误分析和教学对策,H195
  7.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气助词教学,H195
  8. 欧美学生汉字习得的偏误分析,H195
  9. 俄罗斯学生学习“了”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H195
  10. 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偏误分析,H195
  11. 留学生“把”字句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对策研究,H195
  12. 初级阶段韩国学习者学习汉语常用介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H195
  13. 对韩汉语教学中“是……的”句的研究,H195
  14. 汉语人称词缀、类词缀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H195
  15. 外国学生作文中语序偏误的分析,H195
  16. 对蒙古国大学生的汉语偏误分析,H195
  17.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研究,H195
  18. 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正音问题研究,H195
  19. 动宾式离合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H195
  20. 欧美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的偏误调查报告,H195
  21. 俄罗斯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及教学策略,H19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汉语教学 > 对外汉语教学 > 教学法、教学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