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作 者: 尹仁芳
导 师: 崔蒙;赵英凯
学 校: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专 业: 中医基础理论
关键词: 中医药信息学 学科 战略
分类号: R2-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2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学科在大学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现,学科建设对于大学的重要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不断碰撞、交叉、乃至融合。共同的理论基础,相似的方法学使得两个学科在交叉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医药信息学。从70年代初计算机处理中医药数据开始,中医药信息学经过40余年的发展,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体系逐渐清晰。1.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当今,学科发展呈现高度交叉又高度融合态势,所有变化都要求学科根据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的改变,不断地调整发展战略。经过40年发展,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应用层次,且人才培养明显滞后。对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定义、研究对象、内容体系等理论研究明显不足,对中医药信息学自身的定位不清,学科意义理解不透彻。中医药信息学发展战略研究,对中医药信息学自身发展意义重大,必将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为中医药及卫生事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2.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战略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文献计量学、SWOT分析法及专家访谈法,明确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思路、发展目标、未来重点研究领域、主要任务,具体保障措施及实施计划。3.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环境分析中医药信息学的任务是通过对中医药学信息的有效管理实现其充分利用和共享,加快中医药信息转换为知识,知识转换为智能的速度,推动中医药学科的整体发展。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环境由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构成。学科的外部环境即学科的宏观环境包括政策-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对学科发展起着间接的影响作用。中医药信息学现有的学科体系构成内部环境,是学科发展能够加以控制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主要指学科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状况。中医药信息学现有的学科体系包括学科理论研究,学科体系框架研究,学科梯队建设,学科人才培养,学科方向建设,学科科研建设,学科基地建设,学科相关杂志,与中医学、中医药文献学、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信息科学的关系等内容。4.中医药信息学学科SWOT分析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机遇包括中医药科研数据的国际国内需求增加、医药卫生信息化为中医药信息学发展提供机遇、中医药信息学应用研究经费逐年递增。学科挑战包括中医药科学内涵尚未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中医药信息需求改变、中医药数字化难度大。学科优势包括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为中医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提供技术支持,中医药信息学已积累了大量经验。学科劣势包括学科框架尚未形成共识、中医药信息学研究领域发展不平衡、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形成、尚未形成中医药信息专业人员队伍、尚无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交流平台、尚未形成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文化。5.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战略5.1战略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指导思想:遵循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理论升华、引领前沿、服务至上的方针,以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为核心,研究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体系,丰富和发展中医药信息学理论体系,解决中医药信息学的方法学问题,促进中医学与现代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以中医药信息化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基本原则: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理论升华、引领前沿、服务至上。5.2战略目标加强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建设,促进学术发展,培养中医药信息人才。开展中医药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中医药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研究,保障中医药学术与发展的信息资源,促进中医药学术继承与发展,为中医药医疗、科研、教育、产业及管理提供全时段、全方位的信息服务。5.3战略重点中医药文献资源:古籍及民国文献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及其深度利用;海外文献的收集、整理与深度利用;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共享服务。数据利用:数据资源与数据库研究;共建模式与共建平台研究;共享服务体系研究;科学数据利用研究。中医药信息标准化:建立文献分类标准、科学数据标准、信息服务标准、数据管理标准。中医药情报:中医药情报分析方法学研究;传统知识保护研究;战略与科技情报研究;评价研究。5.4战略任务学科理论体系研究,包括学科理论建设、学科理论体系框架研究、学科原理研究。现有文献资源整理,数字化研究,包括中医古籍资源调查、濒危古籍的抢救、主题词表编制规则研究、多媒体资源表征体系研究、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共享服务。多模式数据存储与利用研究,包括中医药数据集元数据规范研究、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研究、中医药生物信息分析系统。中医药智能处理研究,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研究,中医信息模型研究,中医药知识服务研究。5.5战略保障措施5.5.1组织保障成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学会。协调各个中医院校、科研院所间中医药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定期举行中医药信息论坛,交流学科经验与研究成果。5.5.2资金保障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引导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资金。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注入、建立中医药信息科技合作基地、开展中医药情报工作等,引导各省、市及社会各界资金投向中医药信息学学科领域。5.5.3政策保障用正确的政府目标导向,把中医药信息化摆到国民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上,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中医药信息化领导机构,统一组织。5.5.4人才保障加强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年龄、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扩大博士后人员的招收,利用他们已有的学科优势,加强弱势学科的培养,逐步形成一支能够胜任中医药信息学研究的创新团队;聘用一批优秀的中医学与信息学客座研究员,通过他们的碰撞,促进中医药信息研究工作的开展。加强继续教育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培养中医药科学数据研制人才、中医药古籍保护人才、中医药信息分析人才和中医药检索查新人才。5.5.5机制保障不断探索大型科研协作项目的合作运行机制,形成利于学术创新、科研合作的开放机制。发挥市场机制推进作用,通过市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尊重价值规律,促进中医药技术与应用的有机结合。5.6战略实施计划5.6.1中医药信息学理论研究进一步加强学科的理论建设,汇集多学科专家的智慧,争取在学科理论、框架及原理研究方面获得新的突破。5.6.2加强信息科学方法的引进与改造关注国内外信息科学的发展,加强对新方法的学习;同时,进一步加强与计算机专业人士共建中医药信息学基地,加强交流与沟通,使中医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也使计算机专业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促进本学科引进和改造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5.6.3建立国家中医古籍保护中心开展欧美中医流失海外古籍研究,建立海外中医药古籍联合目录,实现部分流失海外古籍的回归;建立结构型中医药古籍数据库,开展5-10项中医药古籍深度利用示范研究。5.6.4建立国家科技部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建立中医药科学数据整合平台,建设5-10个精品数据库;开展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开展5-10项基于数据的临床决策支持和新药辅助开发研究。开展中医药高性能计算研究,实现高性能计算的开放服务;建立中医药科学数据汇交平台,开展1-2项中医药科学数据汇交研究。5.6.5建立中医药信息标准研究平台研究并建立中医药信息模型,探索研制1-2项中医药信息国际标准(ISO或国际组织),1-2项中医药信息国家标准,3-5项中医药信息行业标准。5.6.6建立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开展3-5项中医药情报方法研究,比较同一主题、不同方法研究的结果,筛选适用于不同主题的中医药情报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药查新规范研究,探索适用于继承、创新的中医药查新方式、方法;建立中医药情报知识库,支持跟踪情报研究;开展中医药知识服务研究,探索建立相应的知识地图。5.6.7建设中医药决策支持系统建立3-5种中医药特色优势病种的中医药诊断及治疗决策支持系统。5.6.8开展中医药信息学课程3年内在各大中医药院校开设必修课中医药信息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最基本的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与信息接受意识。5.6.9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文化整合对中医学、管理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信息学、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学科文化进行综摄性整合,将不同学科文化特质糅合在一起,经过多学科的积淀形成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文化。5.6.10建立学科建设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学科建设风险预警管理系统是指对学科建设实施所面临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推断、预测,根据风险程度事先发出警报信息,提醒高校决策者或管理者警惕风险而形成的一套管理系统。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12
英文摘要  12-16
中医药信息学文献综述  16-24
  1. 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理论研究  16-17
  2. 中医药信息学理论研究  17-19
  3. 中医药信息学应用研究  19-24
前言  24-25
1.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25-26
  1.1 学科战略研究的重要性  25
  1.2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战略研究的必要性  25-26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  26
2.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战略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6-29
  2.1 研究目标  28
  2.2 研究方法  28-29
3.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环境分析  29-46
  3.1 确定与重申学科使命  29
  3.2 学科环境分析  29-46
4.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SWOT分析  46-49
  4.1 学科机遇  46
  4.2 学科挑战  46-47
  4.3 学科优势  47-48
  4.4 学科劣势  48-49
5.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战略  49-60
  5.1 战略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49-50
  5.2 战略目标  50-51
  5.3 战略重点  51
  5.4 战略任务  51-56
  5.5 战略保障措施  56-57
  5.6 战略实施计划  57-60
6. 参考文献  60-64
7. 致谢  64-66
附表  66-86

相似论文

  1. 文山州特色经济的空间布局研究,F127
  2. XD软体家具公司经营战略研究,F272
  3.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4. 新华集团在电站DCS行业营销策略研究,F274
  5. 基于核心能力的服装品牌战略对比研究,F426.86
  6.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326.2
  7.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及构建途径研究,D630
  8.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9. 中石化森美泉州分公司营销战略研究,F426.22
  10. 非营利组织—帕斯(PATH)在中国的项目发展战略研究,F272
  11.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D630
  1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科团队绩效评价研究,G647
  13.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策略研究,G717
  14. 基于用户需求调查分析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航研究,G252.6
  15. CE公司乙酸市场营销战略制定,F274
  16. 我国体育运动服装企业营销战略研究,F274
  17.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F275.3
  18. 权力和利益界定的国家战略,D80
  19.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科团队管理与支持机制研究,G647
  20.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战略构想,G641
  21. 大学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G237.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国医学理论 > 中医现代化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