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北京密云水库上游金属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

作 者: 高彦鑫
导 师: 季宏兵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铁矿和金矿 重金属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Tucker3模型 风险评价
分类号: X8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分析了密云水库上游金属矿区土壤Mn, Zn, Cu, Pb、 Ni、 V、 Cr, Cd、 As、 Hg总量及提取态重金属含量,采用多种统计学法和风险评价法,探讨铁矿、金矿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金属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普遍超出北京市土壤背景值,铁矿区土壤Ni、 Cr和Hg平均超标倍数较大,分别为2.38倍、3.68倍和6.67倍。金矿区土壤重金属富集程度普遍高于铁矿区,平均超标倍数最高值为Hg(7.67倍),最低值为As(0.95倍)。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为Hg>Cr>Ni>Zn>Cu>Cd>Mn>Pb,金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为Hg>Cr>Cd>Cu>Ni>Zn>Mn>Pb>V。采用沉积物质量标准SQG评价矿区土壤重金属毒性,铁矿和金矿土壤Ni属于严重污染水平,Cr属于中度污染水平,As、 Pb等除部分采样点以外属于中度污染水平。BCR逐级提取法分析金属矿区土壤Mn、 Zn、 Cu、 Pb、 Ni、 V、 Cr、 Cd形态,将重金属形态分为可交换态、易还原态、易氧化态和残渣态。铁矿、金矿土壤Mn可交换态含量最高,其中铁矿Mn:0.20mg/kg~347.55mg/kg,金矿Mn:42.33mg/kg~844.69mg/kg。铁矿Mn、 Pb和Zn可交换态和易还原态含量之和约分别占总量的50%、30%、20%左右;金矿Mn, Pb和Zn可交换态和易还原态含量之和约分别占总量的60%、40%、30%左右,可交换态和易还原态重金属是土壤环境潜在污染源。矿区土壤Cr、 Ni和V以残渣态为主,不容易对矿区周边环境造成危害。相关分析、聚类分析讨论了铁矿、金矿开采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污染状况,不同矿区部分重金属相关性很高,有相似的污染源和地球化学性质。主成分分析法结果显示:铁矿和金矿区第一组分能够分别解释接近46.13%、41.28%的信息量,分别反映出Cd、 Cu、 Pb、 Zn、 Mn、 As富集程度和Cu、 Mn、 V、 As富集程度。矿区主要污染源为矿山排放废水和尾矿渣淋滤液,可能污染源为居民生活污染、大气沉降。Tucker3模型讨论了矿区采样点、重金属及其形态矩阵的载荷值分布特征,此模型进一步表明矿区重金属的潜在危害性。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探讨铁矿、金矿开采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铁矿土壤Cr和Hg污染程度较高;金矿区Cd和Hg潜在危害程度很高,金矿开采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高于铁矿。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分析铁矿开采区重金属污染为警戒级别(三级),金矿开采区重金属污染为安全级别(二级),因为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消除了矿区类别间的边界模糊性。密云水库上游金矿、铁矿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和评价结论,将为北京市矿山环境污染防治和密云水库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目录  9-11
第一章 绪论  11-15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2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5
    1.2.1 重金属及其环境效应  12-13
    1.2.2 重金属形态特征研究现状  13-14
    1.2.3 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现状  14-15
第二章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15-19
  2.1 地理概况  15
  2.2 气候条件  15
  2.3 水系及水文条件  15-16
  2.4 矿区土壤环境条件  16
  2.5 研究区域矿区地质概况  16-19
    2.5.1 铁矿开采区地质概况  16-17
    2.5.2 金矿开采区地质概况  17-19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19-22
  3.1 样品的采集  19
  3.2 样品的分析测定  19-22
    3.2.1 重金属总量分析测定  19-20
    3.2.2 重金属形态含量分析测定  20
    3.2.3 有机质的分析测定  20-21
    3.2.4 土壤中pH值分析测定  21-22
第四章 铁矿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22-34
  4.1 表层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  22-25
    4.1.1 重金属总量  22-23
    4.1.2 重金属污染水平  23-25
  4.2 化学统计学分析铁矿土壤中重金属分布  25-27
    4.2.1 相关性分析  25-26
    4.2.2 聚类分析  26-27
  4.3 表层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分布特征  27-34
    4.3.1 重金属形态  27-31
    4.3.2 Tucker3模型  31-34
第五章 金矿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34-44
  5.1 表层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  34-36
    5.1.1 重金属总量  34-35
    5.1.2 重金属污染水平  35-36
  5.2 化学统计学分析金矿土壤重金属分布  36-37
    5.2.1 相关性分析  36-37
    5.2.2 聚类分析  37
  5.3 表层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分布特征  37-44
    5.3.1 重金属形态  37-42
    5.3.2 Tucker3模型  42-44
第六章 对比分析铁、金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44-48
  6.1 矿区重金属总量分布  44-45
  6.2 重金属形态含量的分布  45-46
  6.3 主成分分析(PCA)确定重金属来源  46-48
第七章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48-64
  7.1 地累积指数法  48-53
    7.1.1 地累积指数  48
    7.1.2 铁矿和金矿土壤重金属地积累指数法  48-53
  7.2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53-57
    7.2.1 生态风险指数  53-54
    7.2.2 铁矿与金矿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  54-57
  7.3 模糊数学综合法  57-64
    7.3.1 模糊数学  57-58
    7.3.2 模糊数学综合法基本理论  58-60
    7.3.3 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分析  60-64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64-66
  8.1 本文结论与讨论  64-65
  8.2 本文创新点与展望  65-66
参考文献  66-74
致谢  74-75
个人简历  75

相似论文

  1.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2.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3.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4.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5. 江蓠残渣高活性膳食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S254.9
  6. 高血压前期证候特征研究,R259
  7. 基于质谱的雷公藤甲素肝脏毒性代谢组学研究,R285
  8.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9.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TS254.9
  10.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11. 污染源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试验,X820.4
  12. 挥发性氯代烃类化合物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与修复技术筛选研究,X820.4
  13. 污染场地健康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X820.4
  14. 房县烤烟产地环境和烟叶综合质量评价,S572
  15.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16. 肉牛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类危害性因素分析,S823
  17.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18. 桃杂交后代(F1)幼苗光合效能评价,S662.1
  19. 纺织品中重金属监控及预警研究,TS107
  20.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21. 东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吸附与释放规律研究,X524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 环境监测 > 土壤监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