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秋葵籽油脂及蛋白质酶解肽的制备和性质

作 者: 董增
导 师: 魏兆军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关键词: 黄秋葵籽 油脂 微胶囊 分离蛋白 抗氧化多肽
分类号: TS20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黄秋葵籽为原料,分别对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油脂性状组分及其抗氧化性、黄秋葵油脂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质、黄秋葵粕分离蛋白理化及不同蛋白酶处理对黄秋葵蛋白质性质和抗氧化性影响进行了研究。黄秋葵油脂主要由四种脂肪酸组成: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在60%以上,不同萃取方法对油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不显著。超临界萃取工艺中在压力15Mpa、流速18L/h、温度40℃、萃取时间50min时获得的油脂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强,其中压力和萃取时间对清除率有显著影响。不同油脂提取方法中,压榨油脂具有最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较优于超临界提取,索氏提取油脂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差。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制备黄秋葵油微胶囊的工艺配方,最佳工艺参数为大豆蛋白比例为45.8%,卵磷脂含量为2.0%,壁芯比例为3.5:1,固形物含量为21.2%,在该条件下微胶囊的包埋率达93.15±0.23%。对获得的微胶囊的特性研究和结构电镜扫描,冷冻干燥获得的微胶囊在理化性质上较优于由喷雾干燥制备的微胶囊。冷冻干燥得到的微胶囊结构紧密,但是包埋率低于喷雾干燥,需要进一步的对冷冻干燥的工艺进行研究,以期能获得形状均匀,包埋率更高的微胶囊产品。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了黄秋葵分离蛋白,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分析。氨基酸分析表明黄秋葵蛋白氨基酸含量种类丰富,其中富含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必需氨基酸(EAA)含量284.58mg/g,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为30.46%,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为33。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黄秋葵分离蛋白亚基的分子量主要在14.4-94.0kDa之间,其中主要亚基分子量范围20~26kDa。选取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四种蛋白酶,在最佳条件下水解分离蛋白,其中碱性蛋白酶可以较好的酶解分离蛋白,其次为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度相当。实验表明四种水解产物都具有与抗氧化性相关的活性。胰蛋白酶酶解产物具有显著的Fe2+螯合活性,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具有显著的还原性。通过超滤,把酶解蛋白分离成Pr<1kDa、1kDa<Pr<3kDa、Pr>3kDa片段,分离得到的小肽也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性和Fe2+螯合活性,表明它们可以作为食源性抗氧化剂。因此,酶解产物和超滤膜分离产物可以用于研究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的活性成分,也可以用于预防氧化导致的代谢紊乱和食品工业中防止食品加工和保存过程中脂质的氧化。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致谢  8-15
第一章 引言  15-29
  1.1 黄秋葵籽的研究现状  15-17
    1.1.1 黄秋葵籽的成分研究  15-16
    1.1.2 黄秋葵蛋白  16
    1.1.3 黄秋葵油脂  16-17
  1.2 油脂微胶囊化  17-20
    1.2.1 制备微胶囊的意义  18
    1.2.2 微胶囊制备研究现状  18-20
  1.3 抗氧化肽  20-27
    1.3.1 抗氧化多肽的制备  21-23
    1.3.2 多肽抗氧化的机理及常用检测方法  23-24
    1.3.3 多肽的纯化  24-26
    1.3.4 抗氧化多肽的应用前景  26-27
  1.4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主要内容  27-29
    1.4.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27
    1.4.2 研究内容  27-29
第二章 不同方法提取的黄秋葵籽油的组分、性状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29-38
  2.1 实验材料  29
  2.2 实验方法  29-32
    2.2.1 黄秋葵油脂不同方法的提取  29-30
    2.2.2 不同提取方法油脂的理化性质测定  30-31
    2.2.3 脂肪酸组分的测定  31-32
    2.2.4 油脂抗氧化性的比较  32
  2.3 结果与分析  32-37
    2.3.1 不同方法提取的黄秋葵籽油成分分析  32-34
    2.3.2 不同提取方法油脂理化性质  34
    2.3.3 不同提取方法油脂抗氧化性比较  34-35
    2.3.4 不同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对油脂 DPPH 清除率的影响  35-37
  2.4 本章小结  37-38
第三章 黄秋葵油脂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质研究  38-53
  3.1 材料  38-39
    3.1.1 实验原料和主要试剂  38-39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9
  3.2 实验方法  39-41
    3.2.1 黄秋葵油脂微胶囊的制备  39
    3.2.2 微胶囊黄秋葵籽油的包埋率  39-40
    3.2.3 工艺流程  40
    3.2.4 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  40-41
    3.2.5 微胶囊理化性质分析  41
  3.3 结果与分析  41-52
    3.3.1 单因素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41-44
    3.3.2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44-46
    3.3.3 真空冷冻干燥黄秋葵籽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响应曲面分析与优化  46-50
    3.3.4 微胶囊理化性质  50-52
  3.4 本章小结  52-53
第四章 黄秋葵籽粕分离蛋白理化性质及营养特性  53-63
  4.1 材料与仪器  53
  4.2 仪器与设备  53-54
  4.3 实验方法  54-57
    4.3.1 黄秋葵饼粕常规成分测定  54
    4.3.2 黄秋葵分离蛋白的制备  54
    4.3.3 黄秋葵蛋白质组分的测定  54
    4.3.4 蛋白质氨基酸的测定  54-55
    4.3.5 氨基酸营养分析  55
    4.3.6 蛋白质功能性质测定  55-57
  4.4 结果与讨论  57-62
    4.4.1 黄秋葵粕基本成分测定  57
    4.4.2 黄秋葵蛋白质的组成成分  57-58
    4.4.3 黄秋葵分离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营养特性  58-59
    4.4.4 蛋白质功能性质  59-61
    4.4.5 蛋白质 SDS-PAGE 电泳  61-62
  4.5 本章小结  62-63
第五章 黄秋葵蛋白不同酶解物的性质和抗氧化性  63-73
  5.1 材料与仪器  63-64
    5.1.2 材料与试剂  63
    5.1.3 仪器与设备  63-64
  5.2 实验方法  64-66
    5.2.1 分离蛋白的制备  64
    5.2.2 酶解过程  64
    5.2.3 水解度测定方法  64-65
    5.2.4 乳化性性  65
    5.2.5 超滤分离不同片段的多肽  65
    5.2.6 酶解产物抗氧化性的测定  65-66
  5.3 结果分析  66-72
    5.3.1 时间对不同蛋白酶酶解的影响  66-67
    5.3.2 不同的加酶量对酶解度的影响  67
    5.3.3 乳化特性  67-68
    5.3.4 不同酶自由基清除活性  68-69
    5.3.5 亚铁离子螯合作用  69-71
    5.3.6 还原性测定  71-72
  5.4 本章小结  72-73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73-75
  6.1 结论  73-74
  6.2 展望  74-75
参考文献  75-8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3-84

相似论文

  1. 罗非鱼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TS254.4
  2. 橄榄油(茉莉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S225.1
  3. 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R-藻红蛋白的生物修饰及活性保护研究,TS201.21
  4. 开填体重和饲喂油脂对朗德鹅肥肝性能的影响,S835
  5. 杜仲叶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微胶囊化研究,R285.5
  6. 大豆产量、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S565.1
  7. 能源微藻小球藻的污水培养条件研究,X173
  8. 聚砜类超滤膜的制备及其在油脂脱色中的应用,TQ320.721
  9. 聚合物基功能性材料的制备与性能,TB34
  10. 微胶囊壁的形态控制及磁性、半充满微胶囊的制备,TB383.4
  11. 改善鸡蛋液起泡特性的研究,TS253.1
  12. 肉桂油微胶囊的制备及评价,R283
  13.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对茶多酚EGCG的微胶囊载体作用,O636.1
  14. 含GMA的物理发泡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TQ320.7
  15.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微胶囊壁材制备及应用研究,TS236.9
  16. 含硅—磷微胶囊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TQ314.248
  17. 电泳显示微胶囊的制备及Y型微通道反应器搭建,TB383.4
  18. 利用淀粉废水发酵产油脂真菌的选育及发酵工艺研究,X792
  19. 微胶囊化月桂酸单甘油酯的制备,TS202.3
  20. 狭鳕鱼皮胶原蛋白特性及其性能改造,TS254.9
  21. 猪油酶法制备母乳化结构油脂的工艺研究,TS22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基础科学 > 食品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