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铜镉渣中Cu、Zn、Cd、Co分离行为研究

作 者: 史利芳
导 师: 路殿坤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化学工程
关键词: 铜镉渣 浸出 萘酚除钴 萃取 反萃
分类号: TD9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针对内蒙古炼锌厂产出的铜镉渣进行了XRD分析,确定了渣中镉主要以硫酸镉状态存在,锌、钴以硫酸盐和氧化物状态存在,铜存在的形态比较复杂,有金属铜、氧化亚铜和硫酸铜。对铜镉渣中有价金属Cu、Zn、Cd、Co进行了浸出-LIX973萃取脱铜-萘酚除钴-P204萃取分离锌镉的系列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用水浸-酸浸联合浸出铜镉渣时,水浸时Cu几乎不浸出,Zn、Cd、Co的浸出率分别为5.13%、68.29%、48.10%:酸浸时,液固比为3:1,硫酸浓度21.68g/L,添加剂A的浓度189.5g/L,温度为30℃时,浸出60min, Cu、Zn、Cd、Co的浸出率分别为43.50%、92.86%、30.28%、50.35%,酸浸液pH值为2.80。Cu、Zn、Cd、Co水浸和酸浸的总浸出率分别为43.51%、98.00%、98.56%、98.45%。(2)采用30%LIX973-煤油体系对含铜量为22.72g/L的酸性浸出液进行萃取实验,且酸浸液中含有较高浓度Zn,在相比为1.9:1时,铜的萃取率高达99.74%,实现了铜与其他金属的高效分离。(3)采用含Cu2+35g/L, H2SO4180g/L的反萃液,用1:1的相比进行反萃时,反萃率为49.30%,负载有机相中残留的铜仅有6.54g/L,与该有机相的反萃等温点十分接近,反萃效果良好。(4)p-萘酚除钴的最优条件:p-萘酚用量为其理论量的1.6倍,萘酚NaNO2=1:0.6,反应温度35℃,搅拌时间lh。此时钴的去除率接近完全,达到了深度除钴的目的。(5)采用30%P204-煤油体系对沉钴后含锌68.26g/L的溶液进行锌的萃取分离,水相中镉的浓度基本不变,说明P204优先萃锌。加入中和剂氧化钙和添加剂B均可降低溶液酸度,提高锌的萃取率,相比之下添加剂B的中和效果更好。采用90g/LH2SO4反萃时,锌的反萃率达到96.99%,反萃后有机相中含Zn2+量仅为0.50g/L。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2
第1章 绪论  12-27
  1.1 前言  12-13
  1.2 铜锌镉钻的性质及用途  13-14
    1.2.1 铜的性质及用途  13
    1.2.2 锌的性质及用途  13-14
    1.2.3 镉的性质及用途  14
    1.2.4 钴的性质及用途  14
  1.3 铜、锌、镉、钴的主要分离回收方法  14-19
    1.3.1 铜的主要分离回收方法  15-16
    1.3.2 锌的常见分离回收方法  16-17
    1.3.3 镉的常见分离回收方法  17-18
    1.3.4 钴的常见分离回收方法  18-19
  1.4 铜镉渣主要回收工艺应用及研究现状  19-24
    1.4.1 铜镉渣中镉的电解回收工艺  19-21
    1.4.2 铜镉渣中镉的火法蒸馏回收工艺  21-22
    1.4.3 铜镉渣联合法生产工艺流程  22-23
    1.4.4 基于萃取技术的铜镉渣综合利用工艺  23-24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4-27
    1.5.1 现有铜镉渣综合利用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  24-25
    1.5.2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25-27
第2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试剂  27-31
  2.1 实验原料组成及性质  27-28
  2.2 实验仪器  28-29
  2.3 实验主要试剂  29-30
  2.4 实验研究方法及化验分析  30-31
    2.4.1 实验研究方法  30
    2.4.2 实验结果的化验分析  30-31
第3章 铜镉渣的酸性浸出  31-40
  3.1 铜镉渣中铜、锌、镉、钻的浸出原理  31-36
    3.1.1 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31-32
    3.1.2 浸出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32-34
    3.1.3 浸出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34-36
  3.2 铜镉渣的浸出试验研究  36-40
    3.2.1 铜镉渣中铜锌镉钴的水溶性试验研究  36
    3.2.2 硫酸浓度对铜镉渣浸出的影响  36-38
    3.2.3 不同酸性浸出介质对铜镉渣浸出的影响  38-39
    3.2.4 铜镉渣水浸-酸浸扩大实验  39-40
第4章 酸浸液中铜的萃取分离  40-47
  4.1 铜的萃取原理  41-43
    4.1.1 铜萃取的化学反应  41
    4.1.2 影响铜萃取的因素  41-42
    4.1.3 LIX973N萃取剂性质  42-43
  4.2 铜镉渣中浸出液中铜的分离试验研究  43-46
    4.2.1 相比对铜萃取的影响  43-44
    4.2.2 负载有机相中铜的反萃试验研究  44-46
  4.3 本章小结  46-47
第5章 脱铜后液除钴的试验研究  47-56
  5.1 A-亚硝基B-萘酚除钴的实验原理  47-48
  5.2 B-萘酚除钴影响因素研究  48-55
    5.2.1 β-萘酚用量对除钻的影响  48-49
    5.2.2 反应温度对除钴的影响  49-50
    5.2.3 反应时间对除钴的影响  50-51
    5.2.4 活性炭用量对除钻的影响  51-55
  5.3 本章小结  55-56
第6章 除钴后液的锌、镉分离  56-67
  6.1 锌的萃取原理  56-57
    6.1.1 P204的基本性质  56-57
    6.1.2 P204的萃取过程  57
  6.2 相比对P204萃取锌的影响  57-59
  6.3 中和剂对P204萃取锌的影响  59-62
    6.3.1 氧化钙中和后液对P204萃取锌的影响  59-61
    6.3.2 添加剂B中和后液对P204萃取锌的影响  61-62
  6.4 水浸液中锌的萃取  62-64
  6.5 负载有机相中锌的反萃试验研究  64-66
  6.6 本章小结  66-67
第7章 铜锌镉钴分离验证性研究  67-71
  7.1 浸出液的准备  67-68
  7.2 最佳条件下,浸出液中铜的萃取试验研究  68
  7.3 最佳条件下,脱铜后溶液的沉钴试验研究  68-69
  7.4 最佳条件下,沉钻后液中锌的萃取试验研究  69-71
    7.4.1 添加剂A体系中锌的萃取试验  69
    7.4.2 添加剂A、B体系中锌的萃取试验  69-71
第8章 结论  71-72
参考文献  72-76
致谢  76

相似论文

  1. 几种天然产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评价和应用,R284.1
  2. 苯并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O626.23
  3. 由方铅矿直接制备活性PbO粉体的新技术及基础研究,TQ134.33
  4. 磷肥副产氟硅酸钠含氯废水的回收利用研究,X786
  5. 玉米挥发性物质提取方法优化设计与应用,S513
  6. 蛋膜固相萃取在环境水样微量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X832
  7. 碳纳米材料在痕量元素分离富集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TB383.1
  8. 油茶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功能评价,TS225.16
  9. 从硫化锌加压酸浸渣中提取硫磺的工艺研究,X751
  10. 二次杀菌南京盐水鸭风味及脂肪氧化的影响分析,TS251.68
  11. 饲料中维吉尼亚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S816.17
  12. 微透析技术和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技术的联用,R917
  13. 南果梨香气成分分析及其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变化,S661.2
  14. 微晶蒽固相萃取与光谱法联用分离富集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X832
  15. 油茶籽脱壳冷榨浸出粕提取茶籽多糖的研究,TS229
  16. 太湖北部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X832
  17.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在重金属分析中的应用研究,O658.2
  18. 红外光谱法对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体系性质的研究,O647.2
  19. 温度控制离子液体微富集技术在环境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X132
  20. 蔬菜中多类多农药残留的筛查检测方法的研究,S481.8
  21. 牺牲硅胶法制备烟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性能研究,O63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矿业工程 > 选矿 > 金属矿选矿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