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核壳两亲型聚合物膜电极的构建及其对GOD直接电子转移的促进作用

作 者: 曹霞
导 师: 吴莹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核壳两亲型聚合物 直接电子转移 葡萄糖氧化酶 磷钼杂多酸 修饰电极
分类号: O63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分子聚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性,作为修饰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将一种具有憎水性核和疏水性壳的两亲性阳离子聚合物微球( Hydrophilic PDMAEMA-protonated corona and hydrophobic polystyrene core,简称PDS)修饰至电极表面,利用其良好的固载能力及生物相容(及相溶)性能,形成稳定性好、导电能力强的聚合物膜修饰电极,考察该聚合物膜对生物酶(GOD)以及无机催化物种(杂多酸)修饰电极性能的影响。旨在探讨和开发此类核壳结构两亲性聚合物在修饰电极及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部分,考察和优化了聚合物膜的成膜条件。通过浸泡的方法将PDS修饰到GC电极上,考察浸泡时间和PDS固含量的影响,得到最优化成膜条件为:浸泡时间10min,PDS固含量0.1056g/mL。通过扫描电镜、循环伏安法等技术研究PDS膜在电极表面形貌和修饰电极的导电性能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铁氰化钾在PDS膜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增大,且△Ep减小,可逆性比裸电极好,说明PDS膜可以促进电极的电子传导能力。第二部分,将GOD固定在经PDS修饰的玻碳电极(PDS/GC)上,制成GOD/PDS/GC电极。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其表面形貌表征,结果表明,PDS能将GOD牢固地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且GOD在电极表面分布均匀。采用循环伏安法(CV)考察了修饰电极上GOD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性质。其循环伏安曲线上显示出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在100mV/s扫速下,其式量电位E0为- 0.447 V(vs. SCE,pH 6.24);GOD在PDS/GC电极表面电子转移的表观速率常数k为3.9s-1;根据式量电位E0随缓冲溶液pH值的变化关系,确知GOD发生的直接电化学反应遵从(2e+2H+)机理。表明电极表面的PDS能改变GOD活性中心的微环境,促进GOD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此外,实验结果显示,电极表面的GOD对溶液中的O2有很强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在O2饱和体系中,GOD的还原峰峰电流的降低程度与溶液中葡萄糖浓度有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8mM。总之,PDS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能促使GOD在电极表面发生直接电子转移作用。因此,PDS有望可以作为第三代酶生物传感器中良好的固定酶材料。第三部分,通过分子间静电作用将Keggin结构磷钼杂多酸(H3PMoO40. xH2O,简称PMo12)吸附在PDS/玻碳电极(PDS/GC)上,制备得到PMo12/PDS膜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技术考察了PDS对PMo12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性质以及对杂多酸修饰电极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该修饰电极在0.5mol/LH2SO4溶液中的CV曲线上,出现了归属于PMo12的3对可逆氧化还原峰,并且其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大于单独PMo12修饰电极。该修饰电极对NO2-、IO3-、BrO3-具有很好的电催化还原作用,说明PDS是一种良好的修饰电极聚合物膜材料,这为无机催化活性物种在电极表面的修饰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29
  1.1 聚合物膜修饰电极  11-15
    1.1.1 聚合物薄膜的分类  11-14
    1.1.2 聚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14-15
  1.2 聚合物膜葡萄糖氧化酶(GOD)修饰电极  15-19
    1.2.1 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  15-19
      1.2.1.1 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直接电化学的研究现状  17-19
  1.3 聚合物/杂多酸修饰电极  19-20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主要工作  20-21
  参考文献  21-29
第二章 PDS 聚合物膜修饰电极的制备  29-36
  2.1 引言  29
  2.2 实验部分  29-32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9-30
    2.2.2 核壳结构两亲性阳离子聚合物纳米微球合成及结构  30-31
    2.2.3 PDS 膜修饰电极的制备  31-32
      2.2.3.1 玻碳电极(GC)的预处理  31
      2.2.3.2 PDS 膜修饰电极的制备  31-32
  2.3 结果与讨论  32-35
    2.3.1 PDS/GC 膜形成条件的优化  32-34
      2.3.1.1 浸泡时间的影响  32
      2.3.1.2 聚合物固含量的影响  32-33
      2.3.1.3 PDS 膜在GC 电极表面的形貌  33-34
    2.3.2 PDS 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34-35
      2.3.2.1 PDS 膜修饰电极的伏安行为  34-35
      2.3.2.2 PDS 修饰电极的稳定性  35
  2.4 小结  35
  参考文献  35-36
第三章 GOD 在PDS 膜上的直接电子转移行为  36-49
  3.1 引言  36-37
  3.2 实验部分  37-39
    3.2.1 实验试剂  37
    3.2.2 实验仪器  37
    3.2.3 实验方法  37
    3.2.4 Nafion/GOD/PDS/GC 电极的制备  37-38
    3.2.5 Nafion/GOD/PDS 膜的SEM 图  38-39
  3.3 结果和讨论  39-46
    3.3.1 Nafion/GOD/PDS/GC 电极的直接电子传递行为  39-40
    3.3.2 扫描速率的影响  40-42
    3.3.3 溶液pH 的影响  42-43
    3.3.4 底液中的溶解氧对 GOD 直接电子转移行为的影响  43-44
    3.3.5 Nafion/GOD/PDS/GC 对葡萄糖的电催化  44-45
    3.3.6 Nafion/GOD/PDS/GC 电极的稳定性及抗干扰性  45-46
  3.4 结论  46
  参考文献  46-49
第四章 磷钼杂多酸/PDS 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性能  49-61
  4.1 引言  49
  4.2 实验部分  49-51
    4.2.1 试剂与仪器  49-50
    4.2.2 PMo_(12)/PDS 膜层层组装修饰电极的制备  50-51
  4.3 结果与讨论  51-59
    4.3.1 PMo_(12)/PDS/GC 层层组装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51-56
      4.3.1.1 PMo_(12)/PDS/GC 的循环伏安行为  51-52
      4.3.1.2 电沉积圈数的影响  52
      4.3.1.3 膜层数与峰电流的关系  52-54
      4.3.1.4 扫描速率的影响  54-55
      4.3.1.5 溶液pH 的影响  55-56
    4.3.2 PMo_(12)/PDS/GC 的稳定性  56
    4.3.3 PMo_(12)/PDS/GC 的电催化性质  56-59
  4.4 结论  59
  参考文献  59-61
第五章 结论  61-63
攻读硕士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63-64
致谢  64-65

相似论文

  1. Aspergillus niger Z-25葡萄糖氧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Q78
  2. 普鲁士蓝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TB383.1
  3. 盐酸表阿霉素的光谱与电化学研究及其分析应用,TQ465
  4. 氨基酸金属离子复合膜化学修饰传感器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研究,S481.8
  5. 不同电性纳米碳管共价修饰FAD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TB383.1
  6. 功能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研究,TB34
  7.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生化出水的降解研究,X703
  8.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和纳米材料固定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TP212.3
  9. DNA的荧光测定及碱基的电化学行为,Q523
  10. 稀土氧化物在氧化还原蛋白质直接电化学中的应用,O629.73
  11. 纳米电极界面功能膜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O657.1
  12. 过滤金属铁氰化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生物传感的应用,O657.1
  13. 双氢氧化物膜修饰电极对电活性物质的直接电分析,O657.1
  14. 电化学聚合高分子膜修饰电极对痕量重金属的测定研究,O657.1
  15. 纳米介孔氧化硅修饰饰糊电电电定双双A及同时时电AA、UA、XA的研究,O657.1
  16. 生物抗氧化剂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O657.1
  17. 酶-CdSe-TiO_2光/酶混合生物燃料电池,TM911.4
  18. 新型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TP212.2
  19. 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分离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研究,TP212.3
  20. 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几种环境污染物的测定方法研究,X830.2
  21.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饮用水中的溴酸盐,R123.1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高分子化学(高聚物) > 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物理化学 > 高聚物的化学性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