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家蚕血细胞特异标记BmintegrinaPS3的鉴定及BmUsh基因的造血分化调控研究

作 者: 谈娟
导 师: 崔红娟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细胞生物学
关键词: 家蚕 造血作用 细胞增殖 BmintegrinαPS3 BmUsh
分类号: Q96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家蚕为鳞翅目的模式昆虫,其整个体腔都处在循环血淋巴中。根据形态的不同,家蚕血细胞分为五种类型:原血细胞,颗粒细胞,浆细胞,拟绛色细胞和小球细胞,但各种血细胞在体内的增殖分化及发育形成过程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细胞增殖分子标记对家蚕幼虫时期血细胞的增殖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家蚕基因组数据库筛选并鉴定得到家蚕颗粒细胞的一个特异性分子标记BmintegrinaPS3,利用其表达特性追踪家蚕颗粒细胞的来源,并探讨颗粒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参与过程。克隆鉴定家蚕造血作用调控因子BmUsh基因,并分析其对造血作用的调控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家蚕幼虫血细胞的增殖(1)家蚕循环血细胞的增殖:利用BrdU、PHH3及Tubulin抗体进行免疫荧光实验,发现家蚕5龄幼虫的循环血淋巴中不断有血细胞发生DNA复制,同时进入到细胞分裂。除了小球细胞,其他4种循环血细胞:原血细胞、浆细胞、颗粒细胞、拟绛色细胞均能被BrdU标记。血细胞增殖率从5龄起蚕到5龄盛食期逐步增高;在5龄5天时,为了给变态时期准备足够数量的血细胞,增殖率达到5龄时期的最大值;从5龄6天到上蔟一天,增殖率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使用灭活的大肠杆菌诱导家蚕5龄幼虫进行细胞免疫,总体细胞的增殖率增高,进行吞噬反应中的血细胞也能发生增殖。(2)家蚕造血器官的结构、形态变化:造血器官位于翅原基中央,周围由脂肪体组织包裹。以大造为实验材料,利用DAPI染料对L5D1到L5D7的造血器官进行全组织染色,观察发现造血器官体积从5龄1天到5龄6天逐渐增大,而到5龄7天时,造血器官体积急剧减小,通过细胞凋亡检测及体外培养发现,5龄末期造血器官的减小主要是由于造血器官内的血细胞大量释放到循环血淋巴中,而非细胞凋亡。(3)家蚕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前体细胞的鉴定:利用哺乳动物中干细胞鉴定的方法,延长BrdU体内标记时间进行BrdU滞留标记实验,发现家蚕循环血细胞中存在两种能被BrdU标记上的细胞:一种是能被BrdU长期标记上的血细胞,该细胞中的BrdU信号饱满,细胞周期缓慢,为潜在的造血干细胞;另一种是能被BrdU短期标记上的血细胞,它们能够不断地分裂导致BrdU信号被稀释,这一类细胞为造血前体细胞。对造血器官内的血细胞进行BrdU滞留标记实验,发现造血器官内血细胞分裂十分活跃,且其中增殖的血细胞不断排入到循环血细胞中,造血器官中的血细胞作为造血前体细胞不断地参与到幼虫的造血过程中。2.家蚕颗粒细胞的标记物鉴定及其免疫功能研究(1)BmintegrinαPS3的克隆及序列分析:通过对家蚕基因组芯片数据库进行分析,筛选发现预测基因BG1BMGA006624在血液组织中特异性地高量表达。通过预测序列及RACE技术,克隆得到包括其完整ORF的cDNA序列。该基因位于10号染色体的nscaf2855上,DNA全长为25988bp,含有25个外显子和24个内含子。ORF框长为2895bp,编码965aa,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07.1kDa,等电点为5.16,含有整合素家族保守的integrina结构域,N端含有一个20aa的信号肽,在C端有典型的跨膜结构域。3D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从24到596氨基酸的胞外域能形成一个屈膝结构。对各物种中的integrina同源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该蛋白与组织特异表达性的PS3亚家族蛋白聚为一类,所以命名为BmintegrinaPS3。(2) BmintegrinaPS3基因的表达分析:利用RT-PCR及qRT-PCR检测Bm integrinaPS3基因在家蚕5龄3天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其除了在头部微弱表达以外,在血细胞特异并高量表达。进一步检测Bm integrin aPS3基因在5龄各时期血细胞中的表达,发现其表达量从4龄眠期开始逐渐增高,在5龄6天时达到最高值,L5D7至变态期,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表达水平。(3)BmintegrinaPS3的血细胞标记:原核诱导表达并纯化制得BmintegrinoaPS3重组蛋白,通过免疫新西兰兔后制得免疫血清。利用免疫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原核诱导产物,结果显示免疫血清能够特异识别重组表达的BmintegrinaPS3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家蚕循环血细胞,发现免疫血清能够识别两个大小不同的蛋白亚型,并且分子量较小的一条带定位于细胞膜上。免疫荧光检测家蚕循环血细胞,发现免疫血清在体内能够特异识别家蚕循环血液中的颗粒细胞。通过与Tubulin抗体共染,显示BmintegrinaPS3的信号主要位于家蚕体内颗粒细胞细胞膜上,呈点状分布,推测该蛋白在体内执行功能时主要位于细胞膜上。(4)BmintegrinαPS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变化:为了进一步鉴定BmintegrinαPS3蛋白的表达特性,构建家蚕BmintegrinαPS3全长表达载体转染进入家蚕胚胎细胞系,发现BmintegrinαPS3-EGFP融合蛋白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将3个Bmintegrinp因子全长表达载体分别与BmintegrinαPS3全长表达载体共同转染时,发现有β亚基存在时,BmintegrinαPS3能够聚集到β亚基所在之处。尤其是6150β亚基能够完全招募所有的BmintegrinαPS3分子,构成αPS3β36150二聚体。以上结果显示,αPS3亚基的定位在体内可能存在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在没有β亚基等因子的情况下,其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中,另外一种则是在有β亚基等因子的情况下有,αPS3亚基能够被活化形成一个较小分子量的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5)家蚕颗粒细胞的来源:利用RT-PCR及qRT-PCR检测Bm integrin αPS3基因在家蚕各时期胚胎的表达情况,发现胚胎第7天,BmintegrinαPS3开始表达,直到胚胎末期都维持一个较高的表达水平,说明颗粒细胞在胚胎第7天逐渐开始产生,之后一直存在于循环血淋巴中。通过造血器官的体外培养及剥离实验,发现造血器官中的血细胞在排到循环血淋巴后,一部分细胞能分化形成颗粒细胞。(6)家蚕颗粒细胞的免疫功能:对家蚕幼虫注射凝胶珠后发现Bm integrinαPS3的表达量在注射3h时就已经上调表达,在12h-24h时,维持在一个显著性增高的表达水平;在48h时,其表达量降低到接近正常的水平。对家蚕幼虫注射灭活后的大肠杆菌后发现BmintegrinαPS3的表达量在6h时,就已经大幅度地增加,而到12h时微弱地降低,在24h时,已经接近于正常的水平。以上实验说明颗粒细胞作为细胞免疫的主要成员能参与到包囊反应及吞噬反应中,在进行包囊反应时,过程相对较长,而在进行吞噬反应时,能迅速地参与并完成吞噬反应。3.家蚕造血作用因子的克隆及功能鉴定(1)BmUsh的克隆及序列分析:通过家蚕基因组数据库预测序列及RACE技术,克隆得到家蚕BmUsh基因完整的cDNA序列。该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ORF框长为2409bp,编码803aa,预测分子量为85.89kDa,等电点为8.3。BmUsh含有8个典型的C2H2型锌指蛋白结构域,属于FOG蛋白家族成员。对各物种FOG同源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FOG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都是保守的,各种昆虫中的FOG成员都只有Ush,而由于长期进化的原因,在哺乳动物的形成过程中,FOG基因也发生了扩增,存在两个FOG同源基因FOG-1,FOG-2。(2) BmUsh基因的表达分析:BmUsh基因从胚胎第1天开始至胚胎第4天表达量逐渐降低,胚胎第5天至胚胎第9天几乎不表达。在家蚕5龄3天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血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性地高于其他组织。检测BmUsh基因在5龄各时期血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BmUsh基因在眠期、盛时期、上蔟时期都上调表达。(3) BmUsh核定位信号鉴定:Ush作为转录因子定位到细胞核内,通过序列分析预测,发现BmUsh蛋白中450-459这10个位点的氨基酸中有4个精氨酸的串联,为典型的核定位信号基序。将这一基序与DsRed共同构建到瞬时表达载体中,转染家蚕细胞系后,发现DsRed能够完全定位到细胞核中。同时将4个精氨酸逐一进行点突变,发现第1位和第3位精氨酸突变后核定位信号能力完全丢失,DsRed定位在了细胞质中。以上结果说明450-459这10个位点的氨基酸为BmUsh的核定位信号,其中456和458位精氨酸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4) BmUsh的相互作用因子:为了进一步寻找到BmUsh蛋白的相互作用因子,构建了家蚕BmUsh全长表达载体,BmUsh-DsRed融合蛋白完全表达定位于细胞核中。同时将BmUsh全长蛋白中456和458位的精氨酸进行点突变,发现突变蛋白都不能正常进入到细胞核内。说明该位点精氨酸在全长蛋白中确定决定着核定位信号。将另外一个造血作用因子BmLz全长表达载体与Bm Ush全长表达载体共同转染时,发现BmLz蛋白能与正常的BmUsh蛋白共同定位表达于细胞核内;同时将BmLz全长表达载体分别与BmUsh突变载体共同转染时,发现BmLz蛋白能将BmUsh突变蛋白由细胞质内迁移到细胞核内,但也有非常少数的情况,Lz(?)能被BmUsh点突变蛋白召集到细胞质中。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同时高量表达BmUsh和BmLz的融合蛋白,免疫共沉淀实验直接证明了BmUsh和BmLz能够相互作用。综上,推测BmLz蛋白为BmUsh蛋白的相互作用因子,能够在细胞核内发挥重要的功能。(5) BmUsh的造血作用调控功能:在原代培养的循环血细胞中转染BmUsh全长表达载体,发现BmUsh融合蛋白在家蚕血细胞中表达于细胞核内。观察对照质粒转染的结果,发现转染成功的细胞100%为浆细胞,而与之相比BmUsh融合蛋白所表达的血细胞形态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类似于体外培养的拟绛色细胞。推测BmUsh蛋白在浆细胞细胞核内高表达之后,促进浆细胞分化成为拟绛色细胞。合成双链RNA后注射5龄5天家蚕幼虫,mRNA表达水平检测显示BmUsh被成功下调表达,同时黑化效应因子PPO1,PPO2及其上游的激酶PPAE及BAEE在血细胞中的表达量同样也被下调。在表型上,发现注射BmUsh干涉组的蚕体血淋巴不能正常进行黑化反应。以上结果与前面的高表达实验结果共同说明了BmUsh基因作为细胞核内转录因子调控浆细胞分化为拟绛色细胞。(6) BmUsh参与血细胞的先天免疫:对家蚕幼虫注射灭活后的大肠杆菌后发现BmUsh的表达量在6h时增加了20倍,而在12h-24h时已经接近于正常的水平。黑化途径效应因子PPO1和PPO2的表达变化与BmUsh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一致。推测BmUsh通过调控拟绛色细胞的产生,参与到细胞免疫黑化反应中。

全文目录


目录  5-8
摘要  8-13
ABSTRACT  13-18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8-34
  1.1 概述  18-19
  1.2 昆虫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19-23
    1.2.1 生殖腺干细胞  20-21
    1.2.2 肠道干细胞  21-22
    1.2.3 神经干细胞  22-23
  1.3 昆虫血细胞的研究进展  23-30
    1.3.1 昆虫血细胞类型  23-24
    1.3.2 昆虫造血作用  24-26
    1.3.3 昆虫造血作用调控机制  26-30
  1.4 家蚕造血干细胞的鉴定及造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30-34
    1.4.1 家蚕血细胞的分类及功能  30-31
    1.4.2 家蚕血细胞的来源及分化  31-34
第二章 引言  34-38
  2.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34
  2.2 主要研究内容  34-36
    2.2.1 循环血细胞增殖研究  34-35
    2.2.2 家蚕颗粒细胞特异标记物的研究  35
    2.2.3 家蚕造血作用调节因子的研究  35-36
  2.3 技术路线  36-38
第三章 家蚕血细胞的增殖研究  38-56
  3.1 材料与方法  38-43
    3.1.1 实验用家蚕品系  38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8
    3.1.3 主要试剂  38-39
    3.1.4 主要溶液及配制  39-40
    3.1.5 主要方法  40-43
  3.2 结果与分析  43-54
    3.2.1 家蚕循环血细胞的有丝分裂  43-44
    3.2.2 家蚕循环血细胞增殖率的变化  44-48
    3.2.3 家蚕造血器官组织结构、增殖及变化  48-51
    3.2.4 家蚕循环血细胞滞留标记  51
    3.2.5 家蚕造血器官BrdU滞留标记  51-54
  3.3 讨论  54-56
    3.3.1 家蚕幼虫5龄血细胞增殖与发育变态之间的关系  54-55
    3.3.2 家蚕幼虫时期的造血干细胞与造血前体细胞  55-56
第四章 家蚕特异血细胞分子标记物研究  56-92
  4.1 材料与方法  56-72
    4.1.1 实验材料  56-57
    4.1.2 主要仪器设备  57-58
    4.1.3 主要试剂及耗材  58-59
    4.1.4 主要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59-62
    4.1.5 主要方法  62-72
  4.2 结果与分析  72-89
    4.2.1 家蚕BmintegrinαPS3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  72-74
    4.2.2 家蚕BmintegrinαPS3蛋白序列分析  74-76
    4.2.3 家蚕BmintegrinαPS3在家蚕中的时空表达谱  76-77
    4.2.4 家蚕BmintegrinαPS3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77-79
    4.2.5 家蚕BmintegrinαPS3在循环血细胞中的表达  79-80
    4.2.6 家蚕BmintegrinαPS3在循环血细胞中的特异表达及亚细胞定位  80-81
    4.2.7 家蚕BmintegrinαPS3在家蚕细胞系中的表达定位变化  81-85
    4.2.8 家蚕颗粒细胞的起源  85-86
    4.2.9 家蚕造血器官来源的颗粒细胞  86-87
    4.2.10 家蚕颗粒细胞的免疫功能  87-89
  4.3 讨论  89-92
第五章 家蚕造血作用调控因子研究  92-120
  5.1 材料与方法  92-98
    5.1.1 实验材料  92-94
    5.1.2 主要仪器设备  94
    5.1.3 主要试剂及耗材  94-95
    5.1.4 主要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95
    5.1.5 主要方法  95-98
  5.2 结果与分析  98-116
    5.2.1 家蚕BmU-shaped(BmUsh)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  98-99
    5.2.2 家蚕BmUsh蛋白序列分析  99-100
    5.2.3 家蚕BmUsh在家蚕中的时空表达谱  100-102
    5.2.4 家蚕BmUsh核定位信号鉴定及在家蚕细胞系中的表达  102-108
    5.2.5 家蚕BmUsh蛋白相互作用因子  108-113
    5.2.6 家蚕BmUsh蛋白在血细胞的高表达  113-114
    5.2.7 家蚕BmUsh基因在血细胞的干涉研究  114-116
    5.2.8 家蚕BmUsh基因在免疫反应中的功能  116
  5.3 讨论  116-120
第六章 综合与结论  120-124
  6.1 家香幼虫时期循环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的增殖  120
  6.2 家香幼虫时期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前体细胞旳鉴定  120
  6.3 家香整合素BmintegrinaPS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20-121
  6.4 家蚕整合素BmintegrinaPS3蛋白的表达分析  121
  6.5 颗粒细胞的来源及功能  121
  6.6 家蚕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21-122
  6.7 家蚕BmUsh蛋白的核定位信号鉴定  122
  6.8 家香BmUsh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  122
  6.9 家香基因调控楽细胞分化为拟锋色细胞,参与血细胞先天免疫反应  122-124
论文创新点  124-126
参考文献  126-132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及课题参研情况  132-134
致谢  134-135

相似论文

  1. Pin1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R738.1
  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及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S855.3
  3.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脂多糖促进肺癌细胞增殖中的机制探讨,R734.2
  4. hnRNP A2/B1及p21WAF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意义,R734.2
  5. 半胱胺制剂对新生犊牛早期断奶成功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S823.5
  6. SHH-N信号通路及其靶基因N-myc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R329
  7. 兔脂肪来源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富血小板血浆对其增殖的影响,R329
  8. 不同免疫方式对雏鸡免疫器官发育、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S858.31
  9. 转基因家蚕表达药用蛋白的研究,Q78
  10. 智能化蚕种催青技术的研发及应用,S882
  11. 血清胸苷激酶1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相关性分析,R733.71
  12. 氯胺酮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736.6
  13. 家蚕ovo及otu基因的研究,S881.2
  14. 红细胞生成素(EPO)与甲泼尼龙(MPSS)联合应用对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的研究,R363
  15. 家蚕一种hAT家族转座酶基因的分析,Q75
  16. 色素在家蚕体内转移的研究,S881
  17. 家蚕追寄蝇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和种系进化研究,S884.62
  18. 热冲击对家蚕五龄幼虫抗氧化酶的影响,S881
  19. 不同滞育阶段蚕卵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的变化,Q966
  20. 控制蛹期发育的家蚕GAL4/UAS双元系统的建立及江苏省蚕桑生产调查,S881.26
  21. 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对肺腺癌细胞生长及XAF1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R734.2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昆虫学 > 昆虫遗传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