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通胀预期环境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力的非对称性影响-基于LSTR模型的实证分析

作 者: 任琇卿
导 师: 封思贤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非对称效应 LSTR模型
分类号: F82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核心问题,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尤其2007年的通货膨胀之后,通货膨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切的话题,学者们对其的研究也从未停止。当前关于通货膨胀理论和实证研究中越来越强调预期的作用,实践中“有效管理通胀预期”更成了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调控方针。货币政策作为治理通胀的重要手段,受到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国家的高度重视,其作用效果如何也一直是货币当局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基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不同水平,分析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效果,考察预期对货币政策及通货膨胀是否存在影响。预期通货膨胀率是本文的关键性变量,而目前我国并没有合适的且直接可用的指标,因此能够准确动态地衡量其大小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前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比较分析了国外广为适用的几种衡量方法。发现证券名义收益利差法虽然比较简单方便,但由于受我国经济体制和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限制,以及利率市场化程度低、债券流动性较差、通胀指数化债券并未发行且发债机制也没完全市场化等因素,该方法在我国尚不适用。对于问卷调查统计法和计量模型法的比较,本文是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直接估计出预期通胀率序列,结果发现计量模型方法的预测效果更符合我国通货膨胀的实际情况,从而以此作为本文进一步研究所需的关键性变量。为检验通胀预期环境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力的影响,本文先检验了通货膨胀线性回归模型是否具有非线性特征,再分别以货币供应量以及利率为货币政策工具变量,以预期通货膨胀率序列为转换变量建立了LSTR模型,实证结果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在预期不同水平下确实存在不同的效力,并量化了这种差异,确定了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工具合理的作用区间。最后,根据本文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结论,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1章 绪论  9-20
  1.1 选题背景  9-10
  1.2 选题意义  10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0-17
    1.3.1 通胀预期的相关文献综述  10-12
    1.3.2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相关文献综述  12-15
    1.3.3 通胀预期与货币政策效果的相关文献综述  15-17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7-18
    1.4.1 研究方法  17
    1.4.2 结构安排  17-18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8-20
    1.5.1 可能的创新  19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19-20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0-33
  2.1 通胀预期的一般内涵  20-26
    2.1.1 概念  20
    2.1.2 形成机理  20-22
      2.1.2.1 静态预期  20
      2.1.2.2 外推预期  20-21
      2.1.2.3 适应性预期  21
      2.1.2.4 理性预期  21-22
    2.1.3 衡量方法  22-26
      2.1.3.1 证券名义收益利差法  22-23
      2.1.3.2 问卷调查统计法  23-24
      2.1.3.3 计量模型法  24-26
  2.2 通胀预期与通胀的关系  26-29
  2.3 通胀预期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29-33
    2.3.1 通胀预期与利率政策  29-31
    2.3.2 通胀预期与货币供给政策  31-33
第3章 我国预期通胀率的测算  33-42
  3.1 问卷调查统计测算方法  33-36
    3.1.1 差额统计法  33-34
    3.1.2 概率法  34-36
  3.2 计量模型测算方法  36-40
    3.2.1 ARIMA模型基本思想  36-37
    3.2.2 ARIMA模型测算的实证分析  37-40
      3.2.2.1 平稳性检验  37
      3.2.2.2 最优模型识别  37-38
      3.2.2.3 模型检验及预测  38-40
  3.3 几种测算结果的比较  40-42
第4章 通胀预期环境下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效果  42-55
  4.1 实证模型(STR模型)的设计  42-43
    4.1.1 构建方法  42-43
    4.1.2 参数估计  43
  4.2 变量及数据的实证处理  43-51
    4.2.1 变量选择  43-44
    4.2.2 货币政策效果的统计描述  44-46
    4.2.3 线性模型的估计  46-48
    4.2.4 LSTR函数的确定  48
    4.2.5 LSTR模型参数的估计  48-50
    4.2.6 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50-51
  4.3 实证结果分析  51-54
  4.4 实证结论  54-55
第5章 政策建议  55-59
  5.1 强化央行货币政策执行的透明度  55-57
    5.1.1 建立中央银行日常信息披露制度  55-56
    5.1.2 构建完备的统计指标体系  56
    5.1.3 提高货币当局的公信力  56-57
  5.2 提升央行操作政策工具的灵活性  57
    5.2.1 提高货币政策工具运用能力  57
    5.2.2 设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区间  57
  5.3 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  57-59
    5.3.1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58
    5.3.2 多渠道降低货币供应的存量和增量  58-59
参考文献  59-64
附录  64-68
  附录一:ARIMA最优模型识别的实证结果  64-66
  附录二:各衡量方法所得的预期通胀率序列表  66-68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68-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其实证研究,F224;F293.3
  2. 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F224
  3. 中国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产出稳定,F124;F224
  4. 日本泡沫经济治理研究,F131.3
  5. 我国股市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F822.0;F224
  6. 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F822.0;F224
  7.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F224
  8. 罗斯福新政的货币政策及其作用,K712.52
  9. 通货膨胀背景下我国税收政策调控分析,F812.42
  10. 我国当前时期通货膨胀研究,F224
  11. 我国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F832.6;F822.5
  12. 基于平滑开关回归模型的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研究,F224
  13. 中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问题研究,F832.51;F822.0
  14.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F293.3;F224
  15.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和通货膨胀相关性研究,F822.5;F224
  16.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F822.0
  17.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F822.0
  18. 我国金属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模型的比较研究,F224
  19. 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F224
  20. 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动态影响研究,F293.3;F224
  21. 以房地产市场为载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F293.3;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货币 > 中国货币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