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日本媒体的灾难报道及对我国的启示-以3·11东日本大地震为例
作 者: 蒋京兰
导 师: 许小平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东日本大地震 日本媒体 启示
分类号: G2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0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日本是个地震、火山、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全世界震级在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20%以上发生在日本。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进而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2年1月26日,《朝日新闻》刊发了日本警察厅的统计数据。截止目前,在东日本地震(包含余震)中的遇难人数已经达到1万5845人,失踪3369人。地震发生后,日本媒体第一时间展开了报道,展现出迅速、客观、权威的媒体形象。而快速反应和客观报道的背后,是日本媒体针对地震灾害形成的有特色的实用的报道机制和灾难报道的理念。日本的灾难报道中,媒体的力量非常重要。媒体一方面是政府政令的执行者,一方面也是政府行为的监督者。每次地震报道之后,日本媒体都会不断地总结经验。日本成熟的报道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我国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应不断建立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体系,加强防灾教育。具体来说,应健全法律法规,建立政府高效的危机管理指挥系统;政府与媒体加强合作,及时准确传播信息,避免谣言流传;媒体工作者提升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加强职业伦理规范;加强日常避难常识教育,提升公众的防灾意识。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第一章 绪论 8-17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8-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4 1.3 研究方法 14-15 1.3.1 比较研究法 14-15 1.3.2 资料搜集法 15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7 第二章 3·11大地震中的日本媒体特色 17-33 2.1 “灾难”与“灾难新闻” 17-19 2.1.1 什么是灾难 17-18 2.1.2 灾难新闻 18-19 2.2 日本媒体的地震新闻报道 19-31 2.2.1 受灾信息 20-21 2.2.2 避难信息 21-31 2.3 舆论监督 31-33 第三章 媒体中的受众反应 33-40 3.1 对受众灾后反应的认识误区 33-35 3.1.1 恐慌 33-34 3.1.2 抢劫 34 3.1.3 哄抬物价 34 3.1.4 心理依赖 34-35 3.1.5 灾害冲击 35 3.1.6 角色冲突 35 3.2 日本的受众反应 35-37 3.3 沉着应对的原因分析 37-40 3.3.1 自然灾害频发的岛国 37 3.3.2 日本人的危机意识 37-39 3.3.3 持之以恒的防灾教育 39-40 第四章 日本灾难新闻报道对我国的启示 40-47 4.1 健全法律法规,建立政府高效的危机管理指挥系统 40-41 4.2 政府与媒体加强合作,及时准确传播信息 41-43 4.3 媒体工作者提升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加强职业伦理规范 43-45 4.4 加强避难常识的教育,提升公众的防灾意识 45-47 第五章 结语 47-48 5.1 主要结论 47 5.2 研究展望 47-48 参考文献 48-51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51-52 致谢 52
|
相似论文
-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 传统文明的转变,B03
- 我国企业教育改革历程对学习型企业建设的启示,F279.2
- 央视《实话实说》栏目研究,G222
- 汉语熟语与俄语成语反映出的文化差异及教学启示,H136.3
- 汉英委婉语差异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H313;H195
- 试析英语基本时态结构的汉语对应形式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H195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A841
- 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对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启示,D630.3
- 《中华民国民法》物权变动模式研究,D929
- 1903-1929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特点研究,G623.2
-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H195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动状型量词研究,H195
- 河南淮阳泥泥狗视觉艺术元素研究,J528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河南灾荒述论,K258
- 毛泽东党群关系思想的基本特征研究,A841.6
- 后默顿时期西方科学规范评析,G301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考察及其现实启示,K27
- 毛泽东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思想及其当代启示,A8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新闻学、新闻事业 > 新闻采访和报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