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学生看图作文思维模型培养研究

作 者: 高巍
导 师: 马正平;许书明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学科教学
关键词: 看图作文 非构思写作理论 逻辑化思维操作模型
分类号: G62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看图作文”,顾名思义,就是看着图画来写文章。如今,看图作文成为牵引儿童作文入门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传统的看图作文教学中,通常是让学生先认真看图之后,再确定记叙的基本内容,然后帮助学生选好角度,理清行文的顺序和层次,最后引导学生认真选择词汇,精心锤炼语言。这种传统的看图作文的思维方式,是构思论写作的完美体现,此时,老师们更注重的是表达前就在老师理性指导下的设计安排好的模式化的“意”,老师在这里代替孩子们进行了“构”和“思”的过程,而让孩子们直接按照他自己的安排好的思路来思考和立意,这样的“意”在行文时就成了学生们写作时的“法律”依据和基本框架,他们只能依葫芦画瓢。然而,这样的看图作文思维方式是凝固的、死板的,它泯灭了初学作文的学生们创新思维的嫩芽,因而,这种培养思维方式的办法是必将被淘汰的。在看图作文的教学实际中,预先确定作文的主要内容,预先进行结构布置,预先选择好词汇语言等都不是最符合学生实际的思维方式,而是构思论写作学“构思——表达”的写作模式而已。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写作,学生们笔下的文字都是模式化的、缺乏个性的,甚至由于老师的牵引而显得生涩、虚假的。因此笔者认为,看图作文过程中的思维路径应该是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它不应该在被表达出来之前就被确定和凝固,我们在看图作文教学中决不能用自身的主观臆断来支配学生的头脑。否则,就会使学生失去自身的创新意识,认为作文就是些条条框,在当代写作学的构思写作理论中,学生们逃离了框框架架,逃离了灌水似的好词佳句框,写出来的作文都拥有相似的开头、结尾和同样的好词佳句,形成对写作错误的认识,从而对写作丧失了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改变看图作文固有的思维方式势在必行。他们具有个性的思维逐渐被“唤醒”。在逻辑化路径思维操作模型中因果思维、构成思维和过程思维的推动下,使学生们由图画中观察到的图画内容,不断地转变为一连串的问题——首先,思考图画当中有些什么东西(构成分析)?或者思考画面上人物活动的先后顺序是怎么样的(过程分析)?然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画面或活动(原因分析)?然后,思考画面上的场景接下来会怎么样发展(后果分析)?最后,思考应该怎么办(措施分析)?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学生们的心灵背景、情感体验、意图态度等被唤醒而成为他们最想表达的东西,直到他们的写作完成为止。这也就是构思论写作和非构思写作的所产生的不同结果。而非构思写作看图作文理论更符合学生的心灵实际,更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7
前言  7-8
第一章 看图作文教学现状及反思  8-14
  (一) 小学看图作文思维方式研究现状及反思  8-13
    1、小学教师看图作文教学思维方式现状及分析  8-11
    2、小学生看图作文学习现状及分析  11-12
    3、理清看图作文的思维方式势在必行  12-13
  (二) 小学看图作文教学中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13-14
第二章 小学生看图作文思维方式培养的理论依据  14-18
  (一) 逻辑化路径思维操作模式概念的界定  14
  (二)对小学生看图作文思维方式的界定  14-15
  (三)小学生看图作文思维研究的理论依据  15-16
  (四)小学看图作文教学思维研究的价值  16-18
第三章 关于小学生看图作文教学思维模型培养的具体研究  18-30
  (一) 看图作文分类及总体思路  18-19
    1、看图作文的分类  18
    2、单图看图作文思维模型研究的总体思路(逻辑化路径思维操作模型)  18-19
  (二) 写人单图看图作文思维模型培养的研究  19-24
    1、关于小学低段的写人单图看图作文思维模型培养:构成分析  19-20
    2、关于小学中段的写人单图看图作文思维模型培养:原因和功能分析  20-21
    3、关于小学高段写人单图看图作文的思维模型培养:多层次的原因分析和功能分析,从而增加文章的长度和深度,从而产生较大的容量  21-24
  (三) 写景单图看图作文思维模型培养的研究  24-30
    1、小学低段写景单图看图作文思维模型的培养:构成分析  25
    2、小学中段写景单图看图作文思维模型的培养:原因和功能分析  25-26
    3、小学高段写景单图看图作文思维模型的培养:多层次的原因分析和功能分析  26-30
第四章 关于小学生看图作文的教学实验及反思  30-38
  (一) 实验的目的  30
  (二) 实验的设计  30
  (三) 实验的实施  30-36
  (四) 实验效果  36-37
  (五) 实验的分析和反思  37-38
后记  38-39
参考文献  39-42
  著作类  39
  期刊文献  39-41
  博士硕士论文  41
  会议纪要  41-42
附录:看图作文专项实验的学生作文稿  42

相似论文

  1. 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点的研究,G623.5
  2.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3. 莲意象与中小学语文教学,G623.2
  4. 小学美术教学中联想思维的转化训练,G623.75
  5. 跳绳在学校体育大课间的应用研究,G623.8
  6. 小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策略研究,G623.31
  7. 小学语文教材风波修辞析,G623.2
  8. 常用修辞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G623.2
  9. 小学低年段数学课堂高效管理策略研究,G623.5
  10. 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问题探究,G623.2
  11. 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G623.2
  12. 小学数学估算教与学实践研究,G623.5
  13.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G623.5
  14.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关系研究,G623.2
  15.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体育课堂中的攻击行为的影响,G623.8
  16. 六年级学生分数计算能力的培养及其对分数应用能力的影响,G623.5
  17. 小语教师提问技能调研,G623.2
  18. 运用心智图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单词记忆,G623.31
  19. 小学信息科技项目教学法的实践研究,G623.58
  20. 录音档案袋评价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G623.31
  21. 论中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G623.7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初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汉语语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