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人文课程设计研究

作 者: 常潇璐
导 师: 陈遇春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职业技术教育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通识课程 课程设计 人文核心课程
分类号: G64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高等教育是启蒙思想的产物,然而随着工具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获全胜,大学精神在技术理性、功利主义的侵蚀下慢慢退化,高等教育逐渐演变成技术教育,大学教育在发展中被不断地“实用化”和“外在化”。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理念也日益丧失其地位,学生的人文素养降低,丧失本土文化认同感,缺乏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文化批判精神。因此如果大学教育还仅仅停留在专业教育,势必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的自我追求及教育自身富含的丰富意义。在这种背景下通时教育的开展与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并没有对通识教育做面面俱到地研究,而是选择通识教育的核心:通识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以通时教育中的人文课程设计为视角,依托课程论,对什么是通识教育、什么是通识课程、人文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等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通时教育的人文课程目标、人文课程内容、人文课程组织进行深入探讨,试图寻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时代需要的通识教育人文课程设计范式。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问题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它不仅可以拓宽通识教育的研究领域,而且可以为我国高校通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促进通识教育的建设。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抛弃了传统的以技术理性为指导的课程论,试图打破通识课程中存在的二元论世界观,努力摆脱工具主义对课程的控制。借鉴“以人的完整发展”为目标的整体教育理念,构建通时教育的人文课程设计研究。文章从通识课程的客观基础、思想基础出发分析通识课程存在的土壤,走出了过去没有理论依据或借用专业教育课程模式建立通识课程论的尴尬局面。在此基础上细致分析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中人文课程的课程目标来源,提出了明确的人文通识课程目标;进而在课程目标的引导下,整合出与之相适应的五大领域人文课程;并按照均衡性原则、顺序性及心理学原理,将课程的横向组织与纵向组织进行科学安排,注重深度与平面的视域融合,努力构建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导论  10-19
  1.1 选题的背景  10-11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5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2-13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15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7
    1.4.1 研究的思路  15-16
    1.4.2 研究方法  16-17
  1.5 本文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和重难点  17-19
    1.5.1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17
    1.5.2 研究的重难点  17-19
第二章 通识教育的内涵与通识课程  19-25
  2.1 通识教育的起源及发展  19-20
    2.1.1 自由教育  19
    2.1.2 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19-20
  2.2 通识教育的内涵  20-22
    2.2.1 “字义学”解释  20
    2.2.2 “性质论”解释  20-21
    2.2.3 “目的论”解释  21
    2.2.4 “课程论”解释  21-22
  2.3 通识课程  22-25
    2.3.1 课程  22
    2.3.2 通识课程  22
    2.3.3 通识课程的分类  22-25
第三章 通识教育人文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  25-32
  3.1 人文教育的基本界定  25-27
    3.1.1 人文学科的内涵  25
    3.1.2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冲突与融合  25-27
  3.2 人文通识课程的课程设计取向  27-28
    3.2.1 课程设计取向的分类  27-28
  3.3 人文通识课程设计的思想基础  28-32
    3.3.1 哲学基础  29-30
    3.3.2 社会学基础  30
    3.3.3 心理学基础  30-32
第四章 高校通识教育人文课程的课程目标  32-38
  4.1 课程目标的一般意义  32-34
    4.1.1 课程目标的含义  32
    4.1.2 课程目标与通识教育的目的  32-33
    4.1.3 课程目标与高校的培养目标  33-34
  4.2 课程目标的来源  34-37
    4.2.1 学生的需要  34-35
    4.2.2 社会生活的需要  35-36
    4.2.3 学科的发展  36-37
  4.3 高校通识教育人文课程课程目标的确立  37-38
第五章 高校通识教育的人文课程内容  38-44
  5.1 新型通识教育的人文课程知识观  38-39
  5.2 通识教育人文课程的内容模块  39-42
    5.2.1 世界文明与文化  39
    5.2.2 哲学与道德  39-40
    5.2.3 文学与艺术  40
    5.2.4 历史研究  40-41
    5.2.5 中国传统文化  41-42
  5.3 通识教育中的潜在人文课程  42-44
第六章 高校通识教育的人文课程组织  44-52
  6.1 人文课程的横向组织  44-47
    6.1.1 人文通识课程横向组织的范围研究  44-45
    6.1.2 课程横向组织的均衡性原则  45-47
  6.2 人文通识课程的纵向组织  47-50
    6.2.1 人文通识课程的纵向组织要素  47-48
    6.2.2 人文通识课程的组织形式及心理学原理  48
    6.2.3 人文通识课程纵向组织的具体形式  48-50
  6.3 人文通识课程横向组织与纵向组织的融合  50-52
参考文献  52-54
致谢  54-55
作者简介  55

相似论文

  1.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G642.3
  2. 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G434
  3. 基于JITT的中职微型课程设计模式与应用,TP391.6
  4. 通识教育的文化透视,G642
  5. 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下的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研究,G633.91
  6. 课程设计对MBA项目营销影响研究,G643
  7.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G647.38
  8. 小学家长学校课程设计研究,G626
  9. 基于Moodle平台的邮政岗前培训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TP391.6
  10. 基于内容型教学法的课程设计,H195
  11.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研究,G642.3
  12. 《摄影》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40-4
  13. 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H319
  14. 罗家伦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G40-092
  15. 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6. 支持自主学习的《摄影》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J40-4
  17. 出国培训英语口语课程的设计与研究,H319
  18. 基于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外籍儿童汉语教学探析,H195
  19. 基于通识教育的高校辅导员素质评价研究,G641
  20. 钱穆大学教育思想研究,G649.2
  21.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改革研究,G642.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课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