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 者: 邓鸿丽
导 师: 刘圣兰
学 校: 江西农业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教育 互动模式
分类号: G7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再过度依赖资本和土地,而更多地依赖于人的知识和技能,依赖于新技术的掌握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调整,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大量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无疑,这些人才是一个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根本,同时也是从制造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迈进的根本。在为我国培育高素质高技术性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主体间性作为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从发展路径和现代建构等两个主要方面来实现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众多疑难问题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科学化的必然选择。主体间性研究既能解决当前高职院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切实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实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笔者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和教育者与受教者的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为此提出了今后发展的路径和建构模式,为深入研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文章的结构如下:第一章主要是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得出本研究的切入点。同时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予以界定、区分,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主体性教育向主体间性教育转变做好理论铺垫。第二章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困境。成绩方面从工作面貌、教育者队伍和受教育者状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困境方面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两个主体来分析。从而为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提供了实践基础。第三章论述了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与必然性,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向和教育方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今后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可行的路径。第四章论述了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建构,从理论建构、建构的目标、建构的原则、建构的条件资源和建构的方法等角度分别的论述,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第五章得出结论。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第一章 导论  9-22
  1.1 研究背景  9
  1.2 研究的意义  9-10
    1.2.1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9-10
    1.2.2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0
  1.3 研究综述  10-20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0-13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16
    1.3.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几个概念  16-20
  1.4 研究方法  20
    1.4.1 文献研究法  20
    1.4.2 系统分析法  20
    1.4.3 比较分析法  20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20-22
    1.5.1 研究的重点  20
    1.5.2 研究的难点  20-21
    1.5.3 研究的创新点  21-22
第二章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22-27
  2.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22-23
    2.1.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22
    2.1.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发生了新变化  22-23
    2.1.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发生了新变化  23
  2.2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  23-27
    2.2.1 受教育者自身方面的问题  23-25
    2.2.2 教育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25-27
第三章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途径  27-30
  3.1 指导思想要主动  27-28
  3.2 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  28
  3.3 教育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  28-29
  3.4 采取交流互动的教育模式  29
  3.5 采用开放式教育  29-30
第四章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建构  30-42
  4.1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  30-33
    4.1.1 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  30-31
    4.1.2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31-32
    4.1.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  32-33
  4.2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的目标  33-34
    4.2.1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3-34
    4.2.2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4
  4.3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原则  34-35
    4.3.1 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34
    4.3.2 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  34-35
    4.3.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35
    4.3.4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35
  4.4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条件资源  35-39
    4.4.1 教师的条件资源  36-38
    4.4.2 教材的条件资源  38-39
  4.5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教育方法  39-42
    4.5.1 满足主体多样性发展的教育方法  40
    4.5.2 与现代传媒相协调的隐性教育方法  40-41
    4.5.3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  41-42
第五章 结论  42-44
参考文献  44-47
致谢  47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3.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4.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432.62
  5.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7.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8.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9.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G647.38
  10.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267.6
  11. 税务系统反腐倡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F812.42
  12. 交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13. 建立虚拟班级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4.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5.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G641
  16. 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研究,G647
  17. 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18.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构建的探索,G641
  19.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研究,G648.9
  20.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G641
  21.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G6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职业技术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