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近代察哈尔绥远地区永佃制研究

作 者: 蒋伟
导 师: 慈鸿飞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察哈尔 绥远 蒙地 永佃制 土地政策
分类号: K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察哈尔绥远地区是一个社会状况较为复杂的区域,与其他内地省份相比,这一地区民族构成较为复杂,这里不仅有大量开垦的农田,还有许多传统的牧场;蒙地的广泛分布是这一地区土地的基本特征,且大多数蒙地采取了永佃制经营;大量汉族农民迁入,地商、揽头的形成与该区域蒙地永佃制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察绥地区永佃制的起源、发展、地域分布、土地经营与农民生活、土地流转等方面的叙述,分析国家土地政策对察绥地区永佃制的影响,总结该地区永佃制特征,揭示高永佃比例形成的社会原因及永佃制对于该地区发展的历史意义。我国正处于推进新一轮的土地产权改革的关键时期,剖析近代察绥地区永佃制,对于现在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6
前言  6-11
  一、选题意义  6-7
  二、学术回顾  7-9
  三、资料、方法与内容观点  9-10
  四、创新之处  10-11
第一章 近代察绥地区永佃制的发展概况  11-27
  第一节 近代察绥地区永佃制的起源和形成方式  11-15
  第二节 近代国家土地政策与察绥地区永佃制的发展  15-22
  第三节 近代察绥地区永佃制的地域分布和比重  22-24
  第四节 近代察绥地区永佃制的特征  24-27
第二章 近代察绥地区永佃制下土地的经营与农民生活  27-37
  第一节 近代察绥地区永佃制土地的地租形态与特征  27-30
  第二节 近代察绥地区永佃制土地的地价与地租  30-32
  第三节 近代察绥地区永佃制土地下农民的生活  32-37
第三章 永佃制与察绥地区的土地流转  37-44
  第一节 察绥地区的土地流转  37-41
  第二节 永佃制对于察绥地区劳动力、土地、资金的优化配置作用  41-44
第四章 结论  44-48
参考文献  48-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2. 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F224
  3. 试析1929-1933年中共中央与地方苏维埃政府农民土地政策的差异,D231
  4. 土地供应政策对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F293.3
  5. 陕甘宁边区减租减息运动研究,K265
  6.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F321.1
  7. 合肥市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有效性分析,F301;F224
  8. 建国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与启示,F321.1
  9. 成都市土地一级开发的模式与问题分析,F301
  10. 毛泽东农村土地政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F320
  11.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F321.1
  12. 清代民国时期热河与冀北地区的永佃制研究,K249
  13.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研究,F301.2
  14. 神人同居——清季民初察哈尔地区的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B933
  15.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研究,K266
  16. 蒋介石与察哈尔抗战,K264
  17. 从归化城、绥远城的比较看呼和浩特发展的特点与轨迹,K249
  18. 察哈尔蒙古族民歌探析,J607
  19. 近代察哈尔地区手工业、工业发展状况初探(1840-1952),F427
  20. 土地政策对地价影响的研究,F301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