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及其当代价值和意义-基于《德性之后》的研究

作 者: 张亚丽
导 师: 李育红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麦金太尔 德性伦理 道德危机 当代价值 意义
分类号: B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9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社会,人们在重视对社会制度及其结构的研究时,却淡化了对个体德性或美德的研究。麦金太尔在1981年出版了《德性之后》,被称为伦理学研究的新的转折点。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对当代道德危机进行分析并提出向德性传统的回归。他认为道德危机主要表现在道德权威的丧失,生活中的道德判断是无客观标准的纯主观的和情感的产物;统一道德准则地流逝,致使个人生活中的道德立场、道德原则及价值判断完全是个人化的无统一的主观选择;对外在利益地追求使得道德不断边缘化、工具化,发生了质变,走向衰落。通过对当代道德危机地深刻剖析,麦金太尔揭示危机出现的理论和社会根源。其理论根源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对道德合理性地论证及其失败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所致;其社会根源是,个体特性角色的质变及情感主义的自我,是个体作出判断或选择的标准。麦金太尔认为,要克服道德危机,就要选择向亚里士多德德性传统地回归,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他的德性论。麦金太尔德性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德性与实践。麦金太尔指出实践具有历史传承性,是人类协作的活动方式,重在追求内在利益,提升个体德性,实现卓越,而不是以获得外在利益为重。二是德性与个人的整体生活。麦金太尔所讲个体是拥有完整自我的个体,能在生活中长期拥有并践行德性,其在一生中孜孜不倦地追求幸福的生活,实现终极目的善,这样的行为在生活中才具有可理解性。三是德性与传统。麦金太尔在讨论了自古希腊到中世纪的各种德性之后,认为我们应向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德性回归,在德性的践行中,维持传统德性地延伸。美德地传承,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个连续的整体。麦金太尔的德性论具有当代价值意义。其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麦金太尔德性论是解决当代道德危机的良药;他所采用的历史叙述研究德性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德性之于个人及社会也有重要价值。德性使人成其为人,使人自觉地追求好的生活,也是人心灵的秩序。麦金太尔的德性论对中国德性建设的借鉴意义主要在于:在市场经济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应对古今中外的德性,择良弃莠;培养个体德性,提升社会德性;深化德性理论研究,注重德性实践的养成,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引言  9-12
第一章 麦金太尔对当代道德危机的认识及向德性传统的回归  12-27
  一、 当代的道德危机  12-16
    (一) 道德权威的丧失  12-14
    (二) 统一道德准则流逝  14-15
    (三) 道德质变—边缘化、工具化  15-16
  二、 当代西方道德危机的根源  16-23
    (一) 理论根源  17-22
    (二) 社会根源  22-23
  三、 回归德性传统  23-27
    (一) 向亚里士多德德性传统回归的可能性  23-24
    (二) 为什么回归亚里士多德而不是尼采  24-27
第二章 麦金太尔的德性论:德性与实践、整体生活及传统  27-43
  一、 德性与实践  27-30
    (一) 实践概念解析  27-29
    (二) 实践与制度  29-30
  二、 德性与个人的整体生活  30-34
    (一) 自我同一性  30-32
    (二) 个体行为的可理解性  32-33
    (三) 个体追求终极目的善  33-34
  三、 德性与传统  34-43
    (一) 西方的传统德性  34-37
    (二)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37-39
    (三) 中世纪德性  39-40
    (四) 麦金太尔德性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的关系  40-43
第三章 麦金太尔德性论的当代价值意义  43-54
  一、 麦金太尔德性论的当代价值  43-46
    (一) 麦金太尔德性论是解决当代道德危机的良药  43-44
    (二) 历史叙述研究德性方法的价值  44
    (三) 德性之于个人及社会的价值  44-46
  二、 对中国德性建设的借鉴意义  46-54
    (一) 古今中外,择良弃莠  46-48
    (二) 培养个体德性,提升社会德性  48-50
    (三) 深化德性理论研究,注重德性实践养成  50-54
结语  54-55
参考文献  55-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中国当代汉语诗歌阐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I207.25
  2. 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B248.2
  3.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4. 自主课堂构建,G424.21
  5. 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B222.6
  6. 陕甘宁边区政府行政伦理建设研究,D630
  7. 《无名的裘德》中的家庭伦理解读,I561.074
  8.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9.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B516.35
  10. 周礼全意义理论研究,B812
  11. 论列宁公仆思想及当代意义,D262.6
  12. 社会科学中的语境问题,C0
  13. 语境论真理观探究,N02
  14. 多元化:学生评价的当代转向,G423
  15. 内蒙古“查玛”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K892.4
  16.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意义和作用研究,D632.9
  17. 宁夏贺兰山震旦系正目观组冰成岩成因及其意义研究,P581
  18. 空间视角下的文学审美,I01
  19. 儒家和中国伊斯兰教“忠孝观”比较研究,B82
  20. 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研究,F091.91
  21. 论被害人承诺,D914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