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自杀预防及危机干预策略研究

作 者: 朱彤
导 师: 刘尧
学 校: 浙江师范大学
专 业: 高等教育学
关键词: 自杀 大学生 自杀预防 危机干预
分类号: B8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8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杀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心的公共卫生及心理社会问题的今天,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自杀现象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率节节攀升,大学生自杀现象频繁见诸报端,在我们扼腕叹息的同时,对大学生自杀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进而为大学生自杀预防危机干预提供有效策略,对保护大学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充分搜集、阅读文献,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数据统计及案例分析,较全面地了解了大学生自杀现状、特点,在深入挖掘大学生自杀身亡者遗书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响大学生自杀的因素,并给出了如何对大学生自杀行为进行预防与干预的相关策略。基本框架如下: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着重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内容,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对自杀的一般情况进行概述,重点介绍了自杀研究的种种理论取向,包括自杀研究的心理理论取向,自杀研究的社会理论取向以及自杀研究的生物医学理论取向。第三部分为全面了解大学生自杀现状及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搜集2001-2008年大学生自杀方面的报道及相关数据,并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自杀人数及占在校人数比例逐年增加;女性自杀人数及相对占比明显高于男性;理科生略高于文科生;研究生相对占比高于本、专科生;自杀原因多元化又相对集中;学年末、学年初最多、寒暑假相对较少;自杀方式多样化,以跳楼为最主要方式。同时收集自杀者的报道及遗书,结合自杀者的相关背景,在深层次了解其自杀前的身心状态及所思所想的基础上,试图分析大学生自杀背后的原因。第四部分在综合已有文献、统计数据及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将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因素概括为外部因素、主体因素及生活事件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又分为宏观外部因素即社会变迁的影响,微观外部因素即家庭及学校的影响;主体因素主要阐述了对自杀行为影响较大的人格因素及精神因素;生活事件因素又分为人际关系困扰、学习压力、情感受挫、就业压力。第五部分提出大学生自杀预防及干预的对策,指出了在大学生自杀预防及危机干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入学筛选,动态更新,分类预防原则;防止聚合作用发生的原则;高校为主体,社会、家庭共同预防原则。并对不同情况的大学生,给出了具体的预防及干预策略。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9
绪论  9-22
  (一) 问题提出  9-10
    1. 研究背景  9-10
    2. 研究意义  10
  (二) 文献综述  10-18
    1. 国外关于大学生自杀的研究  11-14
    2. 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杀的研究  14-18
  (三) 概念界定  18-20
    1. 自杀与大学生自杀  18-19
    2. 自杀意念  19
    3. 自杀预防  19-20
    4. 危机干预  20
  (四) 研究方法  20-22
    1. 文献法  20
    2. 网络统计法  20-21
    3. 案例分析法  21-22
一、自杀概述  22-29
  (一) 自杀研究的理论取向  22-26
    1.自杀研究的心理理论取向  22-24
    2.自杀研究的社会理论取向  24-25
    3.自杀研究的生物医学理论取向  25-26
  (二) 自杀的种类  26-27
  (三) 自杀发生的一般过程  27-29
二、大学生自杀现状  29-41
  (一) 大学生自杀特点分析—基于网络数据统计  29-33
  (二) 案例研究—基于对大学生自杀死亡者遗书分析  33-41
    1.抑郁症致自杀案例  33-36
    2.人际关系不良致自杀案例  36-38
    3.学业压力致自杀案例  38-41
三、大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分析  41-50
  (一) 外部因素  41-46
    1.宏观外部因素—社会变迁的影响  41-43
    2.微观外部因素—家庭及学校的影响  43-46
  (二) 主体因素  46-48
    1.人格因素  46-47
    2.精神因素  47-48
  (三) 生活事件因素  48-50
    1.人际关系困扰  48
    2.学习压力  48-49
    3.情感受挫  49
    4.就业压力  49-50
四、大学生自杀预防及危机干预策略  50-58
  (一) 大学生自杀预防及危机干预原则  50-53
    1.入学筛选,动态更新,分类预防的原则  50-51
    2.防止聚合作用发生的原则  51-52
    3.高校为主体,社会、家庭共同预防的原则  52-53
  (二) 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干预的具体措施  53-58
    1.对所有大学生尤其是具有自杀人格特征者—实施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53-55
    2.对精神疾病或抑郁症大学生—实施药物及心理治疗  55
    3.对有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大学生—实施危机干预及后干预  55-58
参考文献  58-62
附录  62-74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4-75
致谢  75-76

相似论文

  1.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3.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4.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5.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6.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7.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9.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10.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11.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12.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3.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15.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16. 大学生成人依恋、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17.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18. 英国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研究,G649.561
  19. 自传体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B842.3
  20. 大学生人际压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B844.2
  21. 大学生道义推理研究,B84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