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征与听觉功能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 者: 谢晓梅
导 师: 梁勇
学 校: 南方医科大学
专 业: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耳声发射 听性脑干反应 失匹配负波 行为神经评分 病因
分类号: R72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一、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的胆红素浓度与听觉系统损害的关系,并探索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 MMN)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反应特性及其应用前景。二、根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行为神经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 NBNA)结果,并结合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与畸变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 DPOAE)检测结果,分析患儿行为神经学评分与听觉功能之间的关系。三、根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探讨不同病因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将8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以及选取的15例正常新生儿对照,均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性脑干反应(ABR)、频率差异潜伏期和强度差异潜伏期两种刺激方式诱发的失匹配负波(MMN)和行为神经测定(NBNA)检查,同时将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以342μmol/L为界分成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以神经行为评分的35分为界分为<35分和≥35分两组;并以不同病因分组后,均与正常组比较和组间比较。7天时复查NBNA,42天后复查DPOAE、ABR和MMN,复查前后进行比较。各组间的MMN频率差异潜伏期、强度差异潜伏期、ABR潜伏期、波间期和振幅等听力学检测结果的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有统计学意义者进一步多重比较,方差齐性检验提示方差齐者用LSD法,方差不齐者用Dunnett’T3法;各临床特征与听觉功能相关性之间的比较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者求Pearson相关系数,不符合正态分布者求Spearman相关系数。ABR反应阈正常率和DPOAE通过率等采用卡方检验。复查前后结果的比较采用配对检验。所有测试结果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假设检验水准a=0.05。结果对照组与高低浓度组间MMN的频率差异潜伏期组间与强度差异潜伏期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01),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升高潜伏期延长,且胆红素浓度与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相关性不够密切(r<0.5);ABR的V波潜伏期、Ⅲ-Ⅴ和Ⅰ-Ⅴ的波间期在各浓度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高低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但高低浓度组之间无显著差异。高浓度组的反应阂异常率显著高于低浓度组(P<0.05)。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有54例进行了NBNA评分,<35分组18例(36耳)、≥35分组36例(72耳)。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NBNA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儿,且NBNA评分和非生物听定向得分与胆红素浓度成显性负相关(P<0.05),但相关性不密切(r<0.5);而NBNA评分与非生物听定向得分呈显性正相关(P>0.05),且相关性密切(r>0.5)。对照组较<35分组和≥35分组间ABR的V波潜伏期、Ⅲ-Ⅴ及Ⅰ-Ⅴ波间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但<35分组与≥35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反应阈异常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35分组和≥35分组三组间DPOAE通过率及各频率振幅也无显著差异(P>0.05)。复查前后的NBNA评分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不同病因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的ABR反应阈增高最明显,异常率最高。不同病因组之间及与对照组间ABR的Ⅲ波、Ⅴ波潜伏期和Ⅲ-Ⅵ、Ⅰ-Ⅵ波间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ABR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均较对照组延长,其中新生儿感染组最容易引起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延长,其次是ABO溶血组和其他不明原因组,母乳性黄疸组潜伏期和波间期相对要短。多病因组的反应阈异常率明显高于单病因组(P<0.05);单种病因组与多种病因组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组间的ABR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查MMN、ABR及DPOAE的患儿30例(60耳),复查NBNA的患儿12例。复查前后MMN、ABR和NBNA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复查前后MMN的潜伏期和ABR各波的潜伏期和波间期,除Ⅰ-Ⅲ外,均存在显著差异。DPOAE复查前后通过率及各频率振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一、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觉传导通路及听觉辨别力均存在毒性作用,且胆红素浓度越高,毒性作用越大,但大多数是可逆的。MMN可作为一种较为客观的判断听觉辨别能力和听觉中枢发育状况的检测指标,MMN对高胆红素血症的听觉系统辨别功能评价中的敏感性可能要高于ABR。二、高胆红素血症对神经系统,尤其是听觉系统存在毒性作用,可直接影响NBNA评分分值和ABR测试结果,但大多数是亦可逆的。单纯采用NBNA评分和非生物听定向反应得分情况来评价听力是否受损是不可靠的,但可以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NBNA、ABR和DPOAE若能结合应用,更有利于全面了解患儿病情,尤其是听觉系统受累情况。三、高胆红素血症对听觉系统的损害不但与胆红素浓度高低有关,还与病因的种类及数量有关。胆红素浓度越高危害性越大,由G-6-PD缺乏、新生儿感染、ABO溶血、多病因和不明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与母乳性黄疸相比,更易导致听觉功能损害。四、高胆红素血症是导致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之一,无论胆红素浓度高低,均有出现听力损害的可能,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重要的一环。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各项客观听力学检测各有优势,若能将DPOAE、ABR、MMN和NBNA结合应用,则能够更为全面和更为敏感地筛查和诊断听觉系统的受累情况。

全文目录


摘要  3-7
ABSTRACT  7-14
前言  14-19
第一章 失匹配负波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的反应特性  19-38
  1.1 资料和方法  19-21
  1.2 结果  21-35
  1.3 讨论  35-38
第二章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行为神经评价与听觉功能分析  38-48
  2.1 资料和方法  38-39
  2.2 结果  39-45
  2.3 讨论  45-48
第三章 不同病因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听性脑干反应的特点  48-59
  3.1 资料和方法  48-50
  3.2 结果  50-54
  3.3 讨论  54-59
课题结论  59-60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后续解决的问题  60-61
参考文献  61-65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65-66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66-67
致谢  67-70
统计学审稿证明  70

相似论文

  1. 温州市“猪高热病”的发生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S858.28
  2. 惊恐障碍患者情绪语音信息前注意加工的失匹配负波研究,R749.7
  3. 大细胞性贫血相关疾病的初步临床探讨,R556.2
  4. 西南地区肝硬化失代偿的相关网络数据库的构建及临床研究,R575.2
  5. 86例青年脑卒中的DSA分析及病因探讨,R743.3
  6. 惊恐障碍患者视觉多特征物理刺激失匹配负波研究,R749.7
  7. 结肠黑变病158例临床回顾性分析,R574.62
  8.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胆囊结石临床特点分析,R575.2
  9. 惊恐障碍患者听觉信息前注意自动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R749.7
  10. 汉语方言中音位合并现象的失匹配负波研究,R764
  11. 青年脑梗死148例临床分析,R743.3
  12.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R714.25
  13. 海绵窦综合征1例临床报告与分析,R78
  14. 44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R743.3
  15. 鲁西南地区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学分析,R743.3
  16. 小儿慢性咳嗽394例临床分析,R725.6
  17. 新生儿呕吐235例临床分析,R722.1
  18. 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分析,R725.6
  19. 儿童过敏性紫癜中医辨证特点分析,R272
  20. 化脓性甲状腺炎误诊为亚甲炎1例报道并相关分析,R581.4
  21. 新疆大型三甲医院住院高血压患者病因构成分析,R54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儿科学 > 新生儿、早产儿疾病 > 新生儿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