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唐诗蝉意象研究

作 者: 胡明霞
导 师: 张震英
学 校: 湖北大学
专 业: 古代文学
关键词: 唐诗  意象 繁盛原因 创作主体 情感类型 流变特点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唐代是意象发展的繁荣与成熟阶段,初唐时诗创作数量不多,中晚唐时蝉诗创作数量骤增,蝉意象在唐诗中成为突出意象,蝉诗内蕴不断丰富。蝉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常在暮春、夏秋季节出没。蝉的生命是在黑暗的地底下孕育和成长的,一般是两三年,长的达十七年之久,但出现在地上一般只有几个星期的生命时光,它的这种生命周期的特点极易引发诗人的联想。在先唐蝉文化里,蝉已寄寓了感时伤怀之叹,代表了高洁之质与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易触发文人的相思之情。近体诗成为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我国古代诗赋托物言志的传统对蝉诗的繁盛有促进作用。唐代文学以寒士为主体,文人遭际坎坷,蝉的形象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文人创作了大量的蝉诗。在唐代,从布衣到皇帝,从僧侣到歌妓,无不参与到蝉诗的创作中,不同身份的诗人笔下的蝉诗内容有别。皇帝与妃子的蝉诗宫廷气息浓厚,其他女子的诗歌题材较宽,诗作多涉相思愁怨。为官文人的蝉诗成为其遭际的反映,方外之人的蝉诗普遍呈现出清寂之特色。在蝉意象情感类型的抒发方面,表达高洁情怀的蝉诗虽少,但优秀之作较多。蝉意象是古代士人相思离别愁情的载体,这份相思涵盖了深挚友情、恋人相思和思乡愁情三个方面的内容。感时伤怀里的悲秋之叹含蕴了时光流逝之叹、年华易逝之叹和迟暮之叹。壮志未酬之恨在晚唐文人那里表现得较为突出。故国之伤诗作寄寓了文人的家国之思,表达着他们对国家的深沉的爱。另外,抒写闲情逸致也是唐诗蝉意象情感类型的一个方面。唐代蝉诗数量以中、晚唐为多。初唐诗歌中的蝉意象主要通过宫廷诗人与四杰呈现出来。盛唐时出现了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边塞诗人,蝉意象便扩大了范围,大漠、边塞也有蝉的身影,蝉意象在盛唐表现出生活化、个性化的特点。中唐时,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蝉诗最多,多表达温暖的乡思。中唐文人多有坎坷的遭遇,所以常在诗中生发出深沉的时光流逝之叹和怀才不遇之慨。到了晚唐,宦官把持政权,政治事变使中央政权严重削弱,文人对朝廷不报太大希望,全无盛唐文人的蓬勃朝气,此期蝉意象多表现出愁怨更深、悲感意蕴更浓的特点,且多与“夕阳”、“残阳”、“槐花”意象相组合。唐代蝉诗言“病”的诗作不少,中唐、晚唐的数量更多。诗人独处时多生相思,亦有深厚的悲秋之叹。与朋友共处时,感受更多的是相聚的快乐。愁苦感伤是关于“病”的蝉诗的情感基调,无论是感伤己病,还是对亲朋的病表示担忧,都体现了这种心绪。蝉与“病”中主体分离的诗作多抒写一般之愁怨,此时蝉与病中的诗人的关系是比较疏离的;而蝉与主体合一时,主体将情感深情灌注在“病蝉”身上,“病蝉”成为诗人的代言体,这类诗作的成就相对较高。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绪论  11-17
  (一) 近二十年诗研究综述  11-14
  (二) 蝉诗创作概况  14-15
  (三) 研究的意义和采用的方法  15-17
一、唐代蝉诗繁盛原因探析  17-25
  (一) 蝉与先唐蝉文化  17-19
  (二) 近体诗形式与托物言志传统的融合  19-22
  (三) 以寒士为核心的创作群体及其蹇促命运的契合  22-25
二、唐代蝉诗的创作主体  25-29
  (一) 皇帝  25
  (二) 妃子与其他女子  25-26
  (三) 为官文人  26-27
  (四) 方外之人  27-29
三、唐诗意象抒发的情感类型  29-43
  (一) 高洁情怀  29-30
  (二) 离别相思  30-37
  (三) 感时伤怀  37-41
  (四) 闲情逸致  41-43
四、唐诗蝉意象的流变特点  43-50
  (一) 唐代蝉诗作品数量  43
  (二) 唐代蝉诗意象的发展  43-50
五、唐诗蝉意象里的“病”现象浅析  50-57
  (一) 不同的感应模式  50-53
  (二) 愁苦感伤的情感基调  53-54
  (三) 蝉与“病”中主体的离合  54-57
结语  57-58
参考文献  58-61
附录:唐代各阶段蝉诗创作情况统计表  61-75
致谢  75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2. 高中生身体意象的认知干预研究,B842.1
  3. 诗纪事体研究,I207.22
  4. 新课标下《唐诗宋词选读》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G633.3
  5. 《白鲸》的陌生化解读,I712.074
  6. 试论李攀龙的《唐诗删》,I207.22
  7. 《唐诗宋词选读》对话教学策略探究,G633.3
  8. 《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J609.2
  9. 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英汉互译中的意象转换,H315.9
  10. 影视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探究,D923.41
  11. 《唐诗选》与《唐诗三百首》对比研究,I207.22
  12. 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多义词教学中的应用,H319
  13. 目的论视角下的《唐诗300首》诗名英译分析,H315.9
  14. 唐诗中的劳动妇女形象研究,I207.22
  15. 陆时雍《唐诗镜》研究,I207.22
  16. 唐代音乐中阮的嬗变轨迹研究,J609.2
  17. 心理移情与视阈融合双重视角下的许渊冲和格瑞汉唐诗英译比较研究,I046
  18. 唐诗空白结构的修辞研究,I207.22
  19. 貂蝉形象演变研究,I206.2
  20. 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中石的应用研究,TU-80
  21. 西湖龙井茶区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S435.71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