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枸杞中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有效成分的筛选

作 者: 李小多
导 师: 叶小利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活性成分 枸杞 高速逆流色谱
分类号: R2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因此,如何针对高血压的特点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已经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的降血压药物大多是合成药物,虽然疗效比较好,但是基本上都有作用时间短、依赖性较强、毒副作用大等问题。我国中药资源丰富,且有悠久的用药历史,药物药效稳定、安全。因此,寻找有效降血压的中药以及开发降血压的中药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医学证明,构杞具有降血压、降血糖、调节免疫、抗疲劳、抗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然而,枸杞降血压的机制和有效成分尚不明朗,因此有必要对枸杞中降血压的活性成分做全面、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模型为手段,对枸杞的降压活性做全面评价,利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对枸杞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制备型分离。期望能够获得枸杞中具有降血压的单体成分,为下一步药理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ACE粗酶的提取以及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ACE的活性;(2)以ACE为靶标,评价32味中药对ACE抑制作用的活性;(3)采用D-101大孔树脂对枸杞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粗分,同时以ACE追踪大孔树脂的活性部位:(4)采用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大孔树脂中活性最高的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以ACE为靶标进行活性部位及活性成分的追踪;(5)采用D-101大孔树脂对枸杞的乙醇提取物进行除杂和粗分后,用HSCCC以氯仿-甲醇-水(10:7:3,v/v/v)为溶剂体系,对枸杞中的莨菪亭进行了制备型分离。通过以上实验得到结果如下:(1)用梯度冷冻离心法从新鲜兔肺中提取得到ACE粗酶,其活性较高。用底物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HHL)-ACE为反应体系,HPLC法测定反应体系中马尿酸(Hip)含量,Hip的峰面积与ACE浓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说明此法可以精确检测ACE的活性,能够反映酶与底物的反应程度,从而确定酶的合适剂量。(2)对32味中药进行ACE的活性评价,实验结果显示:32味药材中,泽泻、决明子、知母、山楂、五味子、黄芪、佛手、枸杞对ACE的抑制率都高于60%,其中枸杞的抑制率最高,达到92.30%,说明枸杞中含有能有效抑制ACE的活性成分。因此,选取枸杞进行下一步的研究。(3)用D-101大孔树脂对枸杞乙醇提取物粗分,得到6个部位,实验结果显示:50%的乙醇洗脱部位活性最高,抑制率达到35.46%。(4)用桂层析方法分离活性部位中的有效成分,硅胶柱层析粗分得到7个洗脱部位,其中乙酸乙酯-甲醇(6:4)洗脱部位活性最高,抑制率达到56.26%。用硅胶柱层析和和凝胶柱层析进行再次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中莨菪亭糖苷类这个化合物活性最高,抑制率达到96.67%,初步认定枸杞中抑制ACE的活性物质为莨菪亭糖苷类化合物。(5)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枸杞的乙醇提取物中的大孔树脂50%乙,醇洗脱部分进行了分离,经薄层色谱-荧光分析法筛选高速逆流色谱的溶剂体系。用氯仿-甲醇-水(10:7:3,v/v/v)为溶剂体系,以连续进样的方法,首次从枸杞中分离得到了较多量的莨若亭。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1
第1章 文献综述  11-19
  1.1 高血压病概况  11
  1.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及其抑制剂(ACEI)的研究概况  11-14
    1.2.1 ACE的基本特征  11-12
    1.2.2 AngⅡ作用概况  12
    1.2.3 ACE活力的检测方法研究  12-13
    1.2.4 ACEI合成药物的研究进展  13
    1.2.5 ACEI的不良反应  13
    1.2.6 天然产物中的ACEI研究现状  13-14
  1.3 枸杞的研究概况  14-19
    1.3.1 枸杞属植物的资源状况  14
    1.3.2 枸杞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14-16
    1.3.3 枸杞的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16-19
第2章 引言  19-20
  2.1 立题背景  19
  2.2 主要研究内容  19-20
第3章 筛选抑制ACE活性的中药  20-28
  3.1 实验材料  20-21
    3.1.1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20
    3.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20-21
  3.2 实验方法  21-23
    3.2.1 实验试剂的配制  21
    3.2.2 HPLC测定的方法学评价  21-22
    3.2.3 ACE粗酶的制备  22
    3.2.4 ACE的活性检测  22
    3.2.5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22
    3.2.6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23
  3.3 实验结果  23-27
    3.3.1 检测方法的线性关系  23
    3.3.2 加样回收率  23-24
    3.3.3 精密度  24
    3.3.4 ACE的活性检测  24-25
    3.3.5 中药提取物对ACE的抑制作用  25-27
  3.4 讨论  27-28
第4章 枸杞中抑制ACE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28-35
  4.1 仪器与材料  29-30
    4.1.1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29
    4.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29-30
  4.2 实验方法  30-31
    4.2.1 D-101大孔树脂分离  30
    4.2.2 硅胶柱层析分离  30
    4.2.3 枸杞化合物的鉴定  30-31
  4.3 实验结果  31-34
    4.3.1 枸杞的大孔树脂活性部位对ACE的抑制率  31
    4.3.2 枸杞的硅胶活性部位对ACE的抑制率  31-32
    4.3.3 枸杞活性成分对ACE的抑制率  32
    4.3.4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NMR图见附录)  32-34
  4.4 讨论  34-35
第5章 高速逆流色谱法快速分离制备枸杞中莨菪亭  35-42
  5.1 仪器与材料  36-37
    5.1.1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36
    5.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36-37
  5.2 实验方法  37-38
    5.2.1 枸杞提取物的制备  37
    5.2.2 D-101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37
    5.2.3 枸杞大孔树脂部位的制备  37
    5.2.4 分配系数(K)的测定  37
    5.2.5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样品  37-38
    5.2.6 纯度分析与结构鉴定  38
  5.3 实验结果  38-40
    5.3.1 HSCCC分离部位的选择  38
    5.3.2 HSCCC两相溶剂体系的选择  38
    5.3.3 莨菪亭的HSCCC分离  38-39
    5.3.4 纯度分析  39-40
    5.3.5 结构鉴定  40
  5.4 结论  40-42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42-44
  6.1 结论  42-43
  6.2 展望  43-44
参考文献  44-52
附录  52-54
致谢  54-55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5

相似论文

  1. 芴甲氧羰基-D-色氨酸及D-苯丙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O631.3
  2. 犀牛角及其仿制品的研究,TS932.2
  3. 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R282.71
  4. 奶粉中三聚氰胺分析方法研究及快速测定体系的建立,O657.3
  5. 鸭ADSL与PurH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与肌肉肌苷酸(IM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S834
  6. 生长素对harpin蛋白激发HR的调控机制初步研究,S432.1
  7. 多聚糖PC类衍生物CSPs的合成及手性分离能力的研究,TQ460.1
  8. 饲料中维吉尼亚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S816.17
  9. 响应面法优化天麻中天麻素提取工艺研究,R284.1
  10. 高速逆流色谱在天然产物分离制备中的探索性研究(Ⅱ),R284
  11. MTX保守治疗胎盘植入乳汁及血清浓度监测,R714.22
  12. 应用IP-RP-HPLC法研究磷酸肌酸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代谢处置,R96
  13. 续随子种子化学成分的酪氨酸酶抑制性和抗氧化性研究,S567.219
  14. 动物源性食品中痕量磺胺兽药残留的分析,S859.84
  15. 水杨酸与烯效唑对盐胁迫下黑果枸杞愈伤组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S567.19
  16. 半夏内生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Y11T-3-1生防效果及活性成分分析,S435.672
  17. 碳纳米管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酚类化合物,O661.1
  18. 黄芪多糖、皂苷、黄酮、枸杞多糖和黄精多糖的闪式提取工艺及指纹图谱的研究,TQ461
  19. 枇杷花主要营养成分、酚类物质及其干燥工艺研究,TS272.5
  20. 菜籽蛋白的反胶束法提取及其酶解研究,TS201.2
  21. 荷叶生物碱单体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R284.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