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黑杨碳酸酐酶家庭基因的研究

作 者: 钱婷婷
导 师: 魏志刚
学 校: 东北林业大学
专 业: 林木遗传育种
关键词: 小黑杨 碳酸酐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类号: S792.1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简称CA),是一种含锌金属酶,它催化CO2和H2O变为HC03-和H+的反应。它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在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固碳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克隆和分析碳酸酐酶家族基因,可为通过基因工程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培育高效固碳植物新品种奠定基础。本文选取了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 nigra)作为研究材料,克隆并分析了6个CA家族基因。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不同暗处理、不同部位这6个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从小黑杨中成功克隆了6个CA家族基因,分别命名为PsnCA1、PsnCA2、 PsnCA3、PsnCA4、PsnCA5和PsnCA6。其中,PsnCA1、PsnCA3和PsnCA5属于α碳酸酐酶家族,PsnCA4和PsnCA6属于β碳酸酐酶家族,PsnCA2属于LbeatH超家族。将它们与其它物种相关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多重比较,并绘制了分子进化树。对6个基因编码蛋白质的信号肽结构、疏水性、稳定性等性质进行了预测,并初步预测了其二级结构。2、定量PCR结果显示,6个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除了PsnCA6以外,其它基因均主要存在于叶中。其中PsnCA1在叶片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为显著,是次表达量基因PsnCA3的1.7倍,是表达量最低基因PsnCA5的226倍。3、6个基因对暗处理的反应各异。将小黑杨组培苗分别进行6h、12h、24h和48h的暗处理。分别采集根、茎、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对6条基因定量PCR反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叶片组织中,随处理时间的增长PsnCA1的表达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其中暗处理48小时达到最低水平,是CK组表达量的0.005倍。PsnCA3表达量也有降低趋势,但是不如PsnCA1显著,48小时暗处理的表达量是CK组的0.14倍。其他基因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在根茎中,各基因的表达量并无显著变化趋势。4、构建了带荧光标记的ps1300-CA1植物表达载体,为PsnCA1基因功能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绪论  7-12
  1.1 引言  7
  1.2 碳酸酐酶概况  7-9
    1.2.1 碳酸酐酶的发现与分类  7-8
    1.2.2 碳酸酐酶催化的反应与原理  8
    1.2.3 碳酸酐酶在光合固碳中的主要功能  8
    1.2.4 高等植物中碳酸酐酶的研究进展  8-9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概述  9-10
    1.3.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  9-10
    1.3.2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定量方法  10
    1.3.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应用  10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0-12
2 小黑杨碳酸酐酶家族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12-45
  2.1 材料与方法  12-13
    2.1.1 试验材料  12
    2.1.2 菌株与载体  12
    2.1.3 试剂与处理  12
    2.1.4 主要仪器设备  12-13
  2.2 实验方法  13-16
    2.2.1 小黑杨叶片总RNA提取  13
    2.2.2 cDNA的合成  13-14
    2.2.3 CA家族基因序列的分析  14
    2.2.4 克隆CA家族全长基因所需引物的设计  14
    2.2.5 RT-PCR合成目的基因片段  14
    2.2.6 PCR产物中DNA片段的回收和测序  14-16
    2.2.7 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  16
  2.3 结果与分析  16-44
    2.3.1 杨树数据库中CA家族基因的分析结果  16
    2.3.2 成功克隆的引物设计结果  16-17
    2.3.3 总RNA的提取  17
    2.3.4 全长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17-44
  2.4 本章小结  44-45
3 不同光处理下小黑杨CA家族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45-53
  3.1 实验材料  45
    3.1.1 植物材料  45
  3.2 实验方法  45-46
  3.3 结果与分析  46-51
    3.3.1 总RNA的提取  46-47
    3.3.2 实时定量PCR的可靠性  47
    3.3.3 实时定量PCR结果与分析  47-51
  3.4 讨论  51
  3.5 本章小结  51-53
4 PsnCA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53-57
  4.1 实验材料  53
    4.1.1 菌株和载体  53
    4.1.2 主要试剂  53
    4.1.3 主要仪器  53
  4.2 实验方法  53-55
    4.2.1 植物表达载体ps1300-CA1的构建  53-54
    4.2.2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54-55
  4.3 结果与分析  55-56
  4.4 本章小结  56-57
结论  57-58
参考文献  58-62
附录  62-6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3-64
致谢  64-65

相似论文

  1. 红肉脐橙和‘国庆四号’温州蜜柑中CHS和CH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对类黄酮积累的调控机制,S666.4
  2. 南极冰藻GPx、GST和SAHH基因的克隆、定量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Q943.2
  3. 草菇采后生理生化及保鲜方法的研究,S646.13
  4. 军曹鱼生长激素基因(GH)的克隆和表达,Q786
  5. Pseudomonas sp.RT-1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纯化及基因的克隆表达,TQ925
  6. 高温蛋白酶Pgsey及解旋酶Htc16特征的初步研究,Q814
  7. 微生物有机肥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的效果及对根际微生物影响,S144.1
  8. 棉铃虫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的克隆、时空表达及RNA干扰,S435.622.3
  9. 硅、硫对水稻砷吸收、积累的影响机制研究,S511
  10. 新疆紫草细胞的稀土生物学效应及遗传转化,S567.239
  11. 烟草中NAC类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分析,Q943.2
  12. 腐生葡萄球菌M36耐有机溶剂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Q78
  13.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14. 大豆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GmCASc的克隆及初步功能分析,S565.1
  15. StFT和StAP1的克隆及反义CONSTANS马铃薯植株块茎形成分析,S532
  16. 荷花液泡膜型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NnNHX1的克隆及转基因烟草耐盐性的初步分析,S682.32
  17. 不同水稻品种对灰飞虱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S511
  18. 牙菌斑生物膜致龋毒力因子和致龋菌在龋病进展中的动态变化,R781.1
  19. 纤维蛋白胶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内源性VEGF表达的实验研究,R782.4
  20. 恩替卡韦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特征、质粒构建及其挽救治疗,R512.62
  21. 菊花花色嵌合体生物学特性及形成机理的研究,S682.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树种 > 阔叶乔木 >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