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芝麻油掺伪大豆油的显色检测方法研究

作 者: 韩宝丽
导 师: 张国治; 黄纪念
学 校: 河南工业大学
专 业: 食品工程
关键词: 芝麻油 大豆油 显色法 定量检验 快速检验
分类号: TS2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4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芝麻油具有独特香味和滋味,深受人们喜爱,其市场价格比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等食用油价格高。由于国家标准中只规定了定性检测方法,无芝麻油纯度指标要求,因此一些不法经营者在芝麻油中掺假,致使现在市场上70%以上的产品存在掺伪的问题。掺伪现象的存在不仅损失合法经营者和普通消费者经济利益,而且对人们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而现有芝麻油掺伪检测技术还不够成熟,常规理化指标的检测难于用于鉴别真伪,现代仪器设备因其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等原因难于普及,因此研究开发适于芝麻油定量和便于普及的方便、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显色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便于推广的鉴别芝麻油掺伪的方法,本文以芝麻油的定量检测和快速检测为研究目的,首先对现有的威勒迈志、波多因、氯仿浓硫酸显色法进行初步研究,筛选出一种反应体系稳定的显色方法做为定量检测方法进行研究。进一步以掺伪芝麻油为研究对象,探索一种快速、方便的显色法,使其仅从目视观察就能分辨芝麻油样品是否掺伪,及粗略估计其掺伪比例。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结论如下:1)对现有的三种显色方法进行初步研究,选择威勒迈志显色法作为定量检测的方法,实验步骤为:精确称取样品0.010g左右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石油醚至3mL,摇匀后加入0.1mL2%的糠醛乙醇溶液,再加入3mL浓盐酸,旋涡混合30s,静置10min,加水3mL,混合10s,静置分层,取下层溶液立即于415nm、520nm测定吸光度,测定的样品吸光度与绘制标准曲线比较定量。在此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0.024g(取样量),r≥0.9997,回收率范围为95.67%~102.79%。利用415nm、520nm双波长检测结果相互验证,进一步增强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检测应用中,双波长测定结果芝麻油含量都高于95%时可认为是纯芝麻油;2)通过对三氯乙酸及其改进方法的研究,确定了一种简便的仅从目视观察就能鉴别芝麻油真伪和粗略判断掺伪比例的方法,确定改进的鉴别方法为:准确称取0.500g芝麻油样品,加入0.5mL石油醚溶解后,再依次加入3mL40%三氯乙酸溶液,0.5mL2%过氧乙酸溶液,用石油醚定容至5mL,摇匀,反应15min后进行目视比色。结果显示改进的三氯乙酸显色方法能够很容易地鉴别出掺伪量在5%以上的芝麻油样品,并且对其进行可见光吸收光谱的扫描,发现掺伪量在30%以内的芝麻油在630nm左右存在吸收峰,且吸光度值随掺伪量的增加而降低。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20
  1.1 芝麻及芝麻油概述  10-11
  1.2 该领域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11-17
    1.2.1 感官检测法  11
    1.2.2 理化方法  11-12
    1.2.3 显色法  12-13
    1.2.4 紫外分光光度法  13
    1.2.5 色谱法  13-15
    1.2.6 荧光法  15-16
    1.2.7 电子鼻法  16
    1.2.8 近红外光谱法  16-17
    1.2.9 核磁共振法  17
    1.2.10 模式识别法  17
  1.3 存在的问题  17-18
  1.4 立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8-20
    1.4.1 立题的意义  18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8-20
第二章 芝麻油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20-37
  2.1 对现有三种显色方法初步研究  20-29
    2.1.1 实验原理  20
    2.1.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0-22
    2.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29
  2.2 威勒迈志显色法的优化  29-35
    2.2.1 实验依据  29
    2.2.2 实验方法  29-30
    2.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0-34
    2.2.4 实际样品检测  34-35
  2.3 本章小结  35-37
第三章 三氯乙酸显色法及其改进方法研究  37-57
  3.1 三氯乙酸显色法初探  37-42
    3.1.1 实验原理  37
    3.1.2 实验材料  37-38
    3.1.3 实验方法  38-39
    3.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9-42
  3.2 三氯乙酸显色法改进  42-56
    3.2.1 实验原理  43
    3.2.2 实验方法  43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56
  3.3 本章小结  56-57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57-59
  4.1 结论  57-58
  4.2 主要创新点  58
  4.3 展望  58-59
参考文献  59-63
致谢  63-64
个人简历  64

相似论文

  1. 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TE667
  2. DHA与三种食用油饲喂大鼠的安全性评价,R151
  3. 血浆Ⅳ型胶原酶含量显色测定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R446.1
  4. 羊毛TGASE酶法接枝改性机理研究,TS195.5
  5. 大豆油的改性及在消泡剂中的应用,TQ423.95
  6. 芝麻油香气成分检测及其在香气形成机制与质量评价中的应用,TS227
  7. 不同品种和生产工艺对芝麻油和芝麻蛋白影响的研究,TS201.2
  8. 补阳还五汤总苷类成分提取分离过程中溶解迁移规律的研究,R284.2
  9. 黑芝麻油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的影响,R543
  10. DAHPS的酶活性测定方法、诱导表达及其性质研究,Q55
  11. 中草药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作用,TS225
  12. 硝酸银显色法测量水泥基材料中氯离子迁移,TU528
  13. 无意义mRNA降解系统在人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R737.9
  14.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芝麻油掺假及掺假量检测方法研究,TS227
  15. 芝麻油风味物质分析研究,TS225.11
  16. 芝麻油掺伪检测方法及体系模型的研究,TS227
  17. 芝麻冷榨工艺及其产品质量研究,TS225.11
  18. 芝麻油脚中磷脂的提取与研究,TS229
  19. 芝麻油中苯并(a)芘的来源与控制的研究,TS225.11
  20. 芝麻冷榨产品的综合利用研究,TS229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食用油脂加工工业 > 产品标准与检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