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河豚清道夫受体的基因鉴定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功能研究

作 者: 孟真
导 师: 邵建忠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细胞生物学
关键词: 清道夫受体 河豚 LPS NF-κB TRAF2 负调节
分类号: Q95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论文从分子和细胞水平围绕河豚清道夫受体(Tn-SR)的分子克隆和鉴定,以及它在LPS(lipopolysaccharide)引起的免疫反应中的功能和相关机制进行了研究,旨在阐明鱼类清道夫受体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本研究首次预测并克隆了哺乳动物清道夫受体A类分子SCARA5在鱼类中的同源物-河豚清道夫受体。河豚清道夫受体是典型的II.型跨膜受体,包括短的N端胞内区,跨膜区和长的C端胞外区。具备coiled-coil。胶原样和SRCR结构域,这些胞外区的结构特征与哺乳动物A类清道夫分子高度保守。位于胞内区的TRAF2结合位点和跨膜区的受体内化相关基序,与受体在免疫反应中的功能有密切关系。河豚清道夫受体主要以三聚体的形式存在,并且分布在白细胞表面。河豚清道夫受体组成型地分布在鱼类各个组织中,且当LPS刺激后,在脾脏、肌肉、脑和肾脏中表达量显著增加。河豚清道夫受体在LPS引I起的免疫反应中,具有双重功能。河豚清道夫受体胞外区能结合LPS。河豚清道夫受体参与河豚白细胞对LPS的识别和吞噬/结合,并且河豚清道夫受体内化至细胞内可能参与LPS的降解,减少LPS对细胞的毒作用和由此引起的减轻炎症反应。河豚清道夫受体不直接传递炎症反应信号从而激活NF-κB信号途径,但是对LPS引起的炎症反应起负调节作用。在斑马鱼胚胎模型上,不同浓度LPS刺激引起的NF-κB活性增强可被不同表达水平的河豚清道夫受体所抑制,导致炎症信号下降,并远远低于正常水平。体外互作实验证明河豚清道夫受体能够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2, TRAF2)直接结合。河豚清道夫受体通过结合TRAF2,竞争性地抑制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途径中以NF-κB活化为主要特征的炎症信号传递,从而减轻LPS对机体的影响。河豚清道夫受体的这一双重功能,为解释鱼类对LPS的高度耐受提供了证据,也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清道夫受体作为模式识别分子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36
  1.清道夫受体的发现  11-13
  2.清道夫受体的分类  13-22
  3.清道夫受体与免疫反应的关系  22-28
  参考文献  28-36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36-109
  1 河豚清道夫受体基因的克隆和分子特征分析  36-51
    1.1 河豚清道夫受体基因生物信息学预测  36-37
      1.1.1 材料与方法  36
      1.1.2 结果与讨论  36-37
    1.2 河豚清道夫受体基因克隆和分子特征分析  37-51
      1.2.1 材料与方法  37-42
      1.2.2 结果与分析  42-50
      1.2.3 讨论  50-51
  2 河豚清道夫受体胞外区的原核表达、纯化和多克隆抗体制备  51-62
    2.1 河豚清道夫受体的原核质粒构建和表达  51-54
      2.1.1 材料与方法  51-54
      2.1.2 结果与分析  54
    2.2 河豚清道夫受体原核表达产物的诱导和纯化  54-60
      2.2.1 材料与方法  54-56
      2.2.2 结果与讨论  56-60
    2.3 河豚清道夫受体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纯化  60-62
      2.3.1 材料与方法  60-62
      2.3.2 结果与讨论  62
  3 河豚清道夫受体真核质粒的构建和表达  62-66
    3.1 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和表达  62-66
      3.1.1 材料与方法  62-65
      3.1.2 结果与分析  65-66
  4 河豚清道夫受体的组织分布和细胞定位  66-74
    4.1 河豚清道夫受体的组织分布  66-69
      4.1.1 材料与方法  66-67
      4.1.2 结果与讨论  67-69
    4.2 河豚清道夫受体的亚细胞定位  69-74
      4.2.1 材料与方法  69-71
      4.2.2 结果与讨论  71-74
  5 河豚清道夫受体参与LPS的结合和吞噬  74-80
    5.1 河豚清道夫受体与LPS体外结合  74-76
      5.1.1 材料与方法  74
      5.1.2 结果与分析  74-75
      5.1.3 讨论  75-76
    5.2 河豚清道夫受体参与白细胞对LPS的内化和吞噬  76-80
      5.2.1 材料与方法  76-77
      5.2.2 结果与讨论  77-80
  6 河豚清道夫受体与LPS引起的细胞NF-KB信号途径之间的关系  80-86
    6.1 河豚清道夫受体不直接传递LPS引起的炎症信号  80-82
      6.1.1 材料与方法  80-81
      6.1.2 结果与讨论  81-82
    6.2 斑马鱼卵中河豚清道夫受体表达下调LPS引起的NF-κB变化  82-86
      6.2.1 材料与方法  82
      6.2.2 结果与分析  82-85
      6.2.3 讨论  85-86
  7 河豚清道夫受体结合TRAF2参与NF-KB活化的负调节  86-108
    7.1 河豚TRAF2分子克隆和分子特征分析  86-95
      7.1.1 材料与方法  86-87
      7.1.2 结果与分析  87-94
      7.1.3 讨论  94-95
    7.2 河豚清道夫受体和TRAF2分子互作  95-97
      7.2.1 材料与方法  95-96
      7.2.2 结果与分析  96-97
      7.2.3 讨论  97
    7.3 斑马鱼TNF-α的分子克隆和真核质粒构建  97-100
      7.3.1 材料与方法  97-98
      7.3.2 结果与讨论  98-100
    7.4 斑马鱼鱼卵中河豚清道夫受体表达下调TNF-α引起的NF-κB变化  100-106
      7.4.1 材料与方法  100-101
      7.4.2 结果与分析  101-106
    7.5 小结  106-108
  参考文献  108-109

相似论文

  1. 红笛鲷清道夫受体B型Ⅰ类和抗冻蛋白Ⅱ型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定量分析,S917.4
  2. β-防御素1基因在小鼠乳腺组织中表达的研究,S852.4
  3. 苏钟猪TLR4基因多态性及编码区C1027A功能分析,S828
  4. 核蛋白NDP52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6相互作用及临床意义的研究,R363
  5. 卷曲螺旋蛋白52与TRAF6及其家族成员相互作用对NF-κB通路的影响研究,R363
  6. 硒对饮水型氟中毒致脑损伤的干预分子机理研究,R599
  7.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脂多糖促进肺癌细胞增殖中的机制探讨,R734.2
  8.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F-κB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R587.1
  9. NF-κB与IL-6在大鼠极限门静脉结扎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R657.3
  10. 乳杆菌代谢产物RNA组分序列分析及对其部分生物学功能的研究,R378
  11. 糖康对糖尿病大鼠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5
  12. 影响粒单细胞系HL-60细胞功能的血糖水平的探讨,R587.1
  13. 低温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PPAR-γ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605.971
  14. NF-κB抑制剂PDT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非小细胞肺癌ASPP1、ASPP2表达的影响,R734.2
  15. NF-κB抑制剂PDTC与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NF-κB和ASPP2表达的影响,R734.2
  16. NF-κB信号通路在应力介导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781.4
  17. 重组白眉蝮蛇去整合素Adinbitor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R285.5
  18. NF-κB抑制剂PDTC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iASPP蛋白表达和JNK的影响,R734.2
  19. 丹星通络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TNF-α、NF-κB表达的影响,R285.5
  20. 神经节苷脂对神经细胞脂多糖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R96
  21. 雷公藤甲素对脂多糖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5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动物学 > 动物遗传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