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南京老城区残存山体植被特征研究

作 者: 程治国
导 师: 芦建国
学 校: 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关键词: 残存山体 城市植被 模糊聚类 物种多样性 种群动态
分类号: Q9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南京老城区内12座残存山体的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36个典型植物群落样地的调查,对老城区山体植被的植物区系、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及狮子山主要种群动态等植被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了解老城区山体植被的现状特点,预测植被群落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南京地带性城市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南京老城区残存山体植被典型群落样地共记录维管植物83科171属214种。其种类组成的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分析表明,老城区山体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占明显优势,温带成分相对较少,但温带分布的科属多数是老城区山体植被的主体成分。(2)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将36个群落样地划分为15个群落类型,分别是:八角枫林、朴树林、刺槐构树林、圆柏林、女贞黑松林、樟林、枫杨黄檀林、日本珊瑚树林、雪松林、乐昌含笑林、枫香树林、麻栎朴树林、桂花棕榈林、银杏林、锥栗林。其中属于刺槐构树林的样地达到16个,说明刺槐构树林为南京老城区残存山体主要的植被群落类型。(3)采用对不同的生长型分别进行测度的方法,分析比较南京老城区残存山体植被不同群落类型及不同山体之间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层间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除乔灌木的均匀度指数外,自然和半自然植物群落各生长型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人工植物群落。(4)采用大小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研究南京狮子山植物群落中八角枫、朴树和构树三个主要种群的种群结构和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八角枫种群为L型的增长型种群结构,种群密度最大,但由于入侵较晚且受其生活型的限制,尚无大径级的植株,其各龄级都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种群密度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朴树种群为明显的逆J字型的成熟稳定型种群结构,种群密度最小,幼体死亡率高,但第Ⅲ龄级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因此其大径级密度最大,种群密度先下降后上升。构树种群结构接近于L型,属于由增长型向稳定型过渡的类型,各龄级都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其种群密度及动态介于八角枫和朴树二者之间。

全文目录


致谢  3-4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前言  9-15
  1.1 立题缘起  9-1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2
    1.2.1 研究目的  11
    1.2.2 研究意义  11-12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5
    1.3.1 国外城市植被的研究进展  12
    1.3.2 国内城市植被的研究进展  12-15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24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15-17
    2.1.1 地理位置  15
    2.1.2 自然状况  15-17
  2.2 研究内容  17
  2.3 研究方法  17-24
    2.3.1 样地选择  17
    2.3.2 样地调查  17-20
    2.3.3 数据处理和分析  20-24
第三章 南京老城区残存山体植物区系特征  24-34
  3.1 种类组成的区系统计  24-26
    3.1.1 科的组成  24-26
    3.1.2 属的组成  26
  3.2 种类组成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26-33
    3.2.1 科的分布区类型  26-29
    3.2.2 属的分布区类型  29-33
  3.3 小结  33-34
第四章 南京老城区残存山体植被群落类型与物种多样性  34-62
  4.1 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  34-40
    4.1.1 数据标准化  34
    4.1.2 标定(建立模糊相似关系矩阵)  34-35
    4.1.3 建立模糊等价关系矩阵  35-39
    4.1.4 聚类(求动态聚类图)  39-40
  4.2 各类型植物群落特征  40-46
  4.3 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46-60
    4.3.1 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  49-55
    4.3.2 不同山体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55-60
  4.4 小结  60-62
第五章 南京狮子山植物群落主要种群动态  62-69
  5.1 植物群落组成  62
  5.2 主要种群动态  62-68
    5.2.1 主要种群大小级结构  63-65
    5.2.2 主要种群密度动态  65
    5.2.3 主要种群生命表  65-67
    5.2.4 主要种群存活曲线  67-68
  5.3 小结  68-69
第六章 南京老城区残存山体植被优化对策  69-73
  6.1 自然植物群落的优化对策  69-71
    6.1.1 群落现状  69-70
    6.1.2 优化目标  70
    6.1.3 具体措施  70-71
  6.2 人工植物群落的优化对策  71-73
    6.2.1 群落现状  71
    6.2.2 优化目标  71
    6.2.3 具体措施  71-73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3-75
  7.1 主要结论  73-74
  7.2 研究展望  74-75
参考文献  75-80
附录  80-87
摘要  87-89
Abstract  89-90

相似论文

  1.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2. 南京明城墙垂直墙体上维管植物多样性及传播机制研究,Q948.1
  3. 中条山麻栎群落数量生态研究,Q948
  4. 晋、陕、宁、蒙锦鸡儿群落生态特征研究,Q948
  5. 煤矿开采区植被退化定量监测与评价,Q948
  6. 山西果园杂草数量生态与管理策略研究,S451
  7. 旅游对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的影响,S759.9
  8. 演化聚类算法及其应用研究,TP311.13
  9. 基于多因素模糊聚类的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研究,TD745
  10. 松嫩平原退化放牧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关系,S812
  11. Biological Studies on Two Stored Product Mites and Their Control by Amblyseius Swirskii,S436.46
  12. 基于半监督模糊聚类的入侵防御技术研究,TP393.08
  13. 松嫩平原割草地与放牧地围封后的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S812
  14. 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及其应用,O159
  15. 国企员工激励问题研究,F272.92
  16. 电力系统电压无功控制方法研究,TM761.1
  17. 南平林分物种多样性分析评价研究,S718.5
  18. 停车诱导在智能移动终端上的设计与实现,TN929.53
  19. 中医儿童性早熟智能诊断算法研究,R272
  20. 红茶菌ZJU1产胞外多糖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发酵液的应用研究,TS275
  21. 基于图像特征的空间目标识别方法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