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江苏省野生高等动植物生物多样性评价及其保育

作 者: 王志伟
导 师: 赵言文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评价 指标体系 保育 江苏省
分类号: Q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江苏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由于良好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形成了众多不同的生态环境,使江苏省生物多样性具有其独特之处。为保护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进行本次生物多样性评价。近年来,由于人口暴涨,对土地要求迫切,很多农用地被开发成建设用地,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因素导致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遭到严重破坏,更有一些濒危物种濒于灭绝,因此,进行生物多样性的评价与保育工作刻不容缓。本研究采用国家环保部推荐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方法,选择物种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植被垂直层谱完整性、物种特有性和外来入侵种为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对江苏省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1)植物区系间以宜溧低山丘陵区的植物种类较丰富;动物区系间以江北平原丘陵区的动物种类较丰富;全省13个地级市以无锡生物多样性状况较好,生态系统较稳定。(2)在江苏范围内,县域单元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明显。以宜兴等30个县(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数(BI)较高,其余各县(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数(BI)较低。(3)在全国范围内,江苏省生物多样性指数普遍偏低。南京市区、浦口、江宁、六合、宜兴、苏州市区、句容7个县(区)生物多样性多样性指数(BI)介于30与40之间,其余各县(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数(BI)均小于30。(4)生物多样性保育应从健立健全生物多样性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实现社区共管、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和监测网络,加大资金投入,并要做好积极应对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的准备。论文对江苏省各县(区)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植物多样性与动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分析,尚属首次,同时对植物、动物濒危程度进行全面分析也是第一次。所有这些研究成果都是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与行动计划之需要,也为江苏省的各级政府制定科学可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8-9
ABSTRACT  9-11
1 引言  11-25
  1.1 研究背景  11-13
  1.2 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概念与内涵  13-16
    1.2.1 生物多样性评价的定义  13-14
    1.2.2 生物多样性评价的范畴  14-15
    1.2.3 生物多样性评价的基本步骤  15-16
  1.3 生物多样性评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6-19
    1.3.1 重要性  16-18
    1.3.2 必要性  18-19
  1.4 研究进展  19-23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9-20
    1.4.2 国内研究进展  20-23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  23-25
2 研究区概况  25-35
  2.1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特征  25
  2.2 动植物地理区划  25-29
    2.2.1 动物地理区划  25-27
    2.2.2 植物地理区划  27-29
  2.3 生物多样性保育现状  29-30
    2.3.1 认真贯彻国家政策  29
    2.3.2 生物多样性资源独特  29-30
    2.3.3 公民认识逐步提高  30
  2.4 自然保护区概况  30-32
  2.5 社会经济概况  32-35
3 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  35-41
  3.1 生物多样性评价模型  35
  3.2 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  35-38
    3.2.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35-37
    3.2.2 评价指标遴选的原则  37
    3.2.3 评价指标涵义  37-38
  3.4 生物多样性指数与评价分级  38-41
    3.4.1 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  38
    3.4.2 各评价指标权重  38-39
    3.4.3 生物多样性指数(BI)计算方法  39
    3.4.4 生物多样性状况的分级  39-41
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1-55
  4.1 地理区系生物多样性指标  41-44
    4.1.1 植物区系生物多样性指标  41-42
    4.1.2 动物区系生物多样性指标  42-44
  4.2 各地级市生物多样性指标  44-47
  4.3 各县(区)生物多样性指标  47-52
    4.3.1 物种丰富度  47-48
    4.3.2 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  48-49
    4.3.3 植被垂直层谱完整性  49-50
    4.3.4 物种特有性  50-51
    4.3.5 外来物种入侵度  51-52
  4.4 生物多样性指数  52-55
    4.4.1 江苏省内各县(区)之间对比评价结果  52-53
    4.4.2 江苏省各县(区)与国内其他省份生物多样性比较  53-55
5 生物多样性保育  55-59
  5.1 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55-56
    5.1.1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  55
    5.1.2 受威胁原因  55-56
  5.2 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对策建议  56-59
    5.2.1 完善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制度  56-57
    5.2.2 加强生态宣传教育,实现社区共管  57
    5.2.3 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测网络  57
    5.2.4 加大资金投入  57
    5.2.5 积极应对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  57-58
    5.2.6 积极应对不断出现的自然灾害  58-59
6 结论与展望  59-63
  6.1 结论  59-60
  6.2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60
  6.3 展望  60-63
参考文献  63-67
附录  67-77
致谢  77-7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9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4.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5.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6.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7.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8.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9.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0.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1.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2. 基于GIS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区研究,X321
  13.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4.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15.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6.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17.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18. 不同类型稻田非作物生境的节肢动物多样性,S435.112
  19.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20.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21. 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词汇复用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G633.41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普通生物学 > 保护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