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北美一球悬铃木无性系选育及其体胚发生等快繁技术研究

作 者: 蔡晓明
导 师: 施季森
学 校: 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遗传学
关键词: 北美一球悬铃木 无性系选育 生根性状 生长性状 耐盐性 耐旱性 组织培养 体胚发生
分类号: S792.9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76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以50个无性系为材料,对各无性系的扦插生根特性、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耐盐性耐旱性及进一步评选出的部分优良无性系的组培特性、体细胞胚胎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这些无性系来源于1999年引进的47个北美一球悬铃木种源-家系联合试验林。8年生时,按优良种源选择、优良家系选择和优良单株选择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并繁殖成无性系。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供试的50个无性系间在扦插成活率、扦插生根时间、生根根数、根系总长度等性状上,无论是在盆插还是圃地扦插条件下,均达到极显著(P<0.01)差异水平。2、无性系间三年生的树高、地径、体积等性状同样达到极显著(P<0.01)差异水平。表明在种源选择和家系选择基础上选择出的50个无性系之间可以进一步筛选出更为速生的无性系。3、对进一步筛选的无性系进行耐盐性和耐旱性试验表明,在盐胁迫过程中叶片的POD、CAT、SOD酶活性及甜菜碱、糖醇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5倍、2.75倍、2.45倍、9.52倍、1.92倍;无性系盆栽水分胁迫过程中光合特性A值、Gs值、Tr值均出现下降趋势,Ci则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无性系荧光参数Fv/Fm、△F/Fm与qP均降低,qN呈上升趋势;无性系叶片中ABA、IAA、ZR、GA四种内源激素只有GA呈下降趋势,ABA、IAA、ZR呈区间波动态势,表明植物激素在水分胁迫中具有复杂的表现形式。4、综合北美一球悬铃木50个无性系苗期生根性状、生长性状、耐盐性、耐旱性表现,进一步筛选出各项表现均优良的八个无性系,分别是SJ8、NY44、SJ36、DY36、ZJ29、DY10、SX1和SX36,可将它们作为优良无性系品种进行中试推广。5、对上述选出的北美一球悬铃木无性系进行组织培养试验表明:芽的增殖以MS基本培养基附加NAA0.1mg/L、6-BA0.5mg/L、KT0.3mg/L效果最佳。外植体茎段在1/2MS培养基上可直接诱导生根,以附加NAA0.02 mg/L、6-BA0.1mg/L、KT0.05 mg/L、IBA1 .0 mg/L效果最佳;再生芽诱导生根以附加6-BA0.1 mg/L、IBA1.0 mg/L效果最佳。6、通过对北美一球悬铃木叶片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发现以自新稍顶端往下第2~3位的叶为材料,暗培养条件下,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继代、体细胞胚胎诱导和体胚发育的最佳培养配方分别为:MS基本培养基,蔗糖30g/L,琼脂6g/L,pH值5.7,附加NAA0.2mg/L、IBA 0.3 mg/L、6-BA0.3mg/L;MS基本培养基,蔗糖40g/L,琼脂6g/L,pH值5.7,附加IAA0.1mg/L、6-BA0.3 mg/L,添加有机物TC 4 mg/L;MS基本培养基,蔗糖40g/L,琼脂6g/L,pH值5.7,附加激素配比组合C,添加有机物TC 4 mg/L、水解酪蛋白400 mg/L;MS基本培养基,蔗糖40g/L,琼脂6g/L,pH值5.7,附加ABA 3~6 mg/L,添加有机物TC 4 mg/L。

全文目录


致谢  3-4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文献综述  10-34
  1.1 国内外林木无性系选育研究现状  10-17
  1.2 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现状  17-22
  1.3 悬铃木树种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22-27
  1.4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选育研究背景  27-34
2 北美—球悬铃木种源-家系试验研究  34-43
  2.1 材料与方法  35
  2.2 结果与分析  35-41
  2.3 讨论  41-42
  2.4 小结  42-43
3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生根特性遗传变异研究  43-52
  3.1 材料与方法  43-44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49
  3.3 讨论  49-51
  3.4 小结  51-52
4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52-66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53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60
  4.3 优良无性系评选  60-64
  4.4 讨论  64-65
  4.5 小结  65-66
5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耐盐性遗传变异研究  66-73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6-69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9-72
  5.3 讨论  72
  5.4 小结  72-73
6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耐旱性遗传变异研究  73-88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73-74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74-85
  6.3 无性系耐旱性分类  85-86
  6.4 讨论  86-87
  6.5 小结  87-88
7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组培特性研究  88-96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88-89
  7.2 试验结果与分析  89-93
  7.3 移苗  93-94
  7.4 讨论  94-95
  7.5 小结  95-96
8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叶片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  96-124
  8.1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的建立  96-105
  8.2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叶片愈伤组织的继代  105-110
  8.3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叶片体细胞胚胎诱导  110-116
  8.4 体细胞胚的发育与成熟  116-121
  8.5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叶片诱导生根  121-122
  8.6 小结  122-124
9 结论与讨论  124-137
  9.1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扦插生根性状遗传变异  124-125
  9.2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  125-127
  9.3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抗逆性遗传变异  127-129
  9.4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品种初步筛选  129-132
  9.5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组织培养特性  132-133
  9.6 北美—球悬铃木无性系叶片体细胞胚胎发生  133-137
参考文献  137-148
详细摘要  148-150

相似论文

  1. 光调控对花烛组织培养及试管苗光合特性的影响,S682.14
  2. 能源植物绿玉树快速繁殖研究,Q949.93
  3. 蝴蝶兰新品种‘恒巨双龙’花梗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S682.31
  4. 超表达OsSsr1基因烟草的获得及其抗逆性分析,S572
  5. 转TPSP基因小麦的耐旱相关特性分析,S512.1
  6. 大豆异黄酮浸种对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幼苗盐害的缓解效应及其机理,S565.1
  7. 小麦幼苗生长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S512.1
  8. 国庆小菊观赏性和耐旱、涝性的综合评价,S682.11
  9. 豆梨组织培养过程中玻璃化形成机制及其恢复技术研究,S661.2
  10. 高效节能组培系统的研发及在园林植物组培中的应用,S688
  11. 大豆花叶病毒保存方法及安徽省大豆主产区SMV株系动态变化的研究,S435.651
  12. 转OsDUF500基因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及转OsWRKY30基因烟草的耐旱性分析,S511
  13. 高丛蓝莓组培体系及种子萌发率的建模研究,S663.9
  14. 钙提高西瓜植株耐盐性的生理机制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S651
  15. 光环境调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Q945
  16. 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及其杂交后代苗期耐盐性与NHX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S565.1
  17. 荷花液泡膜型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NnNHX1的克隆及转基因烟草耐盐性的初步分析,S682.32
  18. 滨梅繁殖技术初步研究,S685.99
  19. 蒙古栎促根育苗技术及其对苗木耐旱性的影响,S792.186
  20. 辽东栎合子胚的离体培养,S792.189
  21. 低能N~+离子注入诱变的凤仙花突变体组织培养及其诱变机制分析,S68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树种 > 阔叶乔木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