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部乡村生土民居再生设计研究
作 者: 谭良斌
导 师: 刘加平
学 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西部乡村 生土民居 再生设计 功能适应性 适宜技术 示范工程
分类号: TU241.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384次
引 用: 2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在我国西部的很多乡村地区,生土民居仍然作为主要的建筑形式大量存在并被使用着。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浪潮冲击下,这些生土民居正面临着一场重要的更新换代。一方面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原来的居住空间再也不能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居民们也希望住上宽敞舒适的房屋,传统生土民居虽然冬暖夏凉,但由于居民认识水平的限制,他们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生土房屋也存在着很多无法克服的弊端;但另一方面,毕竟他们的经济能力还是有限的,如果照搬城市住宅的一套,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大部分人都难以承受,而且会对国家的能源消耗和西部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地势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民族众多,有着丰富多彩的生土民居文化,这些都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当前由于生土民居本身的发展和外界条件变化的脱节,如果任其自由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很多不伦不类、不适应当前和今后发展要求的“异变形态”,同时这种形态对民居文化整体来讲也是一种破坏。所以,从多个方面来看,西部乡村生土民居都有其发展和更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作为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西部乡村生土民居再生设计研究”的子课题之一,在生土材料和生土围护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生土围护结构室内热湿环境模拟以及生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等研究都已经比较成熟的基础上来探讨如何通过设计研究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使西部乡村生土民居走上现代化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首先,论文从分析西部乡村生土民居的现状开始,引用马斯洛人的需求层级理论对西部乡村生土民居发展演变机理进行剖析,探索了蕴涵在生土民居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内在规律,揭示了当前西部乡村生土民居现代化更新的本质,指出现有民居中不适应现代生活要求的不足之处和影响生土民居更新的有效因素的利害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乡村生土民居的地域适应性和功能空间的适应性进行探讨,单体生土建筑空间和聚落模式不仅能满足目前人们的生活需要,还要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提出西部乡村生土民居和聚落的未来发展模式,对生土民居的发展起引导作用。其次,论文根据我国西部气候比较复杂的特点,在传统气候分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气象要素归类法”,利用四个主要气候参数(温度、相对湿度、风和太阳辐射)对西部典型生土民居进行气候归类,然后针对典型区域提出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在新民居的设计中加以继承和发展,同时西部生土民居的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根据地区特点选择不同的适宜技术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节水技术、环境保护改善技术以及功能和生活质量提升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化整合设计,做到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完善乡村生土民居的室内外环境设计。最后,论文以典型的研究案例——国家建设部重点示范工程云南楚雄州永仁县异地扶贫搬迁项目为例,对搬迁前后居住环境的初期调研、测试分析,到整个新迁村落的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一直到最后示范工程的建成以及技术的逐步完善。房屋建成后的主观反映和测试评价表明新生土民居的室内外环境质量确实得到了改善,并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应,得到了住户的一致好评;验证了乡村生土民居有机再生理论的正确性,并证明了生土民居在西部乡村地区是有着发展的广阔前景的,它的现代化更新也是切实可行的。以上研究表明,西部乡村生土民居有继承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在乡村生土民居的现代化更新过程中,建筑师的积极参与是非常必要的。对乡村生土民居的关注应从其发展演变的内在本质和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出发,结合当地气候、地形、人文、经济和社会等条件,通过对生土民居功能空间的再设计和适宜技术的有机融合,正确引导广大乡村居民改善居住环境质量,保护自然生态。在国家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我们呼吁每个建筑师来关注西部、关注农村,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是值得每个特别是西部的建筑师深思的问题。
|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第一章 绪论 11-30 1.1 生土民居研究的必要性 11-21 1.1.1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1-14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探索 14-21 1.2 中国西部环境的特殊性 21-24 1.2.1 自然环境条件特点:差──人与自然矛盾突出 22 1.2.2 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穷──城乡差别矛盾日显突出 22-23 1.2.3 “生态贫困”问题突出 23-24 1.3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24-27 1.3.1 批判的地域主义的理论 24-25 1.3.2 哈桑·法赛的居民积极参与的实践理论 25 1.3.3 经济适宜性理论 25-26 1.3.4 技术适宜性理论 26 1.3.5 马斯洛人的需求层级理论 26-27 1.4 研究方法 27 1.4.1 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相结合 27 1.4.2 以点带面的研究方法 27 1.4.3 动态与静态研究相结合 27 1.4.4 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27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7-28 1.5.1 研究的基础 27-28 1.5.2 研究内容的界定 28 1.6 论文框架 28-29 1.7 课题来源 29-30 第二章 西部地区乡村生土民居现状分析 30-55 2.1 西部乡村生土民居的存在条件 30-34 2.1.1 自然条件 30-33 2.1.2 社会经济条件 33-34 2.2 西部地区现有生土民居特点 34-36 2.2.1 覆盖面广 34 2.2.2 形式多样 34-36 2.3 西部地区生土民居形态分析 36-50 2.3.1 聚落形态 36-38 2.3.2 生土民居形态分析 38-40 2.3.3 结构形式 40-45 2.3.4 构造形式 45-47 2.3.5 物理环境特征 47-50 2.4 西部乡村生土民居存在的问题 50-53 2.4.1 既有生土民居质量差 50-51 2.4.2 新建筑盲目模仿城市住宅 51-52 2.4.3 生态移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52-53 2.5 西部乡村生土民居现状总结 53-55 第三章 西部生土民居建筑更新的动因剖析 55-100 3.1 生土民居聚落的演变 55-59 3.1.1 生土聚落的形成分类 56-57 3.1.2 生土聚落的形成机理 57-59 3.2 生土民居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 59-61 3.3 西部生土民居演变与发展的动因要素分析 61-95 3.3.1 人的居住需求 61-63 3.3.2 外部动因影响要素分析 63-90 3.3.3 内部动因影响要素分析 90-95 3.4 西部生土民居更新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95-100 第四章 西部乡村生土民居的自然适应性研究 100-130 4.1 生土民居的地域适应性 101-116 4.1.1 气候适应性 102-107 4.1.2 地形适应性 107-109 4.1.3 围护材料的适应性与构筑 109-116 4.2 生土民居的功能空间适应性研究 116-124 4.2.1 生土民居的建造类型分析 117-118 4.2.2 生土民居的功能空间分析 118-120 4.2.3 西部典型生土民居的功能适应分析 120-124 4.3 现代聚落发展模式探讨──生土民居的“有机生长” 124-128 4.3.1 西部乡村生土聚落的空间序列 126-127 4.3.2 “有机生长”的拓展 127-128 4.4 西部典型生土民居未来发展模式探讨 128-130 第五章 西部生土民居建筑再生技术的有机融合 130-160 5.1 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 131-143 5.1.1 典型生土民居气候归类 131-133 5.1.2 典型生土民居被动式设计策略 133-143 5.2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143-153 5.2.1 太阳能利用技术原则 144-149 5.2.2 风能利用 149-152 5.2.3 生物质能源利用 152-153 5.3 节水技术 153-156 5.3.1 收集并利用雨水 154 5.3.2 合理的污水处理系统 154-156 5.3.3 水的再生利用 156 5.4 环境保护改善技术 156-157 5.4.1 旱厕处理技术 156-157 5.4.2 垃圾集中处理 157 5.5 功能进步与生活质量提升 157-158 5.5.1 人畜分处 157-158 5.5.2 自来水 158 5.5.3 洗浴间 158 5.6 乡村生土民居再生技术的有机融合 158-160 第六章 西部乡村生土民居再生设计探索 160-193 6.1 云南楚雄州生土民居现状 160-175 6.1.1 背景条件 160-163 6.1.2 聚落形态 163-164 6.1.3 单体建筑 164-166 6.1.4 物理环境 166-174 6.1.5 存在问题 174-175 6.2 楚雄彝族生土民居更新的动因与意义 175-177 6.2.1 自然条件 175-176 6.2.2 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176-177 6.2.3 改善山区生态贫困 177 6.2.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要求 177 6.3 云南楚雄生土民居再生建筑设计 177-183 6.3.1 新聚落模式 178-179 6.3.2 单体建筑设计 179-183 6.4 楚雄彝族生土民居适宜技术设计 183-184 6.4.1 新能源的利用 183-184 6.4.2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184 6.5 长江上游绿色生土民居示范房创建 184-190 6.5.1 建筑空间与环境 184-187 6.5.2 能源与适宜技术 187-190 6.6 示范工程的效果与意义 190-193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93-196 参考文献 196-205 图表来源索引 205-212 致谢 212-213 附录一 213-215 附录二 215-218
|
相似论文
- 基于事件视角的历史建筑再生研究,TU984.114
- 基于区域性路网的联网ETC建设研究,U495
- 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研究及应用,TM63
- 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应用研究,TU832.17
- 河口前置库系统净化入滇池河水示范工程研究,X52
- 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研究,TU-0
- 豫西陕县地坑窑居的适宜性保护与更新,TU-87
- 新疆阿以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P49
- 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绩效研究,F426.4;F224
- 嵊州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证分析,F323.3
- 生态村社的适宜技术策略,TU982.29
- 生态文明时代传统徽派民居的现代演绎,TU241.5
-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界面的生态性研究,TU201.5
- 皖南“生态”型民居适宜技术研究,TU241.5
- 基于神经网络的节水灌溉适宜技术优选模型研究及系统开发,S274.1
-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TU201.5
- 医护人员对分级护理制度的认知及实施评价,R47
- 从废弃垃圾堆放场到城市公园的景观改造研究,TU986.5
- 北京市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推广效果的调查研究,R197.1
- 45项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综合评价,R197.1
- 重庆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长效投入机制研究,R197.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 > 民用建筑 > 居住建筑 > 传统住宅(民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