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

作 者: 刘静
导 师: 李建宁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 后现代思潮 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9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后现代思潮,80年代传入我国,90年代兴盛后,广泛渗入到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后现代思潮对权威的解构、责任的消解、理想的放逐以及多元主义所带来的传统价值标准的失效,导致部分大学生政治观模糊、理想失落、价值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异化、民族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缺失,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正视后现代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冲击,辨识后现代思潮的意识形态批判,巩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祛除后现代思潮放逐理想之弊,坚定大学生的共同理想信念,走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后现代困境,凝聚精神力量,摒弃后现代思潮的道德相对论,在大学生中树立起道德新坐标。后现代主义自身蕴含的创新精神、宽容精神以及批判与反思精神,在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唤醒权利意识,激发价值觉醒,鼓励他们挣脱传统权威的束缚、开拓进取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问题的新视角。尤其是后现代积极的教育思想,运用得当将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据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后现代主义的积极因素,坚决遏制其消极影响,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转变教育途径,使其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服务。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8
前言  8-12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8-9
  二、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点  9-10
  三、论文的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  10-12
第一章 后现代思潮在我国大学生中的传播及影响  12-25
  一、后现代思潮概述  12-18
  二、后现代思潮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及影响  18-25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迫切性  25-35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25-28
  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迫切性  28-35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思考  35-51
  一、教育理念由"统一"向"引领"转变  35-38
  二、教育内容由封闭的静态权威向开放的兼容并蓄转变  38-42
  二、教育方式由权威灌输向平等对话转变  42-46
  四、教育途径由理论说教向回归生活转变  46-51
参考文献  51-58
致谢  58-6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0-61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1

相似论文

  1. 大型汽轮机转子动平衡测控系统研制,TH877
  2.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3.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4.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5.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6.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G633.6
  7. 调整云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策略研究,G649.2
  8.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9. 文山师专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探究,G658
  10.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1.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12. 尼日利亚女子基础教育问题研究,G543.7
  13. 巴西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研究,G577.7
  14.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15. 基于“童谣体验”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G621
  16. 西安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习现状及对策研究,G807.4
  17.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34
  18. 动态教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G434
  19.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研究,G652.4
  20. 沈阳市初中地理生本课堂现状调查研究,G633.55
  21. 连山山区中学如何开展海洋教育的研究,G632.0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