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

作 者: 李建军
导 师: 项楚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关键词: 《春秋》学 宋型文化 民族意识 道德精神 创造精神 会通精神
分类号: K24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852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话语,《春秋》学乃是经学里淑世功能最强的显学,而宋代《春秋》学又是《春秋》学史上大放异彩的华章。因此,要探讨中国经学对传统社会的浸润渗透,以宋代《春秋》学为切入点无疑可以执一驭万。另一方面,由李唐到赵宋,政治上由贵族制转为威权制,经济上由领主制、部曲制转为地主制、佃户制,国是国策上由地方放权、尚武重兵转为中央集权、崇文优士,国势国运上由强大昌盛转为萎弱低迷,这种巨变虽然还够不上社会形态的转变,但却足以导致文化范型的转换。实际上,李唐王朝孕育的驳杂纳异的唐型文化,经过中唐以来的量变,到了赵宋之世,已经质变为一种精纯的民族本位文化——宋型文化。宋型文化是华夏文明史上完全成熟的文化范型,以此作为文化语境来探讨《春秋》学与其它文化层面(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等)的关系,无疑将会使这种分析更有典型性。简言之,以宋代《春秋》学来管窥中国经学,以宋型文化来锥指华夏文化,以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的关系来蠡测中国经学与华夏文化的联结。宏观的思考需要微观实证的支撑。本文探讨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的关系,拟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来展开分析。论文首先疏理宋型文化背景下宋代《春秋》学的发展历程,并将其划分为创发新义期(北宋前期、中期)、借经淑世期(北宋后期、南宋初年)、经史交融期(南宋前期、中期)、归结守成期(南宋后期、晚期)四个阶段。北宋前期、中期,随着儒学复兴运动和经学革新浪潮的滚滚而至,宋儒逐渐跳出汉唐训诂之学的窠臼,开创出一种新的学术范型——义理之学。本期的《春秋》学者或会通三传以出新,或舍弃传注以立异,目的均在于呼应时代以创发新义。两宋之际,靖康之耻创巨痛深,民族危机于斯为最,儒生们牵合时政诠释《春秋》,阐扬尊王攘夷的微言大义,发出抗金复国的时代强音,谱写出中古士人借经淑世的壮美篇章。南宋前期到中期,理学逐渐成型,史学非常兴盛,受到这种时代风习的裹挟,本期《春秋》学研究注重经史交融、事(史学)义(理学)汇通。南宋后期、晚期,国势衰微,圣学(理学)作为匡世之学被抬进庙堂受人顶礼膜拜。本期的《春秋》学如同尊居庙堂而渐趋僵化的圣学一样,逐渐丧失了理宗朝以前那种不断出新、屡有创获的青壮年代的发展势头,走向了以归结守成为主要特征的老年时代。本文在对宋代《春秋》学进行历时性考察之后,将焦点集中到共时性层面,着力探讨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背景下的政治、理学、文学、史学的相互关系。宋代《春秋》学与政治,乃是一种相互吸纳的互动关系。它首先表现为政治影响《春秋》学从而导致《春秋》经传的政治解读。两宋《春秋》学者,非常注重通经致用,他们解经大多立足于社会诉求,着眼于政治需要,孙复和胡安国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孙复呼应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新声,发现《春秋》字字涵蕴尊王大义,撰成《春秋尊王发微》力挺王权,宣扬君位至尊、君权至专、君命必遵、君威必扬,将《春秋》经学的旧瓶装上尊王的时代新酒。胡安国立足于南宋抗金复国的时代诉求,察觉《春秋》处处饱含攘夷微旨、复仇深意,撰成《胡氏春秋传》倡言勤政自强、攘夷复仇,将《春秋》阐释成了一部南宋君臣的政治教科书。宋代《春秋》学既受到政治的深刻影响,又反过来浸润渗透宋代的政治生活。宋人以《春秋》议礼、断事、决狱,用《春秋》尊王黜奸、倡言复仇、说解灾异,甚至藉《春秋》进行政争,将《春秋》的政治社会功能演绎得精彩纷呈。尤可注意的是,赵宋之时,经师们极力阐扬的《春秋》攘夷大义,与现实政治的御侮需求桴鼓相应,共同激发起了宋人强烈的民族本位意识。宋人带着这种民族本位意识,既攘斥地域意义上的夷狄(周边异族政权),又攘斥文化意义上的夷狄(佛老思想),最终建构起一种有别于驳杂纳异之唐型文化的民族本位文化——宋型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宋型文化的民族意识正是在宋代《春秋》学与政治的相互吸纳中被激扬起来的。宋代《春秋》学与理学,也是一种彼此融汇的双向会通。它首先表现为理学影响《春秋》学从而导致《春秋》经传的理学阐发。二程的《春秋》学,不管是以理学视角观《春秋》、以伦理维度解《春秋》,还是以天人应合论《春秋》,都是着眼于天理人欲之辨,具有鲜明的理学色彩。胡安国《春秋传》既以天理人欲之辨统摄《春秋》大义,复以伦理纲常之谨解析《春秋》微言,流露出其渊深的理学涵蕴。张洽《春秋集注》一方面注意阐发“生人之大伦”,另一方面揭橥“天理虽灭而不亡”,也彰显出其醇厚的理学质素。罗从彦的《春秋指归》、蔡沆的《春秋五论》等《春秋》学著述,或反求诸心体悟《春秋》,或发明天命人心之懿,都洋溢着浓厚的理学气息。总之,《春秋》学受到理学的深刻影响当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受到理学浸染的《春秋》学又反过来推动了理学的深入发展,这种推动主要体现在《春秋》的伦理纲常被宋儒用理学武装后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共识。事实上,此时的《春秋》已经被阐释成了整个社会的伦理教科书,士子以《春秋》大法砥砺士节,世人用《春秋》宏义涵育世风。宋代《春秋》学对士节世风的砥砺涵育,从伦理纲常维度落实了理学的道德践履诉求,扩大了理学的社会影响,促进了理学的深入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宋代理学既沾溉着《春秋》学,又反过来得益于《春秋》学。宋代《春秋》学与理学的彼此融汇,强化了整个社会尊尚伦理的风习,涵育出宋型文化的道德精神。我们可以说,宋代《春秋》学与理学的彼此融汇,构成了一种合力,共同催生着宋型文化“重伦理,尚德行”的道德精神。宋代《春秋》学与文学,也有一种交互渗透的征迹。它首先表现在宋代的文学观念、宋人的文学意识对《春秋》学研究的渗透。欧阳修诠释《春秋》,摈弃三传迂说,注重以人情事理解经,虽然结论未必都可靠,但欧公断以人情事理的解经路数,无疑给沉寂的《春秋》学研究吹来了一股清馨的文学新风。吕祖谦、苏东坡等解读《左传》,眼光独到,他们发现《左传》不仅是经学名著,更是文学力作,该书在写人纪事、行文用语以及酿造意蕴上都有过人之处。他们的解读使上千年的《左传》学研究,第一次焕发出迷人的文学异彩。宋代文学对《春秋》学的影响不仅体现为《春秋》经传意蕴的文学解读,也体现为《春秋》经传素材的文学著述。吕祖谦的《左氏博议》乃是以《春秋》经传为素材的史论散文集,该书将经学体制、理学底蕴和文学异彩汇为一炉,熔铸成《左传》学史上的旷世杰作。如果说宋代文学对《春秋》学的影响还隐微不彰,那么宋代《春秋》学对文学的影响却是有目共睹。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春秋》义法对宋代诗学批评的渗透。杨万里、张戒等宋代诗家会通诗学与《春秋》,发现二者不但社会功用相通,而且纪事之妙相类,于是吸纳《春秋》义法以论诗。他们既融汇《春秋》的“义”以凸显诗的社会功用,又借鉴《春秋》的“法”以强调诗的艺术特质,从而在江西诗派风靡一时、理学家诗论影响日增的时代,起到了一定的补偏救弊的作用。宋代《春秋》学对文学的影响还体现在《春秋》义法对宋代散文创作的浸润上。尹洙、欧阳修崇尚《春秋》“简而有法”的审美意蕴,涵化《春秋》义法进行古文写作,尹文以古峭劲洁之风一扫西昆浮靡,欧文以深婉谨约之蕴获誉“六一风神”。总之,《春秋》义法对宋代文学的浸润渗透历历在目,斑斑可见。文学作为宋代文化(艺术)中最为繁荣的一门,《春秋》学作为宋代学术(经学)中最为显达的一脉,二者交互渗透,《春秋》学借镜文学的视角(人情物理),文学涵化《春秋》学的结晶(《春秋》义法)。《春秋》学与文学交互渗透,互利互惠,《春秋》学具有了文学的慧眼,而文学灌注了《春秋》学的精神,于是《春秋》学著述焕发出文学异彩,而诗学批评、散文创作又流淌着《春秋》经学的血液。实际上,宋代《春秋》学与文学的这种交互渗透,正是宋人创造精神的体现。宋人为了超越唐人,非常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通,爱作“出位之思”,也非常注重整合各种学术资源,断以“自得”、“独见”。宋人的这种风习其实就是一种融会贯通、自出机杼的创造精神。宋学能自成体系、取代汉学,宋诗能新交唐诗、代雄唐诗,宋文能扬弃唐文、超越唐文,靠的就是这种创造精神。其实,大而言之,宋人也就是靠着这种创造精神,托起了一个与唐型文化大异其趣的崭新文化范型——宋型文化。我们可以说,宋代《春秋》学与文学的交互渗透既是宋型文化创造精神的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磨砺了这种创造精神。宋代《春秋》学与史学,更有一种双向会通的大势。这种大势首先表现为宋代《春秋》学研究的史学化取向。这种史学化取向一方面表现为史学视角下的《春秋》经传改编,其实,不管是将原来的编年体转换为纪传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类书体,还是将经传的各种内容改编为图、谱、表,都已经是一种颇具史学意义的工作。《春秋》经学的史学化不仅表现为《春秋》经传体例的史学改编,而且表现为《春秋》经传意蕴的史学解读。吕祖谦研究《左传》,提倡“阅读史籍用史眼”,擅长“品人评事发史论”,亦好“考索典制据史实”,冀图“借古鉴今寓史识”,完整地彰显了其观史、论史、考史、鉴史的史学研究维度,同时,《左传》的史学意蕴也在其抉隐发微之下一览无余。宋代《春秋》学与史学的双向会通既表现为以史治经,即《春秋》经学的史学化,又凸显为融经于史,即史学的《春秋》经学化。甚至就连宋代的国史、实录,也有《春秋》义法的深深烙印。纵观涵化《春秋》义法的宋代史籍,尹洙《五代春秋》简而有法,颇得《春秋》神韵,可以说是宋人以《春秋》义法修史的先河之浪。欧阳修《新唐书》尤其是《新五代史》在撰修义例上借镜《春秋》书法,在撰修旨趣上涵化《春秋》大义,二书特别是后者可以说是义法史学之杰作,经史会通之范例。孙甫《唐史记》、《唐史论断》,既师《春秋》之意谨戒劝之道,又学《春秋》之法正统而黜僭;范祖禹《唐鉴》先取《春秋》之义黜篡国窃位,复承《春秋》之绪严夷夏之辨;司马光《资治通鉴》编撰上承继《春秋》经世之旨,旨趣上师法《春秋》谨戒名分,笔法上颇得《春秋》直书之法;胡寅《读史管见》既用《春秋》经旨惩恶劝善振纲常,复明《春秋》大义攘斥夷狄保中国;这些史籍都受到《春秋》义法的浸染,显示出宋人融经于史的前赴后继,代代相承。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论辨正统则承继《春秋》微旨,褒善贬恶则取法《春秋》义例,可以说是宋人融经于史的巅峰之作。概言之,宋人以《春秋》义法著史,使得宋代史学在形式(撰修义例)和内容(史笔主旨)上都流淌着《春秋》经学的血液。宋代史学对《春秋》经学的浸润导致了《春秋》经学的史学化,这是融史于经,而《春秋》义法对宋代史学的渗透又导致了史学的《春秋》经学化,这是融经于史。宋人既融史于经,又融经于史,史学与《春秋》经学的这种交互渗透,成就了宋代经史会通的盛事。其实,宋代的这种经史交融,正是宋型文化会通精神之绝佳体现。宋人治学,不似前之汉人、后之清人那样讲究门户、注重专深,而是崇尚和合、务求广博,司马光提出兼容,秦少游强调集成,郑樵力倡会通古今之学,朱熹发明理一分殊之旨,皆是宋型文化会通精神之闪光。经学和史学,在中国传统学术分类中,位居甲乙,皆为显学。宋人发扬会通精神,将这两种显学兼容和合,让史学吸取经学中的义理,使经学采撷史学中的事为,于是经史相互依存,共同担负起宗法传统社会体用之学的重任。宋代《春秋》学和政治的相互吸纳激扬起宋型文化的民族意识,而《春秋》学和理学的彼此融汇又涵育出宋型文化的道德精神。同时,宋代《春秋》学与文学的交互渗透、与史学的双向会通又是宋型文化创造精神、会通精神的绝佳体现。无可否认,民族意识、道德精神乃是宋型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显著特征,会通精神、创造精神乃是宋型文化的整体倾向和内在动力,宋代《春秋》学与它们都关系密切,或者说宋代《春秋》学作为一种理论资源参与了这些意识、精神的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讲,宋代《春秋》学为宋型文化的衍生起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宋代《春秋》学既影响着宋型文化,又反过来受到宋型文化的深刻影响。宋代《春秋》学作为宋型文化语境下的一个学术门类,学术路径上的舍专门务会通与宋型文化的会通精神,学术取向上的不泥古常疑经与宋型文化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学术重心上的略名物重治道与宋型文化的忧患意识、宋儒的政治主体意识,学术范式上的弃训诂精义理与宋型文化的议论精神、求理精神,学术视野上的破经学藩篱尚文化融汇与宋型文化的开拓精神渊源有自。我们可以说,正是宋型文化的这些精神意识和整体语境,决定了宋代《春秋》学的基本路向。

全文目录


摘要  2-8
英文摘要  8-24
绪论  24-40
  一 概念的梳理:《春秋》学衍生历程的回溯  24-29
    (一) 从"春秋"到《春秋》:通名化为专名  24-25
    (二) 从《春秋》到《春秋》经:鲁史升为儒经  25-26
    (三) 从《春秋》经到《春秋》传:一经衍为三传  26-28
    (四) 从《春秋》传到《春秋》学:传注蔚为显学  28-29
  二 选题的考量:宋代《春秋》学研究的省思  29-40
    (一) 研究的省思:成果与问题  29-37
    (二) 选题的考量:价值与方法  37-40
第一章 宋代《春秋》学的发展历程  40-95
  第一节 宋代《春秋》学的文化背景  40-52
    一 从唐型文化到宋型文化  41-47
      (一) 唐宋社会的巨大变迁  41-46
      (二) 唐宋文化的范型转换  46-47
    二 宋型文化的脉络与结构  47-52
      (一) 宋型文化的历史脉络  47-51
        1 肇始于中唐,定型于南宋  47-49
        2 绵延于元明,衰歇于清代  49-51
      (二) 宋型文化的内在结构  51-52
  第二节 宋代《春秋》学的演变阶段  52-95
    一 创发新义期:北宋前期、中期  52-62
      (一) 时代背景:儒学复兴、经学革新  52-56
      (二) 本期特色:不惑传注,创发新义  56-62
    二 借经淑世期:北宋后期、南宋初年  62-71
      (一) 时代背景:靖康创巨、民族痛深  62-63
      (二) 本期特色:牵合时政、借经淑世  63-71
    三 经史交融期:南宋前期、中期  71-82
      (一) 时代背景:理学成型、史学兴盛  71-73
      (二) 本期特色:事义汇通、经史交融  73-82
    四 归结守成期:南宋后期、晚期  82-95
      (一) 时代背景:国势衰微、圣学确立  82-83
      (二) 本期特色:踵武前贤、归结守成  83-95
第二章 宋代《春秋》学与政治  95-203
  绪言:《春秋》学与政治的历史渊源  95-99
  第一节 宋代《春秋》经传的政治解读  99-188
    一 经世视角下的《春秋》经传研究  99-104
      (一) 主要文献:着眼于经世的两宋《春秋》学著述  99-101
      (二) 典型事件:王安石与《春秋》博士的三废三立  101-104
    二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的经世思想  104-129
      (一) 尊王思想  104-117
        1 君位至尊,君权至专;君命必遵,君威必扬  105-114
        2 弑君极恶,弑君必讨;犯君当诛,僭君难恕  114-117
      (二) 攘夷思想  117-127
        1 守华夷之辨:华夷有别,尊华抑夷  118-121
        2 通华夷之变:夷狄慕华则进之,诸夏弃义则狄之  121-123
        3 严华夷之争:责蛮夷猾夏,倡攘夷救华  123-127
      (三) 孙复经世思想的历史价值  127-129
    三 胡安国《胡氏春秋传》的政治本色  129-188
      (一) 内政方面之主张  132-155
        1 紧握兵柄:兵柄在君,慎授兵权  132-136
        2 勤政自强:为国当勤,愤悱自强  136-139
        3 进贤用能:用人惟贤,用亲择贤  139-141
        4 恤民固本:务农重谷,保民安民  141-147
        5 正君正国:重义轻利,修齐治平  147-155
      (二) 邦交方面之立场  155-185
        1 坚守社稷:设险守国,效死不去  155-158
        2 大仇必复:不复大仇,天理灭矣  158-164
        3 戒兵慎战:文德远胜武功,请勿以战对战  164-172
        4 攘夷存夏:华夷礼义有别,攘夷体用结合  172-185
      (三) 胡《传》政治本色的历史评判  185-188
        1 胡传因述寓作,诚为政治龟鉴  185-188
        2 梳理胡传思想,挖掘普世价值  188
  第二节 宋代《春秋》学对政治生活的浸润渗透  188-203
    一 以《春秋》议礼  189-192
    二 以《春秋》断事  192-193
    三 以《春秋》决狱  193-194
    四 用《春秋》尊王黜奸  194-198
    五 用《春秋》倡言复仇  198-200
    六 用《春秋》说解灾异  200-201
    七 藉《春秋》进行政争  201-203
第三章 宋代《春秋》学与理学  203-248
  绪言:《春秋》学与理学的时代联结  203-205
  第一节 宋代《春秋》经传的理学阐发  205-239
    一 理学视角下的《春秋》经传研究  205-218
      (一) 胡安国《春秋传》的理学色彩  205-212
        1 天理人欲之辨统摄《春秋》大义  206-210
        2 伦理纲常之谨解析《春秋》微言  210-212
      (二) 罗从彦《春秋指归》的理学气息  212-213
        1 体悟《春秋》反求诸心  212-213
        2 诠释《春秋》留心伦理  213
      (三) 蔡沆《春秋五论》的理学涵蕴  213-214
        1 《春秋》体道经世不可以训诂通  214
        2 解读《春秋》发明天命人心之懿  214
      (四) 张洽《春秋集注》的理学质素  214-218
        1 注意阐发"生人之大伦"  216-217
        2 揭橥"天理虽灭而不亡"  217-218
    二 宋代《春秋》经传研究的理学取向——以二程《春秋》学为例  218-239
      (一) 理学视角观《春秋》  221-223
        1 是非较著,穷理要籍  221-222
        2 圣人之用,经世大书  222-223
      (二) 伦理维度解《春秋》  223-236
        1 君臣之道  224-229
        2 父子之义  229-230
        3 夫妇之伦  230-231
        4 长幼之序  231-232
        5 相交之礼  232-234
        6 修身之法  234-235
        7 夷夏之辨  235-236
      (三) 天人应合论《春秋》  236-239
        1 天人相应,人理灭则天运乖  236-238
        2 天人相合,人事胜天不为灾  238-239
  第二节 宋代《春秋》学对士节世风的砥砺涵育  239-248
    一 《春秋》大法砥砺士节  240-244
      (一) 胡安国知行合一卓有气节  240-242
      (二) 吕大圭以身殉国大节凛凛  242-243
      (三) 家铉翁义不二君彰显士节  243-244
    二 《春秋》宏义涵育世风  244-248
      (一) 《春秋》厉气节忠义  245
      (二) 《春秋》弘民族尊严  245-246
      (三) 《春秋》论贤责其备  246-247
      (四) 《春秋》责臣诛其心  247-248
第四章 宋代《春秋》学与文学  248-340
  绪言:《春秋》学与文学的时代遇合  248-250
  第一节 宋代《春秋》经传的文学体察  250-285
    一 《春秋》经传意蕴的文学解读  250-258
      (一) 先宋对《左传》文辞叙事的揣摩论析  250-252
      (二) 宋代对《春秋》经传意蕴的文学解读  252-258
        1 叙述具见本末  252-253
        2 纪事曲尽人情  253-254
        3 写人活现精神  254-255
        4 用语浃髓沦肌  255-256
        5 行文前后相应  256
        6 意蕴悠悠不尽  256-258
    二 《春秋》经传素材的文学著述  258-285
      (一) 以《春秋》经传为素材的赋对之作  258-260
      (二) 以《春秋》经传为素材的史论散文  260-285
        1 苏东坡《宋襄公论》  260-261
        2 吕祖谦《左氏博议》  261-285
          (1) 理学底色之呈现  263-269
            ① 理之论  264-266
            ② 心之论  266-267
            ③ 气之论  267
            ③ 涵养论  267-269
          (2) 文学异彩之流露  269-280
            ① 立意之新  270-273
            ② 结构之巧  273-275
            ③ 论证之精  275-276
            ④ 行文之妙  276-280
          (3) 理学、文学色彩之融合  280-285
            ① 缘由:博采兼综之家风,文学素养之渊深  281-282
            ② 价值:理学文章之靓色,史论散文之奇葩  282-285
  第二节 《春秋》义法与宋代诗文著述  285-340
    一 《春秋》义法的基本内涵  285-297
      (一) 表层结构:属辞比事而不乱  285-290
        1 载笔之基:材料取舍  286-288
        2 载笔之端:次序编排  288-290
      (二) 深层结构:辞微指博寓劝惩  290-297
        1 载笔之法:叙述处理(具体书例与根本法例)  291-295
          (1) 直笔之法:直书以惩劝,制例以臧否  291-292
          (2) 曲笔之法:婉略以隐讳,变笔以褒贬  292-295
        2 载笔之义:道德评判(细目微旨与宏纲大旨)  295-297
    二 《春秋》义法对宋代诗学批评的渗透——以张戒、杨万里为例  297-309
      (一) 理论基础:《诗》与《春秋》妙相通  298-301
        1 社会功用相通  298-299
        2 纪事之妙相类  299-301
      (二) 表现形式:《春秋》义法作诗论  301-307
        1 微而显——深微蕴藉  302-303
        2 志而晦——文约意长  303
        3 婉而成章——婉雅合礼  303-305
        4 尽而不汗——具文见意  305
        5 惩恶而劝善——为世鉴戒  305-307
      (三) 缘由意义:吸纳有故垂戒远  307-309
    三 《春秋》义法对宋代散文创作的浸润——以尹洙、欧阳修为例  309-340
      (一) 背景:《春秋》义法从湮没到重显,由修史而撰文  310-313
        1 《春秋》大义:从湮没到重显  310-312
        2 《春秋》笔法:由修史而撰文  312-313
      (二) 征迹:从尹洙的简而有法到欧阳修的深婉谨约  313-334
        1 尹洙简而有法的古文写作  313-318
          (1) 深于《春秋》文谨严,古峭劲洁扫浮靡  313-316
            ① 简古质实,朴直紧严  313-315
            ② 笔带褒贬,文寓爱憎  315-316
          (2) 才力不济未尽美,承前启后引欧公  316-318
        2 欧阳修深婉谨约的散文创作  318-334
          (1) 借镜尹洙古文法,青出于蓝胜于蓝  318-319
          (2) 《春秋》义法妙融会,深婉谨约立高标  319-334
            ① 意蕴:微而显——蕴蓄绵藐  319-321
            ② 用辞:志而晦——文简意深  321-324
            ③ 章法:婉而成章——纡徐婉曲  324-327
            ④ 文风:尽而不汙——谨严信实  327-330
            ⑤ 取向:惩恶而劝善——期于有用  330-334
      (三) 意义:羽翼古文运动,孕育六一风神  334-340
        1 羽翼古文运动  334-337
        2 孕育六一风神  337-340
第五章 宋代《春秋》学与史学  340-425
  绪言:《春秋》学与史学的历史因缘  340-343
  第一节 宋代《春秋》经传的史学诠释  343-373
    一 《春秋》经传体例的史学改编  343-352
      (一) 改编为纪传体  343-345
      (二) 改编为国别体  345-346
      (三) 改编为纪事本末体  346-348
      (四) 改编为图、谱、表  348-351
      (五) 改编为类书体  351-352
    二 《春秋》经传意蕴的史学解读——以吕祖谦为例  352-373
      (一) 吕祖谦《春秋》学著述考辨  352-354
      (二) 吕祖谦《春秋》研究的经学维度  354-359
        1 麟经性质:孔子笔削涵大义  354-356
        2 解经方式:直寻大义不以例  356-357
        3 思想阐发:察辨天人正纲常  357-359
      (三) 吕祖谦《左传》研究的史学取向  359-373
        1 观史:阅读史籍用史眼  360-363
        2 论史:品人评事发史论  363-368
        3 考史:考索典制据史实  368-369
        4 鉴史:借古鉴今寓史识  369-373
  第二节 《春秋》义法与宋代史学著述  373-425
    一 涵化《春秋》义法的宋代史学著述  374-401
      (一) 尹洙《五代春秋》  374-376
        1 师法《春秋》尚简尚质  374-375
        2 步武《春秋》用字谨严  375-376
      (二) 欧阳修《新唐书》  376-379
        1 行文上师法《春秋》,崇尚简净  377-378
        2 褒贬上仿效《春秋》,重视义例  378-379
      (三) 孙甫《唐史记》、《唐史论断》  379-383
        1 师《春秋》之意,谨戒劝之道  380-382
        2 学《春秋》之法,正统而黜僭  382-383
      (四) 范祖禹《唐鉴》  383-387
        1 取《春秋》之义,黜篡国窃位  385
        2 承《春秋》之绪,严夷夏之辨  385-387
      (五) 司马光《资治通鉴》  387-390
        1 编撰上:承继《春秋》经世之旨  387-388
        2 旨趣上:师法《春秋》谨戒名分  388-389
        3 笔法上:颇得《春秋》直书之法  389-390
      (六) 胡寅《读史管见》  390-394
        1 用《春秋》经旨,惩恶劝善振纲常  391-393
        2 明《春秋》大义,攘斥夷狄保中国  393-394
      (七)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  394-401
        1 承继《春秋》微旨,论辨正统  396-399
        2 取法《春秋》义例,褒善贬恶  399-401
    二 《春秋》义法对宋代史学著述的影响——以《新五代史》为例  401-425
      (一) 语境:政治生态·道德需求·学术风习  403-405
      (二) 表征:《春秋》义法与《五代史记》的撰修  405-422
        1 撰修义例:借镜《春秋》书法  405-413
          (1) 语言表达:谨严简约,辞微意深  406-409
          (2) 细节把握:别嫌明微、慎重取信  409-410
          (3) 史实甄别:求情责实,不没其实  410-412
          (4) 人物评判:或推以恕,或责以备  412-413
        2 撰修旨趣:涵化《春秋》大义  413-422
          (1) 伦理纲常:惩恶劝善,整饬道德  414-417
          (2) 天人关系:天人相分,力斥灾祥  417-419
          (3) 政治主张:君子居正,王者一统  419-420
          (4) 民族思想:攘斥夷狄,卫护华夏  420-422
      (三) 价值:义法史学杰作·经史结合范例  422-425
结论: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  425-443
  一 宋型文化与宋代《春秋》学的路向  425-435
    (一) 学术路径:舍专门务会通  425-427
    (二) 学术取向:不泥古常疑经  427-429
    (三) 学术重心:略名物重治道  429-431
    (四) 学术范式:弃训诂精义理  431-433
    (五) 学术视野:破经学藩篱尚文化融汇  433-435
  二 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的衍生  435-443
    (一) 宋代《春秋》学和政治的相互吸纳与宋型文化的民族意识  435-437
    (二) 宋代《春秋》学和理学的彼此融汇与宋型文化的道德精神  437-439
    (三) 宋代《春秋》学和文学的交互渗透与宋型文化的创造精神  439-440
    (四) 宋代《春秋》学和史学的双向会通与宋型文化的会通精神  440-443
附录:宋代《春秋》著述目录  443-460
参考文献  460-470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470-472
后记  472-473

相似论文

  1. 论先秦儒家之“义”的道德精神,B222
  2. 中学历史课程中运用国学教育进行民族意识培养初探,G633.51
  3. 《围城》与《城堡》写作特点的对比分析,I106.4
  4. 章学诚的知识论初探,K092
  5. 民国春秋学研究,B259.9
  6. “诚与爱”:鲁迅文学中的道德精神,I210
  7. 叶适的人格理论,I206.2
  8. “二宋” 研究,I206.2
  9. 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G633.7
  10. 晚清防俄思潮与近代早期民族意识(1840-1900),K252
  11. 宋代詠史组诗研究,I207.22
  12. 北宋蜀学与文人画意识的兴起,J209.2
  13. 合群开蒙,J209.2
  14. 王闿运春秋学思想研究,I206.5
  15. 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B234.5
  16.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中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力的研究,G222.3
  17.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刍议,D647
  18. “青春” 的马克思主义,D231
  19.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F272.91
  20. 汉代的《诗经》学与政治关系研究,K23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宋:北宋(960~1127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