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叶适的人格理论

作 者: 范明静
导 师: 陈晓芬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人格理论 价值诉求 理想人格 理学家 人性 文化大环境 以人为本位 宋型文化 时代文化 天人关系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文学是人学。每一位有个性的文学家,都会以自己的主体方式,接受时代文化的影响,形成对人的独到理解。这些理解凝缩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默默地诉说着人的尊严和智慧。 宋型文化是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文化,交汇点正是在天人关系上,即对人在宇宙间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和把握。具体而言,就是以人为本位的人文精神的高扬,表现出对吸纳天地、囊括自然的理想人格的追求。 南宋散文家叶适就是在这样的文化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在三家文化的影响下,凭借对“道”的独特思考及对人性与人道的理解,建构了自己的人格理想,表达了对人的价值追求,并为这种追求设计了相应的实现路径。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人格理论。他的人格理论,也在他实际人生的各个方面反映出来,如:士的人生价值认定、学术批评及文章等。 叶适的人格理论虽不脱离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人生设计,但以同时代的理学为参照,却迥然有别。 这种特别之处在于:叶适与理学家相比,把作为价值诉求的“道”安放在“物”内,从而使“道”具备了与理学家所言之“理”不同的本体意义。道以“无”的形态存在于器物之中,具有超越和内在的双重品格。道的这种品格既维持着叶适价值诉求的崇高,同时,又使他坚定地认为,这种崇高的价值必须要以实有的形态呈显出实际效用,才能转换成真正的价值。因此,虽然叶适从来不乏崇高的价值诉求,但他的关注点和着力的方向始终在“有”和“用”上。他把价值诉求的实现过程称之为“自有适无”。叶适把“自有适无”的认识理路纳入了自己对人性和人道的认识,并以对人性和人道的认识为起点,形成了自己的人格理论。叶适人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他以“圣贤之德”的崇高追求在内圣与外王之间找到了平衡,“中和”与“治道”成为追求圣贤之德的一体两面。但在人格实现的路径上,他却走向“学”和事功的务实之途,“学”与“事功”成为他的人格价值所系。与理学家所走的“内在超越”之路相比,叶适走的是于实在处获得超越的道路,叶适以自己的人格理论和人生实践,对“内圣外王”的儒家人格作出了富于个性的演绎。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英文摘要  7-9
绪论  9-13
第一章 叶适人格理论产生的思想基础  13-19
  一 物在道在  13-16
  二 自有适无  16-19
第二章 叶适人格理论的基本结构  19-28
  一 人性与人道——理论起点  19-22
  二 人格理想——理论内核  22-26
  三 人格修养——理论的实现  26-28
第三章 叶适人格理论的多侧面反映  28-45
  一 士的人生价值认定  29-31
  二 学术批评中的人格追求  31-39
  三 文章观念与人格追求  39-45
结语  45-46
参考文献  46-48
后记  48

相似论文

  1.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研究与分析,R657.4
  2. K公司计划及预测改进对于合理库存配置的研究,F224
  3. 自变量分段连续型随机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收敛性及稳定性,O211.63
  4. 天然气脱酸性气体过程中物性研究及数据处理,TE644
  5. Gr/Al-Mg复合材料抗热震与抗烧蚀性能研究,TB332
  6. 超声处理RTM成型酚醛/乙醇在石英纤维表面的竞争吸附,TB332
  7. 新型银基无镉中温钎料组织性能的研究,TG425.2
  8. 煤粉再燃反应条件对NH3非催化还原NOx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X701
  9. 复合添加剂对SNCR脱硝过程的影响,X701
  10. 小型望远镜防抖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实现,TH743
  11. 行星际间飞行的自主导航方法研究,V448.224
  12. 机载导弹的传递对准研究,V249.322
  13.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14. 偏振光/地磁/GPS/SIN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V249.328
  15. 会展建筑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TU242
  16. 博物馆建筑空间整合设计研究,TU242.5
  17. 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TU241.93
  18. 居住区中心绿地开放性设计研究,TU985.125
  19.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20. 什邡市洛水镇灾后永久性住宅重建研究,TU241
  21. 开关磁阻发电机供电系统仿真分析,TM3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