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北宋蜀学与文人画意识的兴起

作 者: 寿勤泽
导 师: 陈振濂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关键词: 宋型文化 蜀学 元祜文士集团 尚意思潮 文人画意识
分类号: J20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8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运用德国艺术史学家沃尔夫冈倡导的艺术风格学说来观照两宋绘画史,可以看出院体画与文人画的显著风格差异,但仅仅局限于风格类型的辨析而不深入其所依据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异同的辨析,就像20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滕固的《关于院体画与文人画之史的考察》一文把王维绘画特质归结为“写”,把李思训绘画特质归结为“画”,其意义至多揭示了写意画与工笔画的不同艺术倾向与美感特点而已,无法透彻地阐明文人画艺术现象的本质所在。自20世纪三十年代滕固、童书业诸学者尝试运用现代艺术理论研究文人画到现在,学术界对文人画意识与艺术的渊源探讨虽然时有论见发表问世,但就整体而言,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造成学术进展的障碍主要在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局限。在近现代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对两宋哲学史的研究大多着眼于理学与新学,而苏洵、苏轼、苏辙为代表的蜀学却一直被置于冷落的境地。其原因在于哲学史学界总是以蜀学弱于理论思维的老眼光来看待北宋中后期哲学发展历程,一叶障目,影响了对于蜀学的科学认识与公正评价。对于蜀学研究存在的偏颇必然制约了北宋文人画思想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蜀学学术思想的解剖为起点,通过对蜀学与洛学在人性论、人情观与文道观上对立观点的分析,深入探究以蜀学哲学观为思想基础的元祐文士集团文艺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独特价值,并循此而进入北宋绘画思想领域,阐析元祐文士集团提出的“士人画”意识的取向、特质,阐明北宋文人画意识的兴起对于促进中国文人画艺术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文人画肇始于北宋,有复杂的社会史、文化史原因。由于北宋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其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和此前的各个王朝所不相同的特殊之处,因此,文人画意识的兴起是与北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学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场艺术变革思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人文精神特征,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认为,从学理上阐释北宋蜀学思想特质与元祐文士集团的文人画意识的内在关系是深入揭示北宋绘画思想特点的一个关键,也是迄今大多数绘画史研究同行所忽略的问题。有鉴于此,本选题联系宋型文化衍生发展和蜀学发展的思想特点,剖析了以苏轼为核心的元祐文士集团的文化性格特点与学术思想特点,阐明了北宋文人画意识的价值取向、建构特点及其内部联系,揭示了蜀学思想对文人画内在品格建构的深层影响,阐述了北宋文人画的审美特点及其对于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深远历史意义。本文既运用西方艺术风格学、现象学、阐释学等理论来分析研究北宋文人画思想的来龙去脉与价值取向,也充分关注“唐宋变革”这一重大历史现象对于北宋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哲学观念、精神倾向、学术趣尚、艺术意识、绘画意趣的影响方式与建构特点,考镜源流,辨析得失。本文提出的主要观点是:文人画意识的兴起,与北宋中后期蜀学思想的兴起及元祐文士集团的形成密切相关。在北宋中后期形成的文士集团中,苏洵、苏轼、苏辙等学者受到儒释道三教融合思潮的影响,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提出了系统而独到的见解,创立并发展了蜀学学派。蜀学一派具有异端与杂学的性质,崇尚权变会通,尊重文艺发展的自身规律,建构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元祐时期,以蜀学为思想基础,以苏轼、苏辙等为核心,逐渐形成了一个有相同文艺主张的元祐文士集团。受蜀学思想影响与制约,元祐文士集团在诗文与书画艺术领域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在绘画艺术上,他们的一系列主张表现出鲜明的文人画意识,他们提倡绘画表现创作主体的人格与情感,倡导绘画的逸格与“墨戏”,推崇绘画的平淡天真风格,推崇绘画表现“韵”,强调“诗画本一律",注重绘画创作的寓意与象征,对绘画艺术提出了与新的时代精神与审美思潮相符合的思想,使北宋文人画意识全面兴起,为文人画艺术的繁荣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推动中国绘画逐步从较为单一的造型艺术发展成诗书画印交融发展的综合造型艺术。北宋元祐文士集团在文人画艺术上的倡导之功与实践之效,对中国绘画思想与绘画艺术的成熟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现象,才能深入把握中国绘画史发展的总体特点与演变趋势。全文重点考察分析的有以下几点:一是从北宋思想学术发展演进的视角着眼,对蜀学兴起的思想渊源及其思想体系特点作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蜀学作为以苏轼为领袖的元祐文士集团的思想基础的价值与意义;二是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对于促进文艺思想变革的视角入手,深入阐述分析了蜀学一派文艺观的特征与价值,探究其与元祐文士集团论画时着力倡导的“士夫画”之间的内在关系;三是从蜀学思想特质与文人画意识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北宋文人画意识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文人画艺术的创新特征。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8
Abstract  8-12
目次  12-14
1 绪论  14-23
  1.1 选题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14-17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7-21
  1.3 选题的理论创新与研究方法  21-23
2 北宋中后期学术思想发展的新趋势与宋学的兴起  23-69
  2.1 文士阶层与宋学的发展  23-38
    2.1.1 崇文思潮与文士阶层的形成  23-32
    2.1.2 北宋士风的演变及其特点  32-37
    2.1.3 宋学发展的趋势  37-38
  2.2 蜀学的兴起与元祐文士集团的形成  38-69
    2.2.1 蜀学学派的兴起与发展  38-45
    2.2.2 蜀学的异端性质及其思想特点  45-64
    2.2.3 元祐文士集团的形成及其特点  64-69
3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与蜀学文艺观的发展  69-90
  3.1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与蜀学文艺思想的发展  69-74
    3.1.1 宋初田锡、穆修的文艺思想  69-70
    3.1.2 欧阳修的文艺观及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70-74
  3.2 蜀学与洛学在文道观上的分歧  74-90
    3.2.1 洛学的文道观  76-79
    3.2.2 蜀学的文道观  79-90
4 蜀学思想与北宋文人画的审美倾向  90-121
  4.1 蜀学思想与文人画尚“淡”审美倾向的关系  90-100
    4.1.1 梅尧臣的“平淡”论与欧阳修“平淡”论的异同  91-93
    4.1.2 苏轼推崇“平淡”的审美倾向与文人画艺术的内在联系  93-98
    4.1.3 苏轼推崇“平淡”的审美倾向源自于蜀学思想影响  98-100
  4.2 蜀学思想与文人画尚“韵”审美倾向的关系  100-109
    4.2.1 北宋时期文艺“气韵”论重心由“气”向“韵”的转移  100-102
    4.2.2 苏轼、黄庭坚、范温等对艺术之“韵”认识的深化  102-107
    4.2.3 北宋尚韵审美趣尚与文人画艺术的内在联系  107-108
    4.2.4 元祐文士集团尚韵的审美倾向来自于蜀学思想的影响  108-109
  4.3 “逸品”绘画观的倡导与确立  109-121
    4.3.1 从黄休复到邓椿:逸品观的发展与确立  112-117
    4.3.2 蜀学思想与文人画逸品观的内在联系  117-121
5 蜀学思想特质与北宋文人画审美创造的特点  121-144
  5.1 蜀学的权变思想与文人画创作的“物化”论  121-129
    5.1.1 苏轼的“物化”论是对文人画审美创造特征的深刻洞察  121-125
    5.1.2 苏轼的“物化”论与文人画艺术的发展  125-126
    5.1.3 苏轼提出的“物化”论与蜀学思想的关系  126-129
  5.2 蜀学的权变思想与文人画创作的“随物赋形”论  129-134
    5.2.1 “随物赋形”论为文人画创作提出了新的方法论启示  129-133
    5.2.2 “随物赋形”论与蜀学变化观的内在联系  133-134
  5.3 蜀学的杂学特质与“诗画本一律”的绘画观  134-144
    5.3.1 蜀学的杂学性质与文士“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的审美倾向  134-135
    5.3.2 北宋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变化  135-144
6 北宋文人画意识对南宋与元代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144-153
  6.1 北宋文人画意识对南宋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144-147
  6.2 北宋文人画意识对元代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147-153
7 结语  153-161
参考文献  161-186
附录 宋元书画篆刻大事年表  186-250
后记  250-253
作者简历  253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53

相似论文

  1. 论苏轼书法思想中的“道”,J292.1
  2. “石为心化”,J314.3
  3. 叶适的人格理论,I206.2
  4. “二宋” 研究,I206.2
  5. 李石及其与宋代蜀学的关系,K244
  6. 宋代詠史组诗研究,I207.22
  7. 宋代巴蜀易学研究,B244
  8. 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K244
  9. 与生活对话,J209.2
  10. 荷兰的面孔,J209.563
  11. 实景与虚境,J209.2
  12. 西域画风对晋唐绘画的影响,J209.2
  13. 女性美的不同诠释,J209.1
  14. 中国古代绘画的隔代继承现象,J209.2
  15. 从文本到绘画:《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列女仁智图卷》研究,J209.2
  16. 图像中“侠”的衍变,J209.2
  17. 毛泽东时代的现代性想象,J209.2
  18. 从滕固的交游看其美术史学思想的渊源及形成,J209.2
  19. 抗战烽火中的桂林美术展览研究,J209.2
  20. 论潘玉良“合中西于一治”的艺术观,J209.2
  21. 走出困境—余干县美术发展的对策研究,J209.2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理论 > 绘画艺术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