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

作 者: 黄俊亚
导 师: 肖光来
学 校: 北京体育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竞技性艺术体操 成套动作编排 理论 应用模式
分类号: G83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868次
引 用: 1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竞技性艺术体操优异运动成绩的获得取决于多种因素,是多元素效应的综合反映,成套动作编排质量与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运动成绩。全方位、系统研究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与方法,探讨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对于不断提高我国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以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构成结构和编排完整过程为理论研究对象,以我国和世界优秀艺术体操个人与集体运动员成套动作为数据调查和分析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图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综合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基本特征及编排原则;成套动作编排的主体及结构;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构成的基本要素及结构;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程序与各阶段的方法和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应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是艺术体操教练员和运动员依据竞赛规则、运动员运动竞技能力特征、艺术体操编排规律等,将身体动作、器械动作以及音乐,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想象、概括、提炼、加工并有机组合为一个整体的创造性的活动。成套动作编排是艺术体操运动训练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艺术体操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主要工作环节。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具有竞技性、发展性、多元性、规定性和创新性等内在基本的特征,深刻认识与理解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基本特征是掌握成套动作编排基本规律、顺利进行成套动作编排工作的前提。同时,在成套的动作编排过程中应遵循科学性、统一性、对比性、个性化、协同性和创新性等基本原则和要求。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过程是以教练员、运动员和音乐、舞蹈教练等为主体,依据规则和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选择动作并编排出符合现代艺术体操发展趋势以及运动员能力的难度、结构及风格的成套动作。因此,在训练实践中编排主体应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能力结构,为创编出更好的成套动作奠定基础。动作、音乐、空间、时间是构成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基本要素,也是艺术体操成套动作存在的基础。对中外艺术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分析表明,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编排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而竞技能力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结构中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掌握与合理运用成套动作编排的方法是顺利进行成套动作编排的基本保证。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过程包括准备、实施和检验三个基本阶段。在成套动作编排的不同阶段,应根据成套动作编排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与运用具体的方法。同时,在成套动作编排过程中应树立与保持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开拓创新思维、合理运用创新方法不断创新。在理论分析、编排实践经验总结和专家论证基础上构建的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有助于成套动作编排实践工作。应用模式由主要因素、内容和标准三个部分组成,模式标准,既有定量指标,又具有简明扼要文字说明形式的定性指标。在编排实践过程中应灵活运用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模式进行修改调整和丰富完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4
英文摘要  4-10
1. 前言  10-20
  1.1 选题依据  10-11
  1.2 文献综述  11-19
    1.2.1 有关艺术体操动作编排研究的基本状况  11-12
    1.2.2 有关艺术体操动作编排研究的主要观点  12-18
    1.2.3 国外有关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  18-19
  1.3 主要研究任务  19-20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0-22
  2.1 研究对象  20
  2.2 研究方法  20-21
  2.3 研究路线  21-22
3. 结果与分析  22-91
  3.1 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基本特征及原则  22-31
    3.1.1 有关概念的界定  22-23
    3.1.2 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基本特征  23-29
      3.1.2.1 竞技性  23-24
      3.1.2.2 发展性  24-27
      3.1.2.3 多元性  27-29
      3.1.2.4 规定性  29
      3.1.2.5 创新性  29
    3.1.3 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基本原则  29-30
    3.1.4 小结  30-31
  3.2 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主体及结构  31-38
    3.2.1 编排主体与成套动作编排的关系  31
    3.2.2 编排主体的能力结构  31-37
      3.2.2.1 教练员的能力结构  31-33
      3.2.2.2 运动员的能力结构  33-37
      3.2.2.3 音乐、舞蹈教练的能力结构  37
    3.2.3 小结  37-38
  3.3 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构成要素及结构  38-69
    3.3.1 动作要素  38-57
      3.3.1.1 身体动作  38-46
      3.3.1.2 器械动作  46-50
      3.3.1.3 器械动作与身体动作结合的形式  50-55
      3.3.1.4 集体项目的交换及协作配合动作  55-57
    3.3.2 音乐要素  57-59
      3.3.2.1 概念  57
      3.3.2.2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音乐特征及结构  57-58
      3.3.2.3 成套动作音乐的选择  58-59
    3.3.3 空间要素  59-67
      3.3.3.1 概念  59-60
      3.3.3.2 艺术体操编排中空间的运用  60-67
    3.3.4 时间要素  67-68
      3.3.4.1 概念  67
      3.3.4.2 成套动作编排中时间的安排与运用  67-68
    3.3.5 小结  68-69
  3.4 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程序与方法  69-83
    3.4.1 成套动作编排的程序及阶段划分  69-70
    3.4.2 各阶段编排的方法  70-78
      3.4.2.1 编排的准备阶段  70-73
      3.4.2.2 编排的实施阶段  73-78
      3.4.2.3 编排的检验阶段  78
    3.4.3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创新  78-82
      3.4.3.1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创新的原则  79-80
      3.4.3.2 艺术体操动作编排创新过程  80-81
      3.4.3.3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创新方法  81-82
    3.4.4 小结  82-83
  3.5 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应用模式  83-91
    3.5.1 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的构建  83-84
    3.5.2 构建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的依据  84-85
    3.5.3 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的组成结构  85-86
    3.5.4 艺术体操个人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表  86-88
    3.5.5 艺术体操集体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表  88-90
    3.5.6 艺术体操编排应用模式的运用  90-91
    3.5.7 小结  91
4. 结论  91-93
致谢  93-94
参考文献  94-98
附件  98-111

相似论文

  1. 空间权基本理论研究,D923.2
  2. 二甲醚在Pt低指数晶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O485
  3. 病险水库溃坝概率分析方法研究,TV697
  4.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5. 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G633.6
  6. 双传感器图像联合目标检测及系统实现研究,TP391.41
  7. 从《道德经》英译看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典籍英译的解释力,H315.9
  8.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10. 普通中等师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G651
  11. 对话教学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研究,G633.41
  12. 隔代抚养幼儿的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B844.1
  13. 中医升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的应用研究,R277.5
  14. 赖尔的行为主义,B089
  15. 基于利益相关者我国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结构研究,G648.7
  16. 传输线型Metamaterials的理论与应用研究,O441.6
  17.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18.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19.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20. 基于框架的课文口头复述训练对初中生英语口头能力的影响,G633.41
  21. 基于脚本的中学英语叙事文体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G633.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操运动 > 艺术体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