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文徵明风格为主之代笔画家与作伪画家看十六世纪苏州艺术市场之概况

作 者: 陈怡勋
导 师: 薛永年
学 校: 中央美术学院
专 业: 文化遗产学
关键词: 文徵明 出版社 早期作品 衡山 台北 微明 博物院 黄公望 北京 圆轴
分类号: K24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56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國書畫藝術的商業化開始於明代中葉.尤以蘇州地區為最,這與蘇州經濟的蓬勃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而藝術品的商品化以及藝術收藏的興盛,使得藝術市場上面臨了供不應求的窘境。因此,畫家尋求代筆以及偽作的出現成了必然的趨勢,而這樣的結果也導致整個藝術市場的偽作氾濫。以文徵明為例,他不但尋求代筆,另一方面,與他同時以及在他死後的五十年間(甚至更長),一直有一批畫家以摹仿、偽造文畫而聞名,這些畫家這些畫家除了以自己的名號作畫之外,亦同時因應藝術市場之需求,不斷地進行文徵明的偽作製造。這批以文派風格為主的代筆及作偽畫家,是如何自蘇州藝術市場中誕生?又是以何種模式運作於蘇州畫壇之中?這些問題成為促發本篇論文的原因。在本文中,選定四位與文徵明同時或者稍晚的文派弟子為例,包括:朱朗、居節、陸士仁、侯懋功,首先藉由文獻的考證,以勾勒出這些代筆與作偽畫家的生卒年代以及大致的活動時期;並進一步藉由著錄記載以及存世作品的風格辨析,以釐清四人本來的藝術面貌,再與文徵明存世作品作一比對,以釐清二者之間的差異,進一步找出可能出自代筆或作偽之手的衡山作品。最後,藉由四人的案例,探討十六世紀蘇州藝術市場所呈現出來的多元樣貌、藝術商品的運作機制,以及文人在面對藝術商品化時的抵抗與接受。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Summary  4-9
第一部份  9-23
  第一章 异论  11-23
    第一节 背景条件与问题的提出  11-15
      (一) 背景条件  11-12
      (二) 问题的提出  12-14
      (三) 研究方法  14-15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15-19
    第三节 内容概述  19-23
第二部分  23-131
  第二章 朱朗  28-52
    第一节 生平略考  28-31
    第二节 存世作品辨析  31-40
      (一) 上海博物馆藏「文嘉、钱榖、朱朗合作药草山房图卷」  31-33
      (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赤壁赋图卷」、「渔乐图卷」  33-35
      (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芝仙祝寿图卷」  35-37
      (四) 「步月图」与「封月图」:两张文徵明早期作品考证  37-40
    第三节 小结  40-52
      (一) 朱朗的角色与身份问题  40-42
      (二) 小结  42-52
  第三章 居节  52-102
    第一节 生卒年略考  52-54
    第二节 拜入文门的时间——文徵明「湖山新霁图卷」考证  54-60
    第三节 存世作品辨析之一:创作高峰期(1551-1585)  60-73
      (一) 1550年代作品:上海博物馆藏「小斋听雨图轴」  60-62
      (二) 1560年代作品:镇江博物馆藏「潮满春江图轴」与上海博物馆藏「万松小筑图轴」  62-64
      (三) 1570年代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松荫观瀑图轴」  64-67
      (四) 1580年代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溪山高逸图轴」、「为雅适作山水图轴」以及上海博物馆藏「松涧閒话图轴」  67-70
      (五) 三件册页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诗意八景图十六开册」、「山水图十二开册」以及其他法书作品  70-73
    第四节 存世作品辨析之二:早期作品(1530—1537 A.D)  73-85
      (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两件「江南春图轴」:文徵明与居节的比较之一  73-79
      (二) 台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四件「品茶图」:文徵明与居节的比较之二  79-84
      (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山水图轴」  84-85
    第五节 小结  85-102
  第四章 隆士仁与侯懋功  102-131
    第一节 陆士仁  102-109
      (一) 陆师道  102-105
      (二) 陆士仁风格略述  105-109
    第二节 侯懋功  109-131
      (一) 钱榖  109-112
      (二) 侯懋功  112-113
      (三) 侯懋功存世作品辨析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山水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倣元人笔意图轴」、天津市博物馆藏「山村清话图轴」以及「多宝塔图轴」  113-119
      (四) 侯懋功存世作品辨析之二:故宫博物院藏两件「溪山深秀图卷」之比较  119-122
      (五) 小结  122-131
第三部分  131-171
  第五章 代笔、作伪与明代中晚期的艺术市场  133-171
    第一节 文徵明背后的代笔与作伪阵容  133-138
    第二节 代笔与作伪的合法性:文人的态度  138-146
      (一) 代笔与作伪的历史  138-139
      (二) 画家寻求代笔的社会、心理因素  139-142
      (三) 「人品论」成为代笔与伪作泛滥的助力  142-146
    第三节 伪作的手法与表现形式  146-157
      (一) 伪作的手法之一:监、摹与仿  146-149
      (二) 伪作的手法之二:单一对象与多重对象  149-153
      (三) 伪作的手法之三:拼贴与重组  153-157
    第四节 结论:从伪作的泛滥看明代中晚期的艺术市场  157-171
      (一) 伪作的款式反映市场品味:艺术的品牌化  157-161
      (二) 代肇与作伪者背后的社会心理  161-165
      (二) 伪作成为艺术传播的途径  165-171
参考文献及附录  171-191
  参考文献  173-179
  附件一:朱朗相关作品列表(含存世品及著录)  179-181
  附件二:居节相关作品列表(含存世品及著录)  181-185
  附件三:陆士仁相关作品列表(含存世品及著录)  185-187
  附件四:侯懋功相关作品列表(含存世品及著录)  187-191
    鸣谢  190-191
勘误表  191

相似论文

  1. 校服文化与中学生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G635.5
  2. 基于文化体验旅游的综合类博物馆旅游发展运营探究,G269.2
  3. 大学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G237.6
  4. GY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方案研究,G239.22
  5. 2008年北京奥运后江西省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研究,G812.13
  6. 日本近代北京官话教本对《语言自迩集》继承与发展研究,H195
  7. 龙凤山米业北京公司营销策略研究,F326.5
  8. 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F327
  9. 北京市城市新型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的法律规制及执行状况研究,D922.16
  10. 北京市公众体育科学素养研究,G812.6
  11. 北京市郊区农业发展对策研究,F327
  12. 五趾北京油鸡趾骨发育相关候选基因表达分析,S831
  13. 上海地区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肺结核病患者二线药物耐药现况及细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R521
  14.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地区琴行办学调研,J60-4
  15. 杂志封面构图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分析,H0
  16. 我国传统图书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研究,G237.6
  17. 国内数字出版所处困境及发展途径研究,G237.6
  18. 我国平面媒体冬奥会报道研究,G212
  19. 北京市财源建设分析,F812.7
  20. 南岳景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F592.7
  21. 南岳衡山景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P208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明(1368~1663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