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植物内生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作 者: 阮丽军
导 师: 朱宝泉
学 校: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专 业: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关键词: 植物内生菌 筛选 分离纯化 次级代谢产物 HIV-1整合酶抑制剂 抗肿瘤活性 细胞凋亡 分子机制
分类号: R9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404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植物内生菌作为一个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微生物类群,代谢产物非常丰富,包括杀虫、抗菌、抗肿瘤等活性物质,是人们寻找新型抗菌、抗肿瘤药物的重要资源。本论文利用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发中心的植物内生菌资源,通过各种模型的筛选,在获得活性菌株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三株进行了菌种鉴定,并对它们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770株植物内生菌进行了发酵液的样品制各,获得了7040份样品,经14种不同模型筛选,共获得16份活性样品。对具有HIV-1整合酶抑制剂活性的菌株HCCB00167、HCCB00189及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菌株HCCB00189、HCCB01546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根据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及18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活性菌株HCCB00167、HCCB00189及HCCB01546进行菌种鉴定,分别鉴定为蚀丝霉属、枝顶孢霉属、白壳菌属。 对活性菌株HCCB00167、HCCB00189及HCCB01546进行了代谢产物的研究。应用多种分离方法,从菌株HCCB00167的发酵液中分离出七个化合物:HCCB00167-1~7。鉴定了其中6个化合物,分别为:5,8-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醇;麦角甾醇;3,22,24-三羟基-齐果墩烷-12-烯;4’-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4’,5-二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4-丁基-2-吡啶羧酸。其中化合物HCCB00167-7为首次直接从微生物来源的代谢产物中获得。 从菌株HCCB00189的发酵液中分离出五个化合物:HCCB00189-1~5。分别鉴定为:4-甲基苯甲酸羧甲基酯;4-甲氧甲酰基苯甲酸;4-羟甲基苯甲酸;4’,7-二羟基异黄酮,即大豆甙元;4’,5,7-三羟基异黄酮,即染料木素。其中HCCB00189-1、2、3三个化合物为首次从微生物来源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并对五个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HCCB00189-4与HCCB00189-5对A549和LoVo细胞有较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从菌株HCCB01546的发酵液中分离出六个化合物:HCCB01546-A-F。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其中5个化合物,分别为:麦角甾醇、过氧化麦角甾醇、环氧化细胞松驰素H、细胞松驰素N和环氧化细胞松驰素J。其中HCCB01546-C、D、E三个化合物为首次从白壳菌属中分离得到的细胞松驰素类物质。通过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HCCB01546-B、HCCB01546-C及HCCB01546-E对肿瘤细胞A549和(或)LoVo细胞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MTT法考察了化合物HCCB01546-C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发现其抗肿瘤活性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而肝癌Hep-G2细胞对化合物HCCB01546-C有明显耐受。体内移植瘤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HCCB01546-C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均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1
缩写  11-12
第1章 绪论  12-35
  1.1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概况  12-17
    1.1.1 植物内生菌的定义及内生真菌的生态类群  12-14
    1.1.2 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14-15
    1.1.3 植物内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15
    1.1.4 植物内生菌的作用  15-17
  1.2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的研究现状  17-21
    1.2.1 红豆杉内生真菌的研究  17-19
    1.2.2 长春花、桃儿七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  19-20
    1.2.3 其它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  20-21
  1.3 植物内生菌产生活性代谢产物的理论研究  21-22
    1.3.1 生物间的“基因水平传递”及“内共生理论”  21
    1.3.2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  21-22
  1.4 植物内生真菌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22-31
    1.4.1 抗肿瘤活性物质  22-24
    1.4.2 抗菌类活性物质  24-28
    1.4.3 杀虫类活性物质  28
    1.4.4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28-29
    1.4.5 免疫抑制剂  29
    1.4.6 抗氧化剂  29-30
    1.4.7 降血糖活性物质  30
    1.4.8 抗病毒类活性化合物  30-31
  1.5 植物内生真菌在天然药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31-33
    1.5.1 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是天然药物研究的潜在资源  31-32
    1.5.2 植物内生真菌在天然药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32-33
  1.6 立题依据  33
  1.7 拟采用的技术线路  33-35
第2章 植物内生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35-52
  2.1 材料  35-36
    2.1.1 菌株  35
    2.1.2 主要培养基  35
    2.1.3 主要实验试剂  35-36
    2.1.4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36
  2.2 方法  36-39
    2.2.1 筛选样品的制备  36-37
    2.2.2 活性菌株的筛选  37-39
  2.3 结果  39-50
    2.3.1 筛选样品制备结果  39
    2.3.2 活性菌株筛选结果  39-50
  2.4 小结与讨论  50-52
第3章 植物内生菌的代谢产物研究与菌种鉴定  52-96
  3.1 材料  52-54
    3.1.1 菌种  52
    3.1.2 主要培养基  52-53
    3.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53-54
    3.1.4 主要实验试剂  54
  3.2 方法  54-61
    3.2.1 种子、发酵培养  54
    3.2.2 产物的分离纯化  54-55
    3.2.3 化合物的活性测定  55
    3.2.4 菌株鉴定  55-61
  3.3 结果  61-92
    3.3.1 植物内生菌HCCB00167的代谢产物研究  61-71
    3.3.2 植物内生菌HCCB00189的代谢产物研究  71-77
    3.3.3 植物内生菌HCCB01546的代谢产物研究  77-85
    3.3.4 活性菌株的鉴定  85-92
  3.4 小结与讨论  92-96
第4章 化合物HCCB01546-C的抗肿瘤药效学研究  96-104
  4.1 材料  96-97
    4.1.1 瘤源、细胞株及实验动物  96
    4.1.2 受试样品  96
    4.1.3 主要实验试剂  96
    4.1.4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96-97
  4.2 方法  97-98
    4.2.1 肿瘤细胞的体外培养  97
    4.2.2 化合物HCCB01546-C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实验  97
    4.2.3 化合物HCCB01546-C对小鼠肝癌H22的体内生长抑制的研究  97-98
    4.2.4 化合物HCCB01546-C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98
  4.3 结果  98-102
    4.3.1 化合物HCCB01546-C对多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  98-99
    4.3.2 化合物HCCB01546-C对A549细胞体外抑制的时效关系  99-100
    4.3.3 化合物HCCB01546-C对小鼠肝癌H22移植瘤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  100-101
    4.3.4 化合物HCCB01546-C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  101-102
  4.4 小结与讨论  102-104
第5章 化合物HCCB01546-C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104-114
  5.1 材料  104-105
    5.1.1 细胞株  104
    5.1.2 受试样品  104
    5.1.3 主要实验试剂  104-105
    5.1.4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105
  5.2 方法  105-107
    5.2.1 肿瘤细胞的体外培养  105
    5.2.2 HCCB01546-C对肺癌A549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105
    5.2.3 HCCB01546-C诱导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能力及周期变化  105-106
    5.2.4 HCCB01546-C对肺癌A549细胞一氧化氮(NO)的影响  106
    5.2.5 HCCB01546-C对人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106-107
  5.3 结果  107-111
    5.3.1 化合物HCCB01546-C对肺癌A549细胞形态学上的变化  107
    5.3.2 化合物HCCB01546-C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  107-108
    5.3.3 化合物HCCB01546-C对肿瘤细胞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  108-110
    5.3.4 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的变化  110-111
    5.3.5 化合物HCCB01546-C对人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111
  5.4 小结与讨论  111-114
全文总结  114-116
创新点及今后工作设想  116-117
参考文献  117-124
发表文章  124-125
致谢  125-126
附录  126-136

相似论文

  1. 苹果多酚对γ射线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防护作用研究,S661.1
  2. 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表达、纯化及其催化外消旋萘普生酯化拆分的研究,Q814
  3. 米曲霉FS-1脂肪酶发酵优化、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的研究,TQ925.6
  4. 金花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的研究,S567.19
  5. 西施舌精子冷冻保存及其冷冻损伤机理研究,S968.3
  6. 两株南海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R284
  7. CADPE抗肿瘤作用及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735.2
  8. 沙利度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965
  9. 阿托伐醌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R914
  10. 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性蛋白酶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研究,S985.21
  11.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12.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13. 雪莲果低聚果糖提取分离及分析研究,TS255.1
  14. 喹喔啉-1,4-二氧化物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914
  15.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16.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3的克隆,S435.112.1
  17.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18.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19. 醋酸铅对鲤鱼卵巢上皮细胞毒性的研究,X174
  20. 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X172
  21. 海洋放线菌GY-4的鉴定及其抗菌物质研究,Q93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物基础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