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水杉的系统发育地位及恢复评价

作 者: 李媛媛
导 师: 陈小勇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保护 水杉 自然和人工种群 系统发育 遗传结构 种子形成 幼苗生长 交配系统 更新能力 SSR
分类号: S791.3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32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类直接或间接的活动对全球环境产生恶劣影响,由此造成生物多样性大量丧失,许多物种沦为濒危状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的热点问题之一,对濒危物种的保护轰轰烈烈地开展着。现今的保护措施大多只着眼于恢复濒危物种的数量,然而保护的目的是阻止濒危物种绝灭,使它们脱离濒危状态,并能够自我维持。种群遗传结构是保证物种长期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体现了物种应对环境变化的潜力。致濒危机制的正确寻找,有助于制定相对完善的保护措施。 活化石水杉是重要的珍稀濒危植物,天然水杉只分布于我国湖北、湖南和重庆三省市交界的一小片区域,总数量只有4000多株。现今水杉的人工种植种群的分布范围遍及世界各地,超过化石记录的分布范围,水杉的数量也已经恢复到相当水平。但是,水杉的遗传结构是否已得到成功恢复,水杉人工种群是否具有天然更新能力,都是引人深思的问题。本研究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首先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历来有争议的水杉在杉科的系统进化地位做一探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进化上的参考背景;然后通过种群遗传分析,比较现有水杉人工种群与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异同,探讨人工种群遗传结构是否得到恢复;随后从繁殖过程中的种子形成幼苗生长两个环节,探询水杉人工种群是否具有天然更新能力以及影响环节;最后通过以上一系列研究,探讨影响水杉人工种群遗传结构的因素以及自我更新能力的瓶颈,提出实用有效的保护措施,以期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应用4个叶绿体DNA序列(trnL,trnL-trnF,trnV,petG-trnP)和3个线粒体DNA序列(atpA,Nadl,CoxⅢ)对杉科9属15种1变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叶绿体和线粒体联合序列重建的杉科系统发育树,都一致地把杉科分为5族:水松属(Glyptostrobus)和落羽杉属(Taxodium)为落羽杉族;柳杉属(Cryptomeria)为柳杉族;台湾杉属(Taiwania)和杉木属(Cunninghamia)为杉木族;水杉属(Metasequoia)、巨杉属(Sequoiadendron)和红杉属(Sequoia)为红杉族;密叶杉属(Athrotaxis)为密叶杉族。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分为5族是一致的,但5族的之间的亲缘关系稍有不同。线粒体是杉木族、落羽杉族和柳杉族、红杉族4族的关系较近,然后再是密叶杉族。而叶绿体是杉木族、红杉族、密叶杉族3族关系较近,然后是落羽杉族和柳杉族的组合。 (2)4个叶绿体片段与3个线粒体的碱基序列变异程度明显不同,叶绿体联合序列1168个位点中变异位点有88个,占7.53%,线粒体联合序列1825个位点中变异位点有51个,占2.79%,叶绿体的显著比线粒体大。杉科4个叶绿体片段除有大量的碱基置换外,还都有部分个体连续几个或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的碱基插入缺失现象或者出现多个核苷酸重复的现象。表明线粒体DNA的核苷酸替换速率远远低于叶绿体DNA的替换速率。水杉的叶绿体DNA显示了比较特殊的特征,表明了水杉属进化上比较孤立的系统位置,但依然验证了水

全文目录


摘要  5-8
Abstract  8-17
第一章 前言  17-24
  1.1 濒危物种的保护  17-18
  1.2 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18-19
  1.3 导致物种濒危的遗传学因素及遗传恢复  19-21
  1.4 濒危物种水杉的恢复  21-22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22-24
第二章 水杉在杉科的系统发育地位  24-49
  2.1 前言  24-29
    2.1.1 系统发育学的发展概况  24-25
    2.1.2 系统发育学的研究方法  25-26
    2.1.3 杉科(Taxodiaceae)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26-29
  2.2 材料与方法  29-35
    2.2.1 样品及取样地点  29
    2.2.2 植物总DNA提取  29-31
    2.2.3 PCR扩增  31-33
    2.2.4 测序  33-34
    2.2.5 DNA序列分析  34-35
  2.3 结果  35-46
    2.3.1 杉科物种的各引物DNA序列特征  35-42
    2.3.2 系统发育分析  42-46
  2.4 讨论  46-49
第三章 水杉人工种群和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  49-74
  3.1 前言  49-55
    3.1.1 自然种群和半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  49-51
    3.1.2 人工种群的遗传结构  51-53
    3.1.3 微卫星方法在种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53-54
    3.1.4 水杉种群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54-55
  3.2 材料与方法  55-65
    3.2.1 研究材料  55-57
    3.2.2 总DNA提取  57
    3.2.3 微卫星分析  57-61
    3.2.4 数据处理  61-65
  3.3 结果  65-71
    3.3.1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65-66
    3.3.2 多态位点百分数  66
    3.3.3 等位基因数目  66
    3.3.4 等位基因丰富度  66
    3.3.5 杂合度  66
    3.3.6 多态位点的固定指数  66-68
    3.3.7 基因分化系数  68
    3.3.8 遗传一致度(I)与遗传距离(D)  68
    3.3.9 聚类分析  68-70
    3.3.10 配比检验  70-71
  3.4 讨论  71-74
    3.4.1 水杉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  71-72
    3.4.2 水杉人工种群和自然种群遗传结构比较  72-73
    3.4.3 水杉人工种群的种源  73-74
第四章 水杉的种子形成幼苗生长  74-102
  4.1 前言  74-80
    4.1.1 植物的交配系统与近交衰退  74-76
    4.1.2 植物的种子形成及幼苗生长  76-77
    4.1.3 水杉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77-80
  4.2 材料与方法  80-86
    4.2.1 人工种群水杉个体的分布与年龄结构调查  81-82
    4.2.2 花的发育与结实情况调查  82-83
    4.2.3 种子采集  83
    4.2.4 种子重量和大小  83-84
    4.2.5 水杉种子的发芽  84-85
    4.2.6 水杉种群的交配系统  85-86
  4.3 结果  86-99
    4.3.1 华东师大水杉的分布与年龄结构  86-89
    4.3.2 华东师大水杉开花与结实情况  89-92
    4.3.3 水杉种子形态特征  92-94
    4.3.4 水杉种子发芽  94-97
    4.3.5 交配系统  97-99
  4.4 讨论  99-102
    4.4.1 水杉人工种群的种子形成和幼苗生长  99-100
    4.4.2 人工水杉种群的繁殖瓶颈  100-102
第五章 水杉保护建议  102-105
  5.1 水杉人工种群的恢复建议  102-103
  5.2 水杉自然种群的保护建议  103-105
附录  105-106
参考文献  106-123
后记  123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2. 兴城古城保护研究,TU984.114
  3.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4. HID灯整流效应的研究,TM923.32
  5. 2D人脸模板保护算法研究,TP391.41
  6.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7.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8. 基于距离映射码的安全指纹认证研究,TP391.4
  9.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10. 芦苇基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4.1
  11. 乌贼墨—黄芪合剂缓解化疗副作用研究,R285.5
  12.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13. 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D922.68
  14. 酵母抗冻性研究及其在冷冻面团中的应用,TS213.2
  15.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16. 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035
  17. 江苏省陆栖濒危脊椎动物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区研究,Q948.2
  18.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19.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20. 运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研究粉花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S567.239
  21. 水葫芦对浮游动物群落及部分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分析,X17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树种 > 针叶树类 > 水杉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