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

作 者: 雷江华
导 师: 方俊明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特殊教育学
关键词: 听觉障碍学生 唇读 语音识别 视素 听觉辅助 听觉语言环境
分类号: G76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602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听觉是人的主要感觉通道,听觉障碍学生因听力损失,更多以眼代耳,通过唇读和使用手语来进行语言交流。唇读作为一项复杂的视觉语言认知活动,其主要涉及到视觉认知、动觉认知与语言认知,尽管国外对此研究非常深入,但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在综述有关唇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系列实验,分析了听觉损伤、听觉辅助、听觉语言交流环境对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技能发展的影响。 论文的第一部分回顾了唇读训练在我国口语教学中地位与作用之演变历程,主要分析了唇读的两种不同大脑机制:特定区域整合模型和信息传输接替模型,阐述了唇读信息加工机制的代表性观点与争论之焦点,探讨了应用唇读辅助技术的进程,最后提出了本研究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采用系列实验逐步考察听觉语言经验对听障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影响。 论文的第二部分是实验研究,包括4组10个实验,第1组的3个预实验主要通过控制实验条件,为后3组实验选取实验素材与施测方式做好铺垫;第2组的3个实验主要考察了听觉损伤对唇读语音识别的影响;第3组的2个实验主要考察了助听器在听障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过程中的作用;第4组的2个实验主要考察了听觉语言环境对听障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实验1发现,测试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唇读语音识别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即单字条件优于词语条件;实验2发现,被试与主试的熟悉程度显著影响了唇读语音识别的效果,即存在熟悉效应;而实验3发现,测试的条件对唇读语音识别的效果无显著影响,即人测与机测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2)听觉损伤并不必然造就优秀的唇读专家。实验4发现;听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的唇读能力相当;实验5发现,听力损失发生的时间对唇读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实验6发现,听力损失的程度越重,并不意味着唇读能力越高。(3)听觉辅助显著提高了唇读语音识别的效果。实验7发现,配戴助听器的听障学生唇读技能显著高于未配戴助听器的听障学生;实验8发现,视听条件的唇读效果显著高于视觉条件,视觉条件的唇读效果显著高于听觉条件。(4)听觉语言交流环境有利于听觉障碍学生唇读语音认知技能的提高。实验9发现,聋校口语教学对学生唇读技能的发展作用尤为明显;而实验10发现,家庭听觉语言环境的作用并不显著。(5)所有10个实验都发现,音素可见性在唇读语音识别过程中的作用显著。 论文第三部分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综合讨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如下建议:(1)利用音素可见性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唇读训练,既然唇读训练的难点在于声母,可以考虑构建声母识别的辅助系统(包括手指语辅助与触觉辅助

全文目录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与问题提出  12-50
  1 引言  12-13
  2 唇读的历史回眸  13-28
  3 唇读的大脑机制研究  28-33
  4 唇读的信息加工机制  33-41
  5 唇读的辅助系统  41-43
  6 总结  43-44
  7 研究问题的形成及研究思路  44-50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50-98
  研究一、实验条件控制部分实验研究  51-61
    1 字词条件下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  51-54
    2 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中熟悉效应的实验研究  54-58
    3 听觉障碍学生在不同测试条件下唇读汉字语音的认知比较  58-61
  研究二、听觉损失对唇读语音识别影响部分实验  61-80
    4 正常学生与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  62-72
    5 语前致聋聋生与语后致聋聋生唇读汉字语音的认知比较  72-76
    6 听觉损失不同程度的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的认知比较  76-80
  研究三、听觉辅助对唇读语音识别影响部分实验  80-88
    7 听觉辅助对听障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作用研究  80-85
    8 配戴助听器听觉障碍学生在视听条件下唇读语音的认知比较  85-88
  研究四、听觉语言交流环境对唇读语音识别影响实验部分  88-98
    9 口语教学班与手语教学班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的认知比较  89-93
    10 家庭语言交流方式对听障学生唇读语音识别影响的实验研究  93-98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  98-109
  1 实验条件选择的思考  98-99
  2 音素可见性在听觉障碍学生唇读语音识别中的作用  99-100
  3 听觉损失对听觉障碍学生唇读语音识别的影响  100-103
  4 听觉辅助在听觉障碍学生唇读语音识别中的作用  103
  5 视觉代偿在听觉障碍学生唇读语音识别中的作用  103-104
  6 听觉语言交流环境在听觉障碍学生唇读语音识别中的作用  104-105
  7 听觉障碍学生唇读语音认知研究结果对唇读训练与教学的启迪  105-109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109-113
  1 结论  109-110
  2 展望  110-113
附录  113-122
参考文献  122-132
后记  132-133

相似论文

  1.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2. 基于DSP的机器人语音命令识别系统研制,TN912.34
  3. 唇读中的特征提取、选择与融合,TP391.41
  4. 在智能手机环境下健康管理功能设计与研究,TN929.53
  5. 移动音视频交互业务执行平台的研究,TN915.09
  6. 呼叫中心IVR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N99
  7. 基于HMM的机器人语音识别系统的研究,TN912.34
  8. 基于改进MFCC的语音识别系统研究及设计,TN912.34
  9. 仿真机器人控制系统,TP242
  10. 基于VoiceXML的语音智能交互平台的研究与实现,TP311.52
  11. 基于动静态多源特征选取、对齐与融合的唇读方法,TP391.41
  12. 基于词片网格的语音文档主题分类,TN912.3
  13. 基于HMM和PNN的混合语音识别模型研究,TN912.34
  14. 移动机器人语音识别控制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N912.34
  15.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连续语音识别研究,TN912.34
  16. 基于STRAIGHT谱的语音识别算法研究,TN912.34
  17. 面向机器人对话的语音识别关键技术的研究,TN912.34
  18. 基于自适应的LVCSR系统半监督学习方法的研究,TN912.34
  19. 汉语语音识别中语言模型的并行优化,TN912.34
  20. 基于双自由度自适应轮系多功能代步车,U489
  21. 基于切分的汉语连续语音识别技术研究,TN912.3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特殊教育 > 聋哑人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