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师奥林匹克数学课程研究

作 者: 朱华伟
导 师: 冯向东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高等教育学
关键词: 奥林匹克数学 高等师范教育 课程
分类号: O1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835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世界上第一次真正有组织的数学竞赛——匈牙利数学竞赛(1894年)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已举办了45届,也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如今,世界上中学数学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大多数举办了数学竞赛,并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国内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开设了奥林匹克数学选修课.数学奥林匹克的实践,为深入进行数学奥林匹克研究准备了丰富的素材.把高师奥林匹克数学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是对奥林匹克数学理论研究范围的深化与拓展,对奥林匹克数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符合我国高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现实需要. 奥林匹克数学在其发展的历史上,对于发现和培养青少年数学人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理性主义的教育思想使奥林匹克数学课程的研究与教学走向狭隘的理性化、实证化道路; 科学心理学实证化的方法体系、惟理性的价值取向使奥林匹克数学课程成了机械的逻辑演绎知识体系.从教育的角度反思,这种纯粹的认知训练,忽视了人的情感、意志、精神等因素,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发展学生全面的创造性,在奥林匹克数学教学中必须超越纯粹认知取向的传统观念,充分挖掘数学创造中的文化资源,把数学探索、创造与人类的精神超越潜能结合起来,把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超越与自身的更新提升结合起来.通过数学上的创造活动,激发学生的超越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未知、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和挑战意识,在数学思维的创新中实现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使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活动成为人性完善和全面创造性发展的实践活动. 奥林匹克数学不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严密的逻辑结构,但又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围绕着命题与解题,充分体现出奥林匹克数学开放性、趣味性、新颖性、创造性、研究性等特征.坚持命题的科学性、新颖性、选拔性、界定性等原则,善于运用多种命题方法,对于组织奥林匹克数学的教学和竞赛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面对高师数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奥林匹克数学课程,必须涵盖上述重要内容,让学习者不仅了解奥林匹克数学本身的特点,而且把握奥林匹克数学的教育目标、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 由于奥林匹克数学的题型和解题方法极具多样性,历史上的各种学习理论对于启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1 引论  10-29
  1.1 问题的提出——奥林匹克数学的形成背景  10-21
  1.2 研究的意义  21-22
  1.3 奥林匹克数学的文献分析  22-27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7-29
2 奥林匹克数学课程的教育价值及教育学反思  29-52
  2.1 有利于发现和培养青少年数学人才  29-30
  2.2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30-31
  2.3 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性的完善  31-32
  2.4 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创造性的发展  32-33
  2.5 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33-43
  2.6 有利于中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43-45
  2.7 有利于高师培养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  45-46
  2.8 奥林匹克数学课程的教育学反思  46-52
3 奥林匹克数学课程的基本特征  52-72
  3.1 开放性  52-56
  3.2 趣味性  56-59
  3.3 新颖性  59-61
  3.4 创造性  61-63
  3.5 研究性  63-72
4 奥林匹克数学命题研究  72-100
  4.1 奥林匹克数学的命题原则  72-78
  4.2 奥林匹克数学的命题方法  78-98
  4.3 案例:1992CMO 试题的评价  98-100
5 学习理论与奥林匹克数学  100-119
  5.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奥林匹克数学  100-102
  5.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奥林匹克数学  102-108
  5.3 吉尔福特的创造力理论与奥林匹克数学  108-119
6 高师奥林匹克数学课程的设计  119-132
  6.1 课程与课程设计  119-122
  6.2 课程观与奥林匹克数学课程设计  122-126
  6.3 奥林匹克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  126-129
  6.4 奥林匹克数学课程的教育目标与总体框架  129-132
7 创造性与奥林匹克数学课程的教学  132-145
  7.1 创造观的历史演进:传统创造观的意义与局限  132-134
  7.2 创造观的现代转型:构建“人性”与“人力”相统一的全面的创造观  134-136
  7.3 全面创造性视野下的创造性教学:达成知、情、意的整合  136-138
  7.4 奥林匹克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创造性教学  138-145
致谢  145-146
参考文献  146-161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61-162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译著、著作、教材目录  162

相似论文

  1.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2.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3.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4.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5. 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分析与命题研究,G633.6
  6.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7. 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校本教材编写研究,G633.6
  8.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G642.3
  9.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管理研究,G642.3
  10. 高职课程改革研究,G712.3
  11. 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策略,G632.3
  12.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G633.55
  13. 高校精品课程视频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642.3
  14. 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G641
  15.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16.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G712.3
  17.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G623.5
  18.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人力资源领导研究,G632.3
  19. 高中生物生态课堂演替优化的研究,G633.91
  20.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七年:一位亲历者的自我反思,G632.3
  21. 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分析,G633.55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数学 > 初等数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