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上海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研究

作 者: 何奕
导 师: 陈志龙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上海 长江三角洲 区域效应 区域空间结构
分类号: F12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362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从区域经济学发展历史来看,城市问题以及城市与其所在区域的关系一直足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这一,许多区域经济学家都曾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过细致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但足研究成果表明,对于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的系统性研究并没有一个清晰和全面地论述,而在国内的实证研究方面更是一个空白。鉴于城市尤其是大型中心城市作为经济的“增长极”,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力图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一个经济区域内中心城市发展的区域效应问题,并以上海为案例展开实证分析,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而本文所研究的中心城城市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其实质就是在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动态发展中,研究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和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仅是一个与区域空间经济的现实结构相联系的静态问题,也是一个与经济发展和结构演化相关的动态问题。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其形成和发展必将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影响,而这一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则体现为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作为区域经济的空间体现的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是区域内城市形成与交互发展的过程,其最终形态是区域内各城市空间博弈的结果。毫无疑问,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和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集聚和扩散相互交织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进行,因此它必然是开放和包容的,可以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和外部区域空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伴随着城市发展和功能的提升,这种动态交互得以不断向纵深演进。基丁这样的理论认识,对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的研究必须以发展为线索,在一个动态的和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演变中展开。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上看,区域内城市发展与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发展的不平衡性。不甲衡增长,特别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集聚与扩散,使区域形成了围绕中心城市演化的、多层次的空间结构特征。这种集聚和扩散实际上是以产业集聚和产业分工的交替和纵深发展为导向的。 从中观层次来看,产业分工和产业集聚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城市也是通过基础产业的产品输出和服务功能的扩散来渗透它的区域影响,实现其城市职能的。在区域内,城市间通过输出型产业或服务的互补性,即通过城市之间的产业关联链实现交互,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纽带,从而构成整个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而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及其演变,在很大意义上决定了城市区域经济效应的性质和程度。无论是与静态产业结构相联系的产业关联,还是与动态产业结构演进相联系的产业转移,都是城市区域效应的基本内容,是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基本动力。 在微观方而,城市的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在区域内的转移机制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多层而的整体。尽管宏观的产业政策和计划调配推动了产业升级和产业在区域内的重新配置,但最终是企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微观决策引导和实现了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行为人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决策行为日益重要,成为产业集聚和产业布局调整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7-10
ABSTRACT  10-13
0.导言  13-37
  0.1.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4
  0.2.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14-15
  0.3.相关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15-32
  0.4.论文的研究框架与章节安排  32-35
  0.5.论文的研究方法  35-36
  0.6.论文的创新之处  36-37
1.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理论框架  37-49
  1.1.基本概念辨析  37-39
  1.2.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  39-40
  1.3.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经济结构特征  40-41
  1.4.产业结构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动态作用机制  41-44
  1.5.经济全球化下区域内的集聚与扩散——企业的区位选择  44-47
  1.6.本章小结  47-49
2.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  49-75
  2.1.古代上海:区域经济的边缘区  49-50
  2.2.近代上海(1842-1949):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  50-55
  2.3.改革开放前的上海经济发展(1949-1978):工业化与区域服务功能的丧失  55-60
  2.4.改革开放后的上海经济发展(1978年以来):区域服务功能的重新塑造  60-73
  2.5.本章小节  73-75
3.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区域空间的经济结构特征  75-90
  3.1.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增长与内部结构  75-80
  3.2.上海及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动因:转移份额分析  80-83
  3.3.上海及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方式:要素贡献分析  83-85
  3.4.上海及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模式:制度差异分析  85-89
  3.5.本章小结  89-90
4.上海的产业结构演变与区域内产业分布动态  90-124
  4.1.长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结构演变及其效应  90-95
  4.2.长江三角洲制造业的空间结构分布  95-99
  4.3.上海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及其区域经济效应  99-111
  4.4.上海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111-119
  4.5.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区域服务功能分析  119-123
  4.6.本章小结  123-124
5.上海在区域产业链中的地位与作用:基于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微观分析  124-147
  5.1.长江三角洲的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124-127
  5.2.外商直接投资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127-131
  5.3.外商直接投资在长江三角洲的空间布局分析  131-140
  5.4.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中的区域经济效应  140-146
  5.5.本章小结  146-147
6.尾章: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区域服务功能  147-160
  6.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上海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  147-150
  6.2.当前上海的现代服务业与经济国际化发展  150-154
  6.3.上海在国际生产链和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154-155
  6.4.上海区域服务功能的发展策略  155-159
  6.5.本章小结  159-160
7.全文主要结论的概括  160-168
参考文献  168-179
后记  179-180
论文独创性声明  180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180

相似论文

  1.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2. 邻苯二甲酸酯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生物有效性研究,X53
  3. 上海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问题研究,D631.2
  4. 上海地区竹种调查及其在园林中的配置与应用,S795
  5. 上海市体育中考现状与对策研究,G633.96
  6. 高中男生支撑跳跃练习中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和调节方法的实践研究,G633.96
  7. 沪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阅读部分比较研究,G633.3
  8. 残疾人游客满意度研究,D669.69
  9. 基于语料库的上海世博会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H052
  10. 上海农商银行网上银行系统的优化研究,F832.2
  11. 上海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及管理问题研究,TU984.113
  12.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农业园环境艺术设计研究,TU986.5
  13. 上海世博会期间《人民日报》版面资源配置与地方形象广告,F713.8
  14. 上海黏土力学特性综合试验研究及本构模拟,TU411.3
  15. 上海市都市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判定与特征识别研究,F224
  16. “新”与“旧”的对话,TU984.114
  17. 横光利—《上海》研究,I313.074
  18. 上海中心城区轨道交通枢纽商业空间模式研究,TU984.13
  19. 上海地区奢侈品家具消费动机研究,F426.88
  20. 上海市老年人住宅更新模式研究初探,TU241.93
  21. 基于上海地区气候分析的覆土建筑设计研究,TU984.115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