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关于《红楼梦》中几个问题的考证

作 者: 钟建波
导 师: 于春海
学 校: 延边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红楼梦》 赦政二房 贾惜春 宁国府 考证
分类号: I207.4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红楼梦》的创作及流传情况十分复杂。在长时间的创作过程中,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从第一稿到各脂评稿,再到流传后世的各种抄本,小说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作品内容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改、丰富、完善的曲折过程,主要人物的身世及命运也随之不同程度地更改、变迁。今本《红楼梦》宁、荣两府中,共有贾敬、贾赦、贾政三个支系,核心是荣国府贾政这一门。但种种迹象表明,在曹雪芹创作的第一个《红楼梦》书稿中,贾府只有贾政一门,贾政是荣府之主,荣府主仆及亲属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大观园故事是主要内容。后来在作者“批阅增删”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小说故事情节,先后添写了贾赦、宁府二门,书稿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最终形成了今本贾府的族系格局。贾赦一门在今本中占据一定地位,但总的来说是贾府的附属角色,从荣府的主事格局、少主身份、早本遗迹等情况分析,这一门应该是后来补写的,早本贾府只有荣国府贾政一支。贾迎春也是贾政之女,后来,作者添写了贾赦邢夫人,贾迎春被安排为贾赦之女。贾琏父母不出场,他可能是贾政的旁系侄子,自幼跟贾政生活在一起,替其料理家务。四小姐贾惜春的身世也一直存在疑点。今本虽已将惜春改为贾敬之女、贾珍之妹,但从其年龄、居所、与宁府的关系、日常生活等情况来看,可以推断惜春在《红楼梦》早期书稿中是贾政的女儿。《红楼梦》最初的本子中也没有宁国府一门,作者将其旧著《风月宝鉴》移入《红楼梦》后,才有了秦氏姐弟、尤氏姐妹,才有了贾珍贾蓉,才有了宁国府,惜春从荣入宁,被改为贾珍之妹。今本宁荣二府一简一繁,对比鲜明,形同两个故事系统,这是主体故事先成篇、次要情节后补入所造成的局面。因此,《红楼梦》早稿中一些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可能呈现出一种与今本迥然不同的格局。由于贾府扩张的时期较晚,而作者又早逝,全书最终仍然是“未定”稿,因而有许多“不接榫”之处,留下不少难解之谜。在《红楼梦》创作早期,作者还没有太多的社会经历,所以小说以爱情为主题,富有青春气息。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作者历尽离合,尝遍艰辛,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因此,在十余年的创作周期里,作者基于自身的经历与感悟,经过艺术上的深思熟虑,逐渐增添人物,添写贾赦、宁府两门,遂成今日规模,人物关系经过多次调整、修改,和初稿已经大有不同,作品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批判现实主义内涵,小说主题实现了理想性和现实性的伟大统一。’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0
第一章 绪论  10-12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0
  1.2 研究现状  10-11
  1.3 研究方法  11-12
第二章 关于贾赦、贾政两房之考证  12-26
  2.1 贾政应是荣府之主  12-17
    2.1.1 贾政何以居荣府正堂  12-15
    2.1.2 "冠带家私"论  15-16
    2.1.3 关于贾雨村投靠荣府  16-17
  2.2 贾赦一房系后来添写  17-26
    2.2.1 迎春被叔父"抱养"不通情理  18-19
    2.2.2 贾琏身份之谜  19-22
    2.2.3 似有似无的贾琮  22-23
    2.2.4 宝钗生日、清虚观打谯中的怪现象  23-26
第三章 关于贾惜春身世之考证  26-38
  3.1 惜春的年龄  27-32
    3.1.1 文本开端时惜春的大致年龄  27-29
    3.1.2 贾敬夫妇何时生下惜春  29-31
    3.1.3 惜春和贾珍的年龄差距  31-32
  3.2 惜春的居所  32-33
  3.3 惜春的家庭关系  33-35
  3.4 惜春的日常生活  35-38
第四章 关于宁国府系后来移入之考证  38-48
  4.1 早本中并无宁国府  38-41
  4.2 宁府故事由《风月宝鉴》移入  41-48
    4.2.1 《风月宝鉴》应有其书  42-44
    4.2.2 《风月宝鉴》的主要故事  44-45
    4.2.3 第六十四、六十七两回之谜案  45-48
第五章 结语  48-50
参考文献  50-53
致谢  53-54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4

相似论文

  1. 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中《红楼梦》诗词的英译研究,I046
  2. 《红楼梦》和《玉楼梦》人物形象对比分析,I106.4
  3. 汉语重叠式副词研究,H146
  4.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红楼梦》中幽默会话的翻译,I046
  5. 《红楼梦》英译本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I046
  6. “潇湘八景”山水文化景观考证研究,TU986.1
  7. 烟台山近代建筑研究,TU-092
  8.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诗歌意象翻译研究,H315.9
  9. 孟子游历考,K225
  10. 关于隐喻表现中译日的考察,H36
  11. 杨译本《红楼梦》中委婉语翻译的功能对等研究,H315.9
  12. 翻译的本质—阐释与接受,H059
  13. 《魏书》殿本考证研究,K239.21
  14. 《红楼梦》两译本中对联英译的比较研究,H315.9
  15.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被字句翻译研究,H315.9
  16. 通假方法与古文献考证,H13
  17. 《红楼梦》拒绝语研究,I207.411
  18. 南唐后主李煜若干问题研究,I207.23
  19. 大学生群体“考证热”现象研究,G649.2
  20. 廻响于云端的“天鹅之歌”,J622.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古代小说 > 《红楼梦》研究与评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