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迁研究

作 者: 李俊奎
导 师: 盛宇华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当代中国 社会利益结构 变迁
分类号: C91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180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的深层结构,它是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各社会成员之间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对这种相互作用的控制和调节的过程中形成的,换言之,它是各利益主体在利益追求过程中竞争博弈的结果。任何一种利益结构既是社会利益矛盾的结果,又包含着新的利益矛盾,是各种利益矛盾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社会利益资源的配置是社会政治结构形成的直接原因,利益结构分化即利益结构构成要素的变化组合必然会引起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动,因而利益结构是社会和政治体系运行内在的动力源泉。不同的经济体制有着不同的社会利益资源配置方式,从而决定着该社会利益结构的状况。在一个没有竞争与激励机制的制度框架内,社会与政治的发展必然会失去原动力。结构总要显示出一定的动态功能,一个已获稳定的政治体系若不侧重于结构整体本身的自我调节和控制,那么则很难获得一种结构向另一结构过渡时的可控性和平稳性状态。因此,政治体系对社会利益结构状况与变动趋势的认定和整合程度直接关系到政治体系的整体性稳定功能。利益结构的分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这种分化处在政治体系整体功能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则出现政治体系的相对稳定;反之,则出现政治体系的不稳定。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论文从构建社会利益结构的分析模型入手,通过对各利益要素变量的分类整合,选择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两个要素,构建了利益结构分析模型。该模型认为,社会利益结构是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相容区间,一定时空下的利益结构即是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稳定的结果。以此分析模型对传统中国社会几千年不断反复的周期性循环进行考察,即可发现这种周期性的内在逻辑在于其社会利益结构不断重复着动力和稳定的交替循环。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变迁。运用此分析模型考察这段历史,笔者认为: 1.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社会利益结构由于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行政措施形成并维持着一元利益主体,这种利益结构挤占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空间,虽然保持了结构的稳定,但缺乏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样的社会利益结构无法长久持续下去。 2.改革开放肇始于激活社会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使长期被压抑的利益冲动得到充分释放,长期困扰中国的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因此而得以解决,随着各利益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冲动驱使下展开的利益角逐,由于缺乏制度化的宏观利益结构调控体系,社会利益结构发生倾斜和失衡,社会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3.“全面小康社会”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取向,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计划”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振兴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将使社会利益结构逐渐趋于均衡合理,未来的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将给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稳定提供一个动态的“相容区间”。“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5-8
导论  8-20
  第一节 研究意义  8-12
    一、 理论意义:从理论上探求社会发展的元动力和稳定机制  9-10
    二、 现实意义:探求深化改革的动力基础和社会稳定机制  10-12
  第二节 利益结构分析工具  12-18
    一、 社会结构分析理论  12-15
    二、 权变理论  15-18
  第三节 研究重点、方法及主要特点  18-20
    一、 研究重点和难点  18-19
    二、 主要研究方法  19
    三、 本研究主要尝试的创新点  19-20
第一章 利益结构模型  20-38
  第一节 利益结构要素理论述评  20-25
    一、 利益结构要素思想的一般概述  20-22
    二、 萨伊三要素的利益结构要素思想  22-24
    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要素理论  24-25
  第二节 利益结构要素  25-31
    一、 有形资本:人类不竭的动力之源  27-29
    二、 无形资本:走出历史之谜的阿莉阿德尼之线  29-30
    三、 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的互动:推动历史的杠杆  30-31
  第三节 利益结构的测量工具  31-32
    一、 基尼系数法  31-32
    二、 恩格尔指数法  32
    三、 五等份法  32
    四、 百分之十人口分析法  32
  第四节 利益结构分析模型  32-36
    一、 权变模型设计  32-34
    二、 模型中的变量解释  34-36
  第五节 利益结构各要素的权重分析  36-38
第二章 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历史分析  38-58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利益结构演变轨迹考察  38-49
    一、 殷周时代的社会利益结构  39-41
    二、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利益结构  41-42
    三、 宋元明清时期的利益结构  42-44
    四、 近代社会的利益结构  44-46
    五、 民国时期的社会利益结构  46-49
  第二节 传统社会对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影响  49-58
    一、 小农经济社会的形成和演进  49-50
    二、 中国传统社会运行的周期性  50-52
    三、 传统社会留给当代中国的历史遗产  52-54
    四、 近代以来二元制结构的畸形发展  54-58
第三章 当代中国凸现的利益结构问题  58-80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利益结构的板块状态  58-69
    一、 对社会主义理念理解上的误区  58-60
    二、 结构要素的分离和板块化  60-63
    三、 利益结构的扭曲和极化  63-69
  第二节 社会自主性的缺失  69-80
    一、 权力对社会的渗透  69-75
    二、 问题背后的价值取向  75-80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对利益结构的调整  80-100
  第一节 重新解读社会主义  80-87
    一、 社会主义的利益矛盾  80-82
    二、 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82-83
    三、 改革开放以来利益结构变迁的两个维度分析  83-87
  第二节 利益结构合理化的初步尝试  87-100
    一、 一元利益结构转向多元利益结构  87-88
    二、 现状与问题  88-100
第五章 建构新型的社会利益结构  100-119
  第一节 重新解读小康  100-108
    一、 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演进  100-104
    二、 小康社会的概念内涵  104-108
  第二节 小康社会的价值预期  108-119
    一、 全面小康社会:利益结构均衡发展的新阶段  108-112
    二、 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112-119
第六章 当代中国利益结构变迁的启示  119-131
  第一节 利益结构变迁的元动力演变轨迹分析  119-125
    一、 利益主体与主体利益  119-121
    二、 主体利益的演变特点及其规律  121-125
  第二节 利益结构变迁中的制度分析  125-131
    一、 作为利益主体和社会之桥梁的制度  126-128
    二、 制度建设与社会利益结构之互动关系  128-131
参考文献  131-137
后记  137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3. 云南石林撒尼人传统服饰现状研究,K892.23
  4.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5. 昨天能自然到今天吗—教育引领,G629.2
  6. 浙江近代乡村教育与农村人口变迁,G529
  7. 《点石斋画报》视野下晚清女性生活形态探究,G239.29
  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研究,D61
  9. 基于政策变迁理论视角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631.42
  10.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G451.1
  11. 农村嫁妆消费变迁研究,C912.82
  12. 城市生活方式的变迁与休闲体育项目的选择,G812.0
  13. 农耕体育文化传承的变迁与当代危机,G807.4
  14. 从社会变迁视角探究村落民俗体育演变,G812.4
  15. 新中国建立60年媒体“英模人物”报道的变迁,G212
  16. 论当代中国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传统,G641
  17. 建国以来人物报道变迁研究,G212
  18. 清代满族婚姻习俗变迁,K892.22
  19. 平面构成在当代中国画构图中的应用,J212
  20.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变迁的探析,D630.3
  21. 新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政策变迁研究,G525.1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利益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