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

作 者: 王凯
导 师: 李其龙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比较教育学
关键词: 学生评价 发展性 校本研究 教育领域 历史流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生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体系 自评与互评 发展性功能
分类号: G40-058.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409次
引 用: 4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开始浮出水面,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前沿领域,有两个方面的主要促进因素,一是教育界权力的不断下移;二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 权力下移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鲜明趋势,国家和政府逐渐由事事亲躬转向宏观调控,校本管理、校本研究、校本课程等的出现皆得益于此。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于世纪之交正式开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学生评价作为改革的一个必要组成,作为课程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方面,作为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块硬骨头,开始得以彰显。“发展性”与“校本”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中的两个关键词,尽管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科研人员在很多的文章、报告中提及,但是,真正对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展开深入研究者却寥寥无几,可以说,这一领域仍是空白。 如何突现出当前学生评价所缺失的发展性是本论文的主轴,而校本化则是论文进行探讨的立足点。论文的核心是就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探讨与构建,而笔者在进行上述探讨之前,在行文中作好了充分的准备,首先细致地而开创性地梳理了学生评价的历史流变,从比较的视角出发汲取了域外的经验;其次,在分层论述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校层面学生评价为管理者服务,为获得利益服务的两个取向,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学生评价之所以异化,之所以脱离学生的实际发展的另一个根本原因,即学生评价的人为赋权问题,开辟性地论述了学生评价之所以忽略了学生本身而异化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甄别和选拔工具,成为一种决定着学生、教师甚至是学校命运的活动的深层原因。分层构建之后是体系的整合,笔者通过分析域外的经验与国内的现状,预见了构建此体系可能遇到的问题,并针对于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共九章。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第一章学生评价概述进一步明确了学生评价的研究领域,区分了学生评价的几种主要类型和几个容易引发歧异的概念,并且对校本和校本学生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第三、第四章。第二章中,笔者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法对学生评价的历史流变予以了梳理,将整个学生评价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古代的传统考试、近现代的科学测试、当代的科学评价三个阶段,并分别进行了分析。在第二章末尾,笔者就学生评价功能的逐渐健全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学生评价领域彰显发展性功能的过程。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校本学生评价的国别比较,通过对英美两国基础教育校本学生评价的研究,来获取某些启示和警示。 第三部分是第五章。主要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校本的特点,以及校本学生评价的逐渐凸现。然后,在此基础上,透析了校本学生评价的体系,论述了建立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体系应该虑及的方面。 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包括第六、七、八三章。主要分两个层面对建构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体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探讨.所划分的两个层面分别为学校层面的学生评价与课堂学生评价,在对前者进行分析中,笔者首先探悉了当前存在的有碍于学生评价凸现发展性的因素,并对其对策,即建构发展性评价的必要条件进行了论述。建构学生评价共同体、正确看待和应用传统测验以及建构合理的评价方法体系是笔者论述的重点,也是笔者的创新。在课堂学生评价的论述中,笔者从促进学生实际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做了探讨,指出了确立学生在评价中的价值主体地位、建立评价蓝图、构建评价技术与方法库、促进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以及有效地反馈信息的重要性,并且给予了较为详细的技术上的说明。其中,笔者对建立评价蓝图和课堂学生评价工具与方法进行了尤为详细的说明。 第五部分为第九章。对整合校本学生评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从理论和技术上对此体系的特点及运作进行了探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9-11
Abstract  11-13
图标索引  13-14
引言  14-20
第一章 学生评价概述  20-33
  第一节 学生评价的本质观  20-22
  第二节 学生评价的类型划分  22-26
    一、 按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划分  22-23
    二、 按照评价参照标准化分  23-25
    三、 按照评价方式划分  25-26
    四、 按照评价指向划分  26
    五、 按照其他方式划分  26
  第三节 几对容易混淆的概念  26-28
    一、 评价与测量  27
    二、 学生评价与学生学业评价  27-28
    三、 关于学习的评价与为了学习的评价  28
  第四节 校本与校本学生评价  28-33
    一、 学校层面的学生评价  29-31
    二、 寓于课堂之内的学生评价  31-33
第二章 学生评价的历史流变  33-58
  第一节 古代的传统考试阶段  33-37
    一、 古代中西方的考试  33-34
    二、 口试的萌芽及其发展  34-35
    三、 笔试的产生及其发展  35-37
  第二节 近现代的科学测试阶段  37-41
    一、 科学测试阶段的起因  37-38
    二、 科学测试阶段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38-39
    三、 科学测试阶段的理论探讨  39-41
  第三节 当代的科学评价阶段  41-54
    一、 科学评价阶段的起因及推动  41-43
    二、 多元化阶段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43-50
    三、 多元化阶段的理论分析  50-54
  第四节 从学生评价的历史流变看其功能的变化  54-58
第三章 英国校本学生评价研究  58-72
  第一节 英国校本学生评价的背景分析  58-61
    一、 执政党执政理念的更迭  58-59
    二、 教育改革的新进展:课程2000的制定与实施  59-60
    三、 校本学生评价现状的全国性调查  60-61
  第二节 寓于三级评价体系之内的校本学生评价  61-72
    一、 三级学生评价体系  61-63
    二、 校本学生评价的特色  63-72
第四章 美国校本学生评价研究  72-88
  第一节 美国校本学生评价的背景分析  72-75
    一、 对标准化测验的批判与绩效责任思想的产生  72-73
    二、 对学生评价的理智批判  73-74
    三、 学生评价的多元化与校本绩效责任制的生成  74-75
  第二节 校本学生评价的各种改革举措  75-82
    一、 对标准化测验的反思与改革  76-79
    二、 对家长参与评价的新探讨  79
    三、 对校本质性评价方式的关注  79-81
    四、 对评价反馈的改革  81-82
  第三节 校本学生评价的案例分析  82-88
    一、 学校层面学生评价的教师角色分析  82-83
    二、 课堂学生评价中的教师角色分析  83-88
第五章 我国学生评价的历史演进及校本化的凸现  88-107
  第一节 我国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的历史演进  88-95
    一、 《奏订学堂章程》:我国近代第一部涵盖细致学生评价规定的制度化文本  88-89
    二、 我国测量运动中的学生评价  89-91
    三、 生活教育运动中的学生评价  91
    四、 苏联模式下的学生评价  91-92
    五、 改革开放后我国学生评价领域掀起的三次浪潮  92-95
  第二节 校本学生评价的凸现  95-100
    一、 浮出水面的校本  95-98
    二、 校本学生评价的凸现:从制度化走向实践化、实践化走向校本化  98-100
  第三节 校本学生评价的体系透析  100-102
  第四节 对我国校本学生评价的初步思考  102-107
    一、 此校本非彼校本--对中外校本差别的思考  102
    二、 旧框架与新思路?全新的体系?  102-103
    三、 透析实践所引发的思考  103-107
第六章 学校层面的学生评价  107-139
  第一节 学校层面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及其成因  107-111
    一、 为管理者服务  107-108
    二、 为获得利益服务  108-110
    三、 成因分析  110-111
  第二节 对学校层面学生评价误区的思考  111-122
    一、 考试文化--传统测验主导学生评价  111-116
    二、 不良竞争一学生评价即竞争  116-122
  第三节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如何成为可能  122-139
    一、 建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共同体  122-130
    二、 正确看待及应用传统测验  130-136
    三、 建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评价方法体系  136-139
第七章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及其构建(上)  139-164
  第一节 课堂学生评价简述  139-145
    一、 课堂学生评价的背景与载体--建构性课堂  139-141
    二、 课堂学生评价的组成  141-144
    三、 课堂学生评价的生成性特征及由此构成的挑战  144-145
  第二节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特点及功能  145-148
    一、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特点  145-147
    二、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功能  147-148
  第三节 构建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前提--确立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  148-159
    一、 学生观的转变--从怀疑、打击到相信、珍视  149-155
    二、 凸现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需要谨防晕轮、刻板效应  155-156
    三、 明确学生在评价中的权利  156-159
  第四节 课堂学生评价蓝图的构建与共享  159-164
    一、 课堂学生评价蓝图及其构建  159-162
    二、 师生共享评价蓝图  162-164
第八章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及其构建(下)  164-204
  第一节 课堂学生评价的常用工具与方法  164-177
    一、 课堂学生评价常用工具  164-168
    二、 课堂学生评价的方法--真实性评价  168-175
    三、 形成适切性的评价工具与方法体系  175-177
  第二节 促进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177-187
    一、 促进自评与互评所需要注意的几个阶段  177-180
    二、 促进学生自评与互评可借助的几种方式  180-187
  第三节 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反馈  187-198
    一、 明确反馈的内髓以及现有的问题  187-191
    二、 以发展性为定位的反馈  191-198
  第四节 建构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的案例分析  198-204
第九章 走向整合的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  204-226
  第一节 三种现状:冲突与对抗、漠视与忽略、附和与盲从  205-207
    一、 附和与盲从  205-206
    二、 漠视与忽略  206-207
    三、 冲突与对抗  207
  第二节 沟通与融合的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的几个特点  207-216
    一、 英国对校本学生评价体系的探讨  208-214
    二、 美国对校本学生评价体系的探讨  214-216
  第三节 整合学生评价体系可能存在的问题  216-218
    一、 两个层面学生评价目的与功能之间的冲突  216-217
    二、 教师与管理者的关系  217
    三、 教师的专业发展  217-218
    四、 给予教师的空间  218
  第四节 整合校本学生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  218-226
    一、 评价内容与标准的趋同  219
    二、 制定学校评价政策与整套学生评价计划  219-220
    三、 设立评价协调者  220-223
    四、 明确评价体系中各成员的绩效责任  223-224
    五、 组织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校外培训  224-226
结束语: 处于不断变革中的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  226-227
参考文献  227-238
后记  238

相似论文

  1.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Through Authentic Assessment,G633.41
  2. 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G521
  3. 初中生作文批改方式的研究,G633.34
  4. 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价值评价方法研究,X36
  5. 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安全分级评价初探,TU242
  6. 合作学习学生评价体系研究,G420
  7. 长春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G633.96
  8. 素质教育下的小学美术教育学生评价体系研究,G623.75
  9. 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研究,G641
  10.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职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G718.3
  11. 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B841.7
  12. 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策略,G632.3
  13. 新课程背景下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课程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及分析,G642
  14. 东胜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对策,G632.3
  15. 保守主义视角下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检讨,G632.1
  16.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G639.2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物理学习方式转变的误区及对策研究,G633.7
  18. 陕西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研究,G632.3
  19.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在PSSC物理课程中的应用,G632.3
  20. 中小学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G632.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教育学 > 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 > 教育管理学 > 教育评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