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刘士聪散文翻译风格研究

作 者: 李芸
导 师: 王宪生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刘士聪 散文翻译 翻译风格
分类号: I0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刘士聪散文翻译方面成就斐然。然而专门针对他的风格研究却还没有。笔者选取刘先生的《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作为研究对象,以刘宓庆的翻译风格论为理论基础,目的在于探究刘士聪的散文翻译风格,并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刘士聪是如何实现了他的翻译风格以及他实现这种风格的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是什么。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章。引言部分介绍有关散文的背景知识及其文体风格特征,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图和目的、研究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方法,以及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散文的背景知识简介,对本论文所研究的散文进行了界定。这里所研究的“散文”泛指所有的非韵文文学作品。接下来,笔者从散文的篇幅、内容、主题、语言及意境等方面总结出散文的文体风格特征。随后笔者回顾了中国翻译家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出了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刘士聪的散文翻译风格研究,探究刘士聪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翻译风格以及实现他的翻译风格使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和技巧。鉴于国内对刘士聪的风格研究还属于和张培基的散文翻译的对比研究,使得笔者对刘士聪散文翻译风格的专题研究显得尤为必要。第一章着重介绍刘士聪的生平、主要著作、其翻译理论---“韵味说”等问题。然后笔者结合国内刘士聪和张培基教授汉译英翻译中同一文本的两个不同译本分析,从词数、词语的选择、以及句式的选择三方面总结出刘在汉译英翻译实践中的个人翻译特色。第二章则对国内有关刘士聪、其翻译理论及主要译作所进行的研究做一综述。在简要介绍翻译风格的基础上,翻译风格的可译性的讨论以及什么是译者的翻译风格进行说明上,第三章主要是提出了刘宓庆的翻译风格论。刘宓庆认为风格是可译的和可认识的,并据此提出翻译风格的标记体系。作为本论文的重点,第四章除了谈及散文翻译的特点外,主要从风格翻译论形式标记的六个表现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刘士聪的散文英译和散文汉译两部分译文,以其译作中的音系标记、语域标记、句法标记、词法标记、章法标记和修辞标记的例子,证实刘士聪如何实现自己的翻译风格和探究他是用何种翻译方法和技能来实现自己的翻译风格的。最后是结语。本论文的结语是:首先,刘士聪的翻译风格是基于原作和原作者的风格,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和对汉英两种语言的精湛掌握的基础上实现的。其次,他使用各种翻译方法和技能,主要表现为对应式换码、重建式换码和淡化式换码等,实现他的散文翻译风格的。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图和附表清单  10
符号说明  10-11
Introduction  11-17
  0.1 Prose,Its History and Its Stylistic Features  11-13
  0.2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13-15
  0.3 Purpose and Object of the Research  15
  0.4 Research Questions  15-16
  0.5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6-17
Chapter One An Introduction to Liu Shicong  17-30
  1.1 Life of Liu Shicong  17-21
  1.2 Main Works by Liu Shicong  21
  1.3 Liu Shicong's Translation Theory---"Artistic Flavor''in Prose Translation  21-23
  1.4 Characteristics of Liu Shicong in Translation,Especially in Chinese —English Translation  23-30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30-37
  2.1 Study on Liu Shicong the Translator  30-32
  2.2 Study on His Translation Theory---Theory of Artistic Flavor or Flavor Theory  32-34
  2.3 Study on His Versions  34-37
Chapter Three Liu Miqing's Theory on Translation Style  37-44
  3.1 Translation Style,and Discussion over Translation Style  37-38
  3.2 Marking System of Style:Formal Markers  38-44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Liu Shicong's Prose Translation Style Based on Liu Miqing's Theory on Translation Style  44-92
  4.1 Analysis of Liu Shicong's Prose Translation Style in His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Practice  44-65
  4.2 Analysis of Liu Shicong's Prose Translation Style in His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Practice  65-92
Conclusion  92-94
Notes  94-96
Appendixes  96-100
Bibliography  100-102
Acknowledgements  102-103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3

相似论文

  1. 从翻译美学角度赏析张培基《英译现代散文选》中的“再现”手法,I046
  2. 苏轼诗词英译风格研究,I046
  3. 从顺应论看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H315.9
  4.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I046
  5. 《促织》的四种英译本翻译风格探讨,I046
  6. 从阐释学视角比较《离骚》四种英译本的翻译风格,I046
  7.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汉语散文翻译之美学价值再现,I046
  8. 张培基刘士聪散文翻译风格对比研究,H315.9
  9. 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评析《大卫·科波菲尔》中密考伯人物形象及其在三个中译本中的再现,I561.074
  10. 从格式塔意象再造看英语散文翻译的审美再现,H315.9
  11. 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I046
  12. 试论散文英译意象再造,H315.9
  13. 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分析《紫色》的三个中译本,H315.9
  14. 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H059
  15.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交融,H059
  16. 鲁迅小说风格翻译研究,H212
  17. 翻译风格的分析和评价,H059
  18. 英语散文汉译的翻译标准,I046
  19. 篇章翻译中的语境分析,H059
  20. 评《围城》英译本,H315.9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创作论 > 文学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