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药治疗溴隐亭致流产鼠影响PrRP及其受体的表达和NK细胞活性的研究

作 者: 陆方贤
导 师: 归绥琪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妇产科学
关键词: 补肾中药 溴隐亭 RT-PCR 催乳素释放肽及其受体(PrRP/PrRP-R)
分类号: R271.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9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 补肾中药治疗溴隐亭致SD大鼠流产模型影响 PRL分泌的可能机制目的:在临床上用补肾中药治疗因母胎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所致的流产,具有良好的保胎效果,同时患者伴有血妊娠激素催乳素(PRL)、孕酮(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升高。在利用建立的具有低PRL、低P特点的改良溴隐亭致SD大鼠流产模型中,发现:补肾中药能促进PRL、P的分泌,使流产鼠的蜕膜、卵巢PRL-R、P-R、E-R表达增加,并使蜕膜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偏向Th2型,调节整体、蜕膜及卵巢局部的内分泌免疫环境,使其恢复到正常妊娠状态。显示妊娠生理性高PRL是维持早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运用改良的溴隐亭致SD大鼠流产模型,研究该中药对催乳素释放肽(prolactin-releasing peptide, PrRP)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补肾中药影响PRL分泌的可能机制。 方法:SD孕鼠于孕6-8天皮下注射溴隐亭0.3mg.kg-1,建立改良的溴隐亭致SD大鼠流产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模型组); B、C、D组在孕1-11天分别给予中药粉剂(3g.kg-1.d-1治疗组)、PRL(8IU/次,bid, sc,阳性对照组)、P(8mg.kg-1.d-1,im,阳性对照组);另设E组(正常孕鼠对照组)。孕第12天处死,观察妊娠结局,用RT-PCR方法测定各组大鼠垂体PrRP-R、PRL-R的表达,胎盘、蜕膜PrRP-R的表达,观察下丘脑、蜕膜和胎盘PrRP的合成情况。 结果: A组孕鼠流产率为75%,妊娠率为25%, 胎仔总数40只,低于 B组妊娠率100%和胎仔总数170只,其差别具显著性(P <0.01)。C、D组的妊娠率均为91.7%,E组妊娠率为100%, 胎仔总数分别为153、148、158只,均高于A组,其差别有显著性(P <0.01)。A组下丘脑PrRPmRNA的表达低于B,C,D,E组(P <0.01,P<0.05)。仅A组的蜕膜有PrRP的表达,其余4组均无表达;蜕膜、胎盘PrRP-RmRNA五组均有表达,但差异无显著性;; A组垂体PrRP-R、PRL-R的表达明显高于B、C、D、E组(P<0.05)。结论:1. 本研究显示中药粉剂有明显的保胎效果。 2在妊娠期,PrRP的合<WP=5>成主要来源于下丘脑;而胎盘及蜕膜很少有PrRP的合成。2. 由于蜕膜、垂体有PrRP-R表达,补肾中药通过促进下丘脑合成PrRP,进一步促进垂体和蜕膜PRL的释放为其重要机制之一 。关键词:补肾中药,溴隐亭,RT-PCR,催乳素释放肽及其受体(PrRP/PrRP-R)

全文目录


中文文摘  4-8
英文文摘  8-12
第一部分 补肾中药溴隐亭致SD大鼠流产模型PRL分泌的影响机制  12-28
  前言  12-13
  研究目的  13-14
  材料与方法  14-18
  资料统计分析  18
  结果  18-24
  讨论  24-28
第二部分 补肾中药对溴隐亭致SD大鼠流产模型中蜕膜和外周NK细胞活性的调节  28-52
  前言  28-29
  研究目标  29-30
  材料与方法  30-35
  资料统计分析  35-36
  结果  36-46
  讨论  46-52
小结  52-53
参考文献  53-58
致谢  58-59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文章  59-60
综述及参考文献  60-64
  蜕膜NK细胞与妊娠  60-64

相似论文

  1. 凡纳滨对虾性腺抑制激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S917.4
  2. 昆虫OBP CSP和sid-1基因的预测及序列分析,Q78
  3. 河南省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S852.65
  4. PRRSV的感染差异性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S858.28
  5. 小麦苗期磷胁迫诱导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和转录因子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分析,S512.1
  6. 蝴蝶兰(Phalaenopsis)脱毒快繁关键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S682.31
  7. MMP-7和溶菌酶在DSS诱导的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S858.91
  8. 不同培养方法和细胞因子对小鼠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R329
  9.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 19 mRNA和MUC1 mRNA的检测意义,R737.33
  10. HCO3-、K+和HSO3-对大豆幼苗rbcL与rbcS表达及光合作用的影响,S565.1
  1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S828
  12. 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及其杂交后代CLC1基因鉴定和功能的初步研究,S565.1
  13. 香菇纤维素酶基因cel6B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S646.12
  1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593.22
  15. CD24mRNA在大肠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R735.34
  16. 脂肪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R78
  17. 实时荧光定量PCR与普通RT-PCR检测粪肠球菌esp基因的差异,R440
  18. 家蚕HSP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S881.2
  19. ASPP家族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5.2
  2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Mcl-1基因和bcr/abl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3.72
  21. 基因分型诊断在肠道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探讨,R373.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妇产科 > 现代医学妇产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