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医药综合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瘀浊壅寒型的临床观察

作 者: 刘静静
导 师: 宋立群
学 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脾肾阳虚 瘀浊壅塞 中药足浴 中药保留灌肠
分类号: R27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益肾泄浊汤内服与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足浴综合治疗对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瘀浊壅塞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60例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瘀浊壅塞型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运用自拟方益肾泄浊汤内服结合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足浴综合治疗。观察时间为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以及血肌酐、尿素氮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益肾泄浊汤内服结合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足浴综合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瘀浊壅塞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7%,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较治疗前降低(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患者的血钙、血磷、血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益肾泄浊汤内服结合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足浴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瘀浊壅塞型患者的中医症状,降低中医症状积分。2益肾泄浊汤内服结合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足浴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瘀浊壅塞型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其BUN、Scr水平,提高其Ccr水平。并且改善其贫血状态、提高其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水平。

全文目录


缩略语表  4-5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8
前言  8-10
文献综述  10-30
  1 中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及临床研究进展  10-22
    1.1 祖国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病名的探讨  10-12
    1.2 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12-14
    1.3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近况  14-22
  2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2-30
    2.1 病因研究  22-23
    2.2 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23-25
    2.3 对慢性肾衰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25-26
    2.4 控制慢性肾衰竭的恶化因素  26-28
    2.5 慢性肾衰竭的其他疗法  28-30
临床研究  30-40
  1 临床资料  30-33
    1.1 一般资料  30
    1.2 诊断标准  30-32
    1.3 病例选择  32-33
  2 临床研究  33-36
    2.1 治疗方法  33-34
    2.2 观察方法  34
    2.3 疗效判定标准  34-36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6-40
    3.1 总疗效分析  36
    3.2 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36-37
    3.3 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37
    3.4 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比较  37-38
    3.5 治疗前后患者HGB、RBC指标比较  38
    3.6 治疗前后患者血Ca、P、K比较  38
    3.7 安全性情况评价  38-40
讨论  40-48
  1 慢性肾衰竭中医理论的探讨  40-41
    1.1 脾肾阳虚为本  40
    1.2 瘀浊壅塞为病机关键  40-41
  2 本中医药3种方法综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依据及优势  41-42
  3 本中医药综合治疗的意义  42
  4 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42-46
    4.1 内服中药方  42-43
    4.2 灌肠中药方  43-45
    4.3 足浴中药方  45-46
  5 临床疗效分析  46-47
    5.1 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46
    5.2 肾功变化情况分析  46
    5.3 血常规变化情况分析  46-47
    5.4 治疗前后钙、磷、钾变化情况分析  47
  6 问题与展望  47-48
结论  48-49
致谢  49-50
参考文献  50-5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6-58
个人简历  58

相似论文

  1.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锌-α2-糖蛋白水平变化及与营养不良的关系分析,R692.5
  2. 慢性腹泻者结肠息肉发生与中医脾肾阳虚的关系探讨,R273
  3. 温肾健脾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R255.2
  4. 芪苓固本益气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脾肾阳虚)的临床研究,R277.5
  5. 腹腔镜术后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观察,R711.6
  6. 针刺结合足浴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R587.1
  7. 溃结宁膏穴位敷贴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IL-4的影响,R259
  8. 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IL-6、IL-8的影响,R574.62
  9. 口服疏肝健脾止痢方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R259
  10. 参芪地黄汤合生脉散治疗慢性肾衰竭心肾气阴两虚证临床观察,R277.5
  11.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护理研究,R248
  12. 补肾活血方内服配合足浴方外治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观察,R285
  13. 益气散结剂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R271.9
  14. 肾衰泻浊丸对UUO模型大鼠肾组织CTGF和α-SMA表达的影响,R285.5
  15. 肠安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R273
  16. 加味六磨汤灌肠治疗阳虚型癌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R259
  17. 中药足浴法对乳腺癌含蒽环类药物化疗呕吐反应的临床观察,R244.9
  18. 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与部分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R259
  19. 辩证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R259
  20. 针灸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R271.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其他学科 > 中医泌尿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