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回到“事物”本身
作 者: 陈小碧
导 师: 王光东
学 校: 上海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新写实小说 日常生活 “还原” 过渡时期 转型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写实小说思潮作为一个文学事件已经随同历史的潮流而远去,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话语阐释的可能性。在各种话语的构建过程中,都投射着话语主体的内在思想、情感的演绎过程和心灵图景,从而也不可避免的使其呈现为一种语境性的阐释。那么,如何穿越以往种种话语阐释的基础上,在一种总体性视野的观照下,建立自己的一种言说方式,则是本论文的核心:第一章主要讨论各种话语构建中的“新写实”。本论文通过返回文学现场,对当时各种批评话语进行细致分析,并以文学史叙述中的“新写实”为参照,在当下的历史语境中,给予“新写实”一种新的诠释:从起源上为“新写实”小说溯源和钩沉,寻找被以往历史叙事所遮蔽、遗漏的作品,并探讨其背后的权力关系。在这样的基础上,对“新写实”小说在起源、创作特色、作家群等方面做了一种不同于以往文学史叙述的重新梳理和概括。第二章主要讨论“新写实”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之下,如何成为可能?“新写实”小说应和着时代世俗化潮流的波澜,在与各种与“新写实”写作风格相类似小说的微妙差异比较中,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在当时共时态的文学形态,如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先锋小说)等的文化浸染下,新写实小说不断顺势改变着自己对“真实”世界的观看角度和言说方式,在沉默中逐渐萌芽、成熟、壮大,最终借助于一种强势的,如媒介期刊等外在文化力量的支持,汹涌而出,从而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独特然而不可磨灭的“印痕”。第三章主要是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抓住人的三大欲望核心:物欲、情欲、权力欲,探讨“新写实”小说如何在日常性的生活领域中展示人类这最本质的三大欲望,并思考它的呈现方式在整个文学史中所具有的独特性和意义。第四章揭示“新写实”小说与1980年代文学继承和超越的关系,具体讨论“新写实”与1980年代的启蒙话语、现代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关系,从中发现1980年代小说叙事类型为“新写实”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以及随着语境的变迁,在各种新旧文化的撞击下,“新写实”小说产生出了许多不同于以往叙述的新质的文化因子,从而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转型。启蒙话语和现代主义等也如同“新写实”本身一样是一个不断漂浮移动的“能指”,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那么如何反思“新写实”与它们的关系问题也就变得非常复杂。余论主要是简单讨论“新写实”小说作为90年代文学转型的几个症候式表述,从而表明“新写实”小说在90年代文学转型中具有过渡性的意义,并进一步讨论了“新写实”小说以及“新生代”等具有个体化倾向小说如何处理公共性和个人性的问题。
|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2 导论:何谓/如何回到“事物”本身? 12-18 第一章 “误读”与重述:话语建构中的“新写实” 18-40 第一节 批评话语中的“新写实” 18-28 一. “误读”之一:思潮关联与起源的界说 19-21 二. “误读”之二:美学特征的界说 21-23 三. “误读”之三:意义的界说 23-25 四. “误读”之四:范围的界说 25-28 第二节 回到“新写实”本身 28-40 一. “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29-34 二. 对“新写实”小说的考掘 34-40 第二章 “新写实”何以成为可能? 40-58 第一节 世俗化潮流的兴起和文学诗情的消解 40-47 第二节 “真实观”转化与1980 年代文学叙事的困境 47-53 第三节 “新写实”的文学生产机制——以《钟山》杂志为中心 53-58 第三章 物质·情爱·权力:欲望的日常性叙述 58-104 第一节 物欲的萌醒:生存性贫困叙事 58-73 一. 粮食/空间之仗 59-62 二. “祛魅性”:物欲的还原叙述 62-69 三. 物欲还原的社会动力 69-73 第二节 当“爱”遭遇世俗生活 73-90 一. 爱与痛的边缘:日常化的爱情 74-79 二. 无力挣脱的网:被磨损的爱情 79-83 三. 在毁灭和重生之间:出轨的爱情 83-90 第三节 “生活政治”和“微观权力”的浮现 90-104 一. 规训与压抑 92-95 二. 渗透性 95-97 三. 转换性 97-104 第四章 “异延”式生成:以1980 年代文学精神为参照系 104-135 第一节 “新写实”的日常生活“启蒙” 105-118 一. 为何是日常生活“启蒙” 105-108 二. 日常生活“启蒙”的立场. 方法和意义 108-111 三. 日常生活“启蒙”的二重性 111-114 四. 日常生活“启蒙”悖论和困境 114-118 第二节 “新写实”的“两幅面孔”: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 118-135 一. 形式探索与写实意向:不应有的对立 122-127 二. “于止步处重生”:在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 127-135 余论“新写实”小说:作为1990 年代文学转型的“症候” 135-152 一. 作为“文化浮桥”的“新写实”小说 137-144 二. 何种公共,如何个人? 144-152 参考文献 152-166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66-167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167-168 后记 168
|
相似论文
- 煤粉再燃反应条件对NH3非催化还原NOx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X701
- 锂离子电池用多元Sn合金基碳复合材料的研究,TM912.9
- 安史之乱与天宝大历之际的诗风演变,I207.22
-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 磷石膏还原制硫化钙工艺的优化及研究,X786
- 基于气体还原法的钢丝镀锌自动化生产线关键技术的研究,TQ153.15
- 褐煤制备冶金还原气的研究,TD849.2
- 农村能源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益,S210.3
- 还原桃红R的合成工艺研究,TQ616.2
- SCR脱硝反应器物理场特性研究与结构优化设计,X773
-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新探,B521
- 棉铃虫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的克隆、时空表达及RNA干扰,S435.622.3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d基阴极催化剂的研究,O643.36
- 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422.62
-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伦理研究,B82-05
- 我国社会转型期慈善伦理的经济学分析,D632.9
- 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对家兔小腿骨骼肌酶组织化学的影响,R-332
- ERCC1/RRM1的表达与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期及与铂类耐药的相关性,R734.2
- 资源型经济转型与政府职能转变研究,F124.5
- 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武术发展环境特征及对策研究,G852
- 《大公报》舆论建构途径研究(1925-1932年),G219.29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