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共刺激通路联合阻断及同种反应性CD4~+记忆性T细胞对同种异体移植物存活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 者: 朱鹏
导 师: 陈孝平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移植 疾病模型 共刺激信号 CD28 CD40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记忆T细胞 免疫磁性分离 小鼠
分类号: R3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目的探讨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手术的技术方法及其改进,为进一步进行移植免疫学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供心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供心肺动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方法对100例小鼠进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术,同时测量相关移植部位的重要结构。结果供心主动脉直径为(1.3±0.2)mm,供心肺动脉直径为(1.6±0.3)mm,受体下腔静脉直径为(2.4±0.4)mm,腹主动脉直径为(1.5±0.2)mm,腹腔大血管平均可利用长度为(6.0±1.0)mm。建模成功率为92%。供、受体手术时间分别为(8.0±1.0)min和(40.2±3.0)min;其中动脉吻合为(9.3±1.2)min,静脉吻合为(7.8±1.7)min。结论本组建立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稳定可靠,适用于移植免疫学方面的研究。第二部分联合阻断CD28/B7和CD40/CD40L共刺激通路对同种异体移植物存活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目的借助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采用共刺激信号阻断策略去诱导同种异体移植物出现免疫耐受,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连续联合应用CTLA-4 Ig和MR1,研究其对同种异体移植物存活、Th1和Th2细胞因子分泌等其他相关机制的影响。结果共刺激信号联合阻断能明显延长同种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平均存活时间为43 d高于正常排斥对照组的8 d,P<0.01),其具体机制包括能明显抑制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分泌、能减少浸润至移植物内的CD4+和CD8+淋巴细胞的数量、能抑制移植物内穿孔素、颗粒酶B和FasL的表达。结论联合阻断CD28/B7和CD40/CD40L共刺激信号能明显抑制CD4+初始T细胞的活化,阻止其向Th1和Th2极化,明显减少移植物内CD4+和CD8+淋巴细胞的浸润数量,通过抑制移植物内穿孔素、颗粒酶B以及FasL表达来抑制CTLs对移植物的细胞毒作用,从而使同种异基因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第三部分同种反应性CD4+ Tm对同种异体移植物存活影响的初步研究目的研究同种反应性CD4+ Tm对同种异体移植物存活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小鼠皮肤移植模型,通过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分离出同种反应性CD4+ Tm,并进行表型和功能鉴定。通过尾静脉过继性输入,研究此细胞对同种移植物存活的影响,并探讨其初步机制。结果分离所得CD4+ Tm的活细胞百分率为(98.4±0.7)%,其中CD4+CD44+CD62L-CCR7-细胞比例约占95%,且其功能具有良好的供体特异性。在同种异基因抗原刺激下,CFSE标记的CD4+ Tm荧光强度逐渐下降。与未输注Tm的阴性对照组相比,Tm组同种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明显缩短,移植物内有较多CD4+ T淋巴细胞浸润,但分布局限于心肌的中环层。Tm组移植物内仅冠脉周围有少量颗粒酶B表达,其余地方未见明显表达,但有大量的FasL阳性细胞浸润,主要分布于心外膜及心内膜下,尤以血管周围较为明显。结论通过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及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可制备高纯度无菌的CD4+ Tm,其细胞活力不受影响,作用具有良好的供体特异性,这为深入研究Tm在移植物免疫方面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同种反应性CD4+ Tm能介导排斥反应,缩短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存活时间,这其中以FasL-Fas为代表的非分泌性杀伤性途径可能在CD4+ Tm介导的移植物排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全文目录


主要缩略词表  6-8
前言  8-10
中文摘要  10-12
英文摘要  12-15
第一部分 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15-27
  前言  15
  材料与方法  15-18
  结果  18-22
  讨论  22-25
  结论  25
  参考文献  25-27
第二部分 联合阻断CD28/B7和CD40/CD40L共刺激通路对同种异体移植物存活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27-54
  前言  27-28
  材料与方法  28-34
  结果  34-46
  讨论  46-51
  结论  51
  参考文献  51-54
第三部分 同种反应性CD4+ Tm 对同种异体移植物存活影响的初步研究  54-78
  前言  54-55
  实验一 CD4~+ Tm 的产生、分离、纯化及表型和功能的检测  55-63
    前言  55
    材料与方法  55-58
    结果  58-59
    讨论  59-60
    结论  60-63
  实验二 同种反应性CD4~+ Tm 对同种移植物存活影响的初步研究  63-76
    前言  63
    材料与方法  63-66
    结果  66-73
    讨论  73-76
    结论  76
  参考文献  76-78
综述一 共刺激信号与移植免疫  78-96
综述二 记忆T 细胞及其在同种移植排斥方面研究进展  96-105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105-106
致谢  106

相似论文

  1. 乌贼墨—黄芪合剂缓解化疗副作用研究,R285.5
  2.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对性成熟前小鼠卵泡及其血管发育的影响,S865.13
  3. 千岛湖岛屿社鼠的巢区和领域研究,Q958.1
  4. β-防御素1基因在小鼠乳腺组织中表达的研究,S852.4
  5. 猪链球菌2型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S858.91
  6. MMP-7和溶菌酶在DSS诱导的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S858.91
  7. 三个兽药典方剂的某些药理作用和毒性研究,S859.5
  8. 丙酮酸肌酸对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S865.12
  9. 丹参酮ⅡA及烟酸对肥胖幼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R285.5
  10. 蜂毒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R735.7
  11. 异丙威影响神经发育主要细胞的迁移分化及突起生长的体外研究,R329
  12.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及高脂饮食小鼠海马神经元内IP3、IP3R-1和Aβ表达变化的研究,R329
  13. TACI-Ig对MRL/lpr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小鼠肾组织JAK1-STAT1信号通路的影响,R363
  14. MCMV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小鼠急性间质性肺炎模型的建立,R-332
  15. 结肠炎患者HCMV感染的临床分析及MCMV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R574.62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17. 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R575.5
  18. TACI-Ig对MRL/lpr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及部分机制,R593.241
  19. 阿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R587.2
  20. TACI-Ig对ConA活化淋巴细胞的染色质诱导SLE样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R593.241
  21. 胚胎期母体暴露氰戊菊酯加速CD-1小鼠年龄相关性行为改变,R714.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