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五羟色胺对小鼠社会行为的影响

作 者: 刘琰
导 师: 饶毅;王晓东
学 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小鼠 幼鼠 五羟色胺 雌鼠 突变体 野生型 氯苯丙氨酸 神经递质 PCPA 交配行为 社会识别 实验动物 敲除 行为学 垫料 serotonin 超声波的 雌性的 杂合体 色胺受体
分类号: R34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五羟色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可以调控动物许多生理过程。当雄性小鼠失去所有的五羟色胺神经元时会发生强烈的同性交配行为。这些突变小鼠对雄性和雌性小鼠都会发出30-110KHz的超声波,而野生型小鼠只对雌性发出超声波。在同时有雄鼠和发情雌鼠的时候,野生型小鼠表现出对雌鼠强烈的交配倾向,而突变小鼠则对雄鼠和雌鼠表现出同等的交配倾向。在正常小鼠上用药物副氯苯丙氨酸(PCPA)阻断五羟色胺的合成也能得到相似的现象这表明突变体小鼠的表形不是因为发育的缺陷或遗产背景差异而引起的。垫料的倾向性实验表明五羟色胺降低的小鼠对雌性和雄性小鼠的气味失去了偏好,正常的雄鼠则偏好雌鼠的味道,提示突变体小鼠的同性交配行为是由于对两性的偏好紊乱。小鼠的性别辨认主要是通过嗅觉,但突变体小鼠基于嗅觉的社会识别和社会记忆都是正常的,这表明五羟色胺不是通过嗅觉来影响交配。突变体小鼠的味觉和社会性趋近行为都正常。这些结果说明五羟色胺在雄性小鼠的性偏好的高级中枢起重要作用。野生型幼鼠在与母鼠分开后放在一个干净不保温的环境时发出强烈的超声波,而五羟色胺敲除小鼠在同样状态下发出的超声波大为减少。雄性的突变体和野生型幼鼠发出超声波的潜伏期接近,而雌性的突变体幼鼠发出超声波的潜伏期要长于野生型。突变体幼鼠发出超声波的强度比野生型幼鼠也有很大的减少。突变体幼鼠对母鼠的气味的倾向性比野生型幼鼠有所降低。这表明五羟色胺在幼鼠的情绪及幼鼠对母鼠的依恋方面有重要作用。

全文目录


第一部分 五轻色胺缺失的雄性小鼠失去性别偏好  5-48
  摘要  6-7
  Abstract  7-8
  第一章 引言  8-13
  第二章 实验方法  13-22
    一、实验动物  13
    二、交配方案  13-14
    三、实验动物的基因型鉴定  14-15
    四、药理学实验  15-16
    五、行为学实验  16-22
  第三章 实验结果  22-40
    一、五羟色胺神经元缺失的雄性小鼠表现出同性间的交配行为  22-24
    二、五羟色胺神经元敲除雄性小鼠对雄性和雌性小鼠都发出超声波  24-27
    三、五羟色胺神经元敲除雄性小鼠对异性的性倾向消失  27-29
    四、五羟色胺神经元敲除雄性小鼠对雌性小鼠的气味偏好消失  29-31
    五、五羟色胺合成酶抑制剂PCPA能在正常雄性小鼠里模拟出突变小鼠的表型  31-34
    六、五羟色胺神经元敲除雄性小鼠有正常的社会识别和社会记忆  34-37
    七、五羟色胺神经元敲除雄性小鼠具有正常的社会性趋近行为  37-38
    八、五羟色胺神经元敲除雄性小鼠的味觉是正常的  38-40
  第四章 讨论  40-48
    五羟色胺神经元敲除小鼠能进行正确的社会辨别  40-41
    双性交配是否因为性欲过度  41-43
    五羟色胺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43-45
    五羟色胺受体  45-46
    寻找特异的脑区  46-48
第二部分 五羟色胺对幼鼠行为的影响  48-61
  摘要  49-50
  Abstract  50-51
  第一章 引言  51-53
  第二章 实验方法  53-54
    小鼠的超声波记录  53
    对母鼠垫料气味的趋向  53-54
  第三章 实验结果  54-60
    五羟色胺神经元敲除小鼠的幼鼠发出的超声波明显减  54-58
    五羟色胺神经元敲除小鼠对母鼠的气味的倾向性降低  58-60
  第四章 讨论  60-61
参考文献  61-81
致谢  81

相似论文

  1. 蒙古马性格候选基因5-HT受体部分序列的PCR-SSCP分析,S821
  2. 波生坦对慢性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R543.2
  3. 针刺对多因素致慢性疲劳大鼠海马5-HT、5-HT1A受体mRNA表达干预的实验研究,R245
  4.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结肠粘膜中5-羟色胺和转运蛋白的变化及意义,R574.62
  5. 甜瓜属双二倍体(Cucumis hytivus Chen and Kirkbride)育性的初步研究及全雌型黄瓜品系的创制,S642.2
  6. 植物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影响的相关研究,R580
  7. 小麦基因组中雌性育性关联标记的研究分析,S512.1
  8. 梨S-RNase基因启动子克隆及雌雄不育植物表达载体构建,S661.2
  9. γ-GCS在狼疮性肾炎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R593.242
  10. 水稻雌性不育基因PTB1功能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Q943.2
  11. IL18Rα在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和腰段背根节的表达,S827
  12. 性激素对小鼠免疫的影响,S852.4
  13. 两种石龙子的生活史特征及热环境对胚胎发育和后代表型的影响,Q958
  14. 补益阳明津气方药对初老雌性大鼠生殖轴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5
  15. 达那唑诱导雌性大鼠性早熟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估,R285.5
  16. 青春前期小鼠雌性生殖干细胞的分离、建系和鉴定,Q813
  17. 鸻鹬类在迁徙停歇地雄性早现的初步研究,Q958
  18. 蓖麻单雌性状的ISSR分析,S565.6
  19. 二、三倍体雌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VG,SOX9,SOX9A2,DMRT1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S917.4
  20. 环境因子对凡纳滨对虾性别分化的影响,S917.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人体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