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檗碱衍生物设计、合成及生理活性研究

作 者: 丁阳平
导 师: 李学刚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药用资源化学
关键词: 小檗碱衍生物合成 抗菌 抗氧化
分类号: R28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小檗碱又叫黄连素(Berberine, BBR),是从黄连和黄柏等中药材中提取出来的异喹啉生物碱。在传统中医中被长期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大量研究表明,小檗碱还有抗心律失常、抗传染性原虫、抗氧化、降糖、调脂、降压和强心等作用。本研究主要以小檗碱抑菌及抗氧化为研究目标,设计合成了8-烷基小檗碱、13-烷基(苄基)小檗碱、8-烷基-13-溴-小檗碱、13-卤代小檗碱、8-13-二烷基小檗碱、8-烷基-13-苄基小檗碱、系列酚类小檗碱及系列8-烷基酚类小檗碱,并进行了抑菌、降糖、抗氧化和对a-淀粉酶等活性作用研究。实验方法与结果如下:1.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1.1 C8烷基及C13卤代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采用格氏试剂和卤素分别在C8和C13进行取代,生成8-烷基小檗碱、8-烷基-13-溴-小檗碱及13-卤代小檗碱。并对13-卤代小檗碱及8-烷基-13-溴-小檗碱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其中小檗碱及烷基小檗碱的最佳溴代反应体系为:反应温度为30℃、反应物比例为6:1、冰醋酸为60 mL时最佳添加量为0.5000g,反应顺序是先加溴,后滴加小檗碱及烷基小檗碱。13-氯代小檗碱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6-10min、反应温度为30℃、氯气制备的温度(用温度来控制氯气流速)60℃、冰醋酸在30 mL时最佳加样量为0.2000g。研究发现反应完成后加入少许三氯化铁,能使产物析出沉淀,这样既简化了产物的回收,又提高产物产率。碘代反应因反应氧化体系不同,碘取代的位置也不同,在HNO3/I2/AcOH体系中取代的是13位,而在KI/KIO4/AcOH/H2O体系中取代的可能是11位。1.213-及8,13-二取代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小檗碱经还原、烷基化和氧化三步生成13烷基小檗碱。具体步骤是先利用硼氢化钠将小檗碱还原成二氢小檗碱,再利用烯胺烷基化生成13烷基或苄基二氢小檗碱取代衍生物,最后用NCS进行氧化。8,13-二取代小檗碱是以8-辛基二氢小檗碱作为先导物,其后的合成方法与13烷基小檗碱的合成相同。1.3酚类小檗碱及酚类烷基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实验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间苯三酚/硫酸体系、无水三氯化铝/吡啶及三溴化硼/二氯甲烷,分别生成9-羟基-小檗碱衍生物、2,3-二羟基-小檗碱衍生物、2,3,9-三羟基-小檗碱衍生物和2,3,9,10-四羟基-小檗碱衍生物及其相应烷基化酚类小檗碱。2.小檗碱衍生物抗菌活性研究实验考查了8-烷基小檗碱、13-烷基(或苄基)小檗碱、8-辛基-13-烷基小檗碱、8-辛基-13-苄基小檗碱、8-烷基-13-溴代小檗碱和卤代小檗碱对9种常见微生物的抑菌能力。结果发现8-烷基小檗碱的抗菌规律跟前人报道一致,8-辛基小檗碱活性最强;当C13引入一系列烷基后也能增强其抗菌活性,并且也有与8-烷基小檗碱相同的抗菌规律,即,在八个碳原子内随着碳链的延长抗菌活性增加,只是抗菌活性要小于相应8-烷基小檗碱;当小檗碱C13位引入卤素后也能增强小檗碱的抗菌能力,增加强度与它们吸电子能力有关,只是抗菌活性远不及烷基小檗碱;在8-烷基小檗碱的C13引入溴后,其抗菌活性强于相应的8-烷基小檗碱,说明C8的烷基与C13的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当C8和C13同时引入烷基时,并不是8,13-二辛基-小檗碱抗菌活性最强,而是13-丁基-8-辛基-小檗碱抗菌活性最强。3.小檗碱衍生物对部分酶类作用研究用碘-淀粉比色法测定了小檗碱及其衍生物对a-淀粉酶的作用,结果发现小檗碱及其衍生物对a-淀粉酶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其中氯代小檗碱对a-淀粉酶的IC50值为0.042 mg/mL比小檗碱提高了2倍,2,3,9-三羟基小檗碱和2,3,9,10-四羟基小檗碱的IC50值为0.02 mg/mL,比小檗碱提高了5倍。但所有小檗碱衍生物对ACE酶的作用不明显。4.小檗碱衍生物的降糖作用研究本文考查了8-烷基小檗碱、8-烷基-13-溴代小檗碱及13-卤代小檗碱对HepG2细胞降糖的影响,结果发现13-氯代小檗碱的降糖作用最强。M’IT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小檗碱引入烷基后细胞毒性增强,而13-氯代小檗碱的毒性最弱,因此认为氯代小檗碱的降糖可能是通过降低对HepG2细胞的毒性来实现的。5.小檗碱及酚类小檗碱抗氧化作用研究实验选用DPPH和羟自由基作为研究对象考查多酚类小檗碱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其中2,3,9,10-四羟基小檗碱作用最强,对DPPH的IC50值为0.13 mg/mL,但仍不及BHA,对羟自由基的IC50值为0.27 mg/mL,作用要强于Vc。多酚类小檗碱对已存在的亚硝酸盐并没有太大作用,但能阻断强致癌物亚硝胺的生成,其IC50值为0.46 mg/mL。实验选用8-烷基-2,3,9,10-四羟基小檗碱来考查油脂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发现,8-烷基-2,3,9,10-四羟基小檗碱均能降低油脂的过氧化值和酸价,起到良好抗油脂氧化效果,其中8-十二烷基-2,3,9,10-四羟基小檗碱衍作用最强。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46
  1.1 概述  12-13
  1.2 小檗碱及衍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13-22
    1.2.1 小檗碱全合成  13-15
    1.2.2 N7上取代衍生物的合成  15-16
    1.2.3 小檗碱C8位上取代衍生物的合成  16-17
    1.2.4 小檗碱C9位取代衍生物的合成  17-18
    1.2.5 小檗碱C12位取代衍生物的合成  18-19
    1.2.6 小檗碱C13位上的取代反应  19-20
    1.2.7 其他  20-22
  1.3 小檗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2-31
    1.3.1 小檗碱降糖机制研究  22-28
    1.3.2. 小檗碱衍生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28-31
  1.4 选题背景与依据  31-34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34-35
  1.6 创新点  35
  参考文献  35-46
第二章 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  46-76
  2.1 引言  46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6-48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制备  46-47
    2.2.2 实验仪器  47-48
  2.3 实验方法  48-56
    2.3.1 小檗碱衍生物合成路线  48-50
    2.3.2 8-烷基小檗碱的合成方法  50-51
    2.3.3 小檗碱及烷基小檗碱13-溴代衍生物合成方法  51
    2.3.4 13-氯代小檗碱合成方法  51-52
    2.3.5 13-碘代小檗碱合成方法  52-53
    2.3.6 13-取代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53-54
    2.3.7 8,13-二取代小檗碱衍的合成  54
    2.3.8 8-烷基多酚类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54-56
  2.4 结果与讨论  56-74
    2.4.1 8-烷基小檗碱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56-57
    2.4.2 小檗碱及烷基小檗碱溴代衍生物合成方法  57-59
    2.4.3 氯代盐酸小檗碱的合成  59-61
    2.4.4 碘代盐酸小檗碱合成  61-65
    2.4.5 卤代产物的结构表征  65-67
    2.4.6 13-及8,13-取代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  67-70
    2.4.7 多酚类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  70-73
    2.4.8 小结  73-74
  2.5 本章参考文献  74-76
第三章 小檗碱衍生物抗菌活性研究  76-82
  3.1 引言  76
  3.2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76-77
    3.2.1 材料与试剂  76
    3.2.2 实验菌种  76-77
    3.2.3 实验仪器  77
  3.3 实验方法  77-78
    3.3.1 衍生物抑菌能力测定  77-78
  3.4 结果与讨论  78-80
    3.4.1 待测样品对微生物的最小抑菌浓度  78-80
  3.5 小结  80-81
  3.6 本章参考文献  81-82
第四章 小檗碱衍生物对部分酶作用研究  82-94
  4.1 引言  82
  4.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82-84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82-84
    4.2.2 实验仪器  84
  4.3 实验方法  84-86
    4.3.1 小檗碱衍生物对a-淀粉酶的影响  84-85
    4.3.2 小檗碱衍生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作用研究  85-86
  4.4 结果与讨论  86-91
    4.4.1 小檗碱衍生物对a-淀粉酶的影响  86-90
    4.4.2 小檗碱衍生物对ACE酶的影响  90-91
  4.5 小结  91-92
  4.7 本章参考文献  92-94
第五章 小檗碱衍生物的降糖作用研究  94-100
  5.1 引言  94
  5.2 材料,试剂和仪器  94-95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94-95
    5.2.2 实验仪器  95
  5.3 实验方法  95-96
    5.3.1 样品及药品的配制  95
    5.3.2 HepG2细胞的培养  95
    5.3.3 降糖试验及MTT试验  95-96
  5.4 结果与讨论  96-98
    5.4.1 小檗碱及其衍生物对HepG2细胞降糖作用研究  96
    5.4.2 小檗碱及其衍生物对HepG2细胞毒性研究  96-98
  5.5 小结  98-99
  5.6 本章参考文献  99-100
第六章 小檗碱及酚类小檗碱抗氧化作用研究  100-116
  6.1 引言  100-101
  6.2 材料,试剂和仪器  101
    6.2.1 材料与试剂  101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101
  6.3 实验方法  101-105
    6.3.1 抗氧化作用原理  101-102
    6.3.2 多酚类小檗碱对自由基的清除实验  102-103
    6.3.3 多酚类小檗碱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  103-104
    6.3.4 烷基多酚类小檗碱抗油脂氧化研究  104-105
  6.4 结果与讨论  105-112
    6.4.1 多酚类小檗碱对自由基的清除实验  105-108
    6.4.2 多酚类小檗碱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  108-110
    6.4.3 烷基多酚类小檗碱抗油脂氧化研究  110-112
  6.5 小结  112-113
  6.6 本章参考文献  113-116
结论与展望  116-118
博士期间申请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文章及完成的著作如下  118-120
致谢  120-122
附录 部分化合物的图谱  122-132

相似论文

  1. 白骨壤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S793.9
  2. 翡翠贻贝糖胺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R285.5
  3.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4. 云南元江干热河谷优势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X172
  5.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6.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7. 藏药三果汤散抗氧化有效成分研究,R29
  8. 酢浆草提取物体外抗肿瘤和抗氧化研究,R285
  9. 抗菌型多功能聚酰胺纤维的性能及应用研究,TQ342.1
  10. ABA和H2O2对干旱高温复合胁迫诱导的玉米sHSPs和抗氧化防护酶的作用,S513
  11. “和美酵素”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S828.9
  12. 海洋放线菌GY-4的鉴定及其抗菌物质研究,Q936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铁素体连接体材料的性能研究,TM911.4
  14. 淀粉液化芽孢杆菌ES-2抗菌脂肽生产工艺的研究,TQ936.16
  15. 芝麻饼粕中木酚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29
  16. 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R-藻红蛋白的生物修饰及活性保护研究,TS201.21
  17.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Vc脂肪酸酯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TS202.3
  18. 麦胚多糖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10.1
  19. 山药蛋白质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55.1
  20. 防治土传香蕉枯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6.68
  21. 防治土传辣椒青枯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6.41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