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浓度吗啡经冠脉灌注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 者: 熊江琴
导 师: 陈世彪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麻醉学
关键词: 不同浓度吗啡 冠脉灌注 IL-10 TNF-α 心肌保护
分类号: R9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1)研究不同浓度吗啡经冠脉灌注心肌保护作用;(2)研究不同浓度吗啡经冠脉灌注对IL-10TNF-α等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三部分:(1)45例拟换瓣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C组,A组冠脉灌注液中吗啡浓度为2μmol/L(吗啡1组),B组冠脉灌注液中吗啡浓度为4μmol/L(吗啡2组),C组冠脉灌注液中未加吗啡(对照组)。监测三组诱导前(T1)、体外循环转机(CPB)前5min (T2)、体外循环停机后5min (T3)、术毕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观察术后低心排、心律失常发生率,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除颤次数,平均拔管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2)分别于CPB前5min (T2)、停转流后2h(T5)、停转流后24h(T6)采集中心静脉血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心肌肌钙蛋白(cTnl)值。用电子显微镜比较各组心肌细胞观察心肌组织与细胞的结构变化,以观察不同浓度吗啡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3)分别于T2、T5、T6时刻采集中心静脉血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血清中白介素10(IL-10)浓度、肿瘤坏死因子-a (TNF-α)浓度,以观察吗啡是否通过调控炎性因子IL-10、TNF-α的浓度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结果(1)A、B组在T5、T6时的中心静脉血cTni的水平较C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在T6时B组比A组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T6时CK-MB水平较C组低(P<0.05)。A、B组术后低心排、心律失常发生率较C组低,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组术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较C组轻。(3)三组T5、T6时的中心静脉血IL-10及TNF-α的浓度较术前均有所升高(P<0.05),但B组在停转流后T6时IL-10的浓度较其它两组明显升高(P<0.05),T6时TNF-α的浓度较其它两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1)冠脉灌注液加入4μmol/L吗啡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心肌具有更理想的保护作用。(2) 4μmol/L吗啡预处理延迟相可通过上调IL-10、下调TNF-α浓度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第1章 引言  11-13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13-17
  2.1 材料  13-14
    2.1.1 药物  13
    2.1.2 主要试剂  13
    2.1.3 主要仪器  13-14
  2.2 方法  14
    2.2.1 分组  14
    2.2.2 术前评估与纳入标准  14
  2.3 试验方法  14-15
  2.4 监测指标  15-16
    2.4.1 血流动力学  15
    2.4.2 一般情况  15
    2.4.3 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测定  15
    2.4.4 白介素-10与肿瘤坏死因子测定  15-16
    2.4.5 心肌组织细胞形态学观察  16
  2.5 剔除标准  16
  2.6 统计学处理  16
  2.7 伦理学问题  16-17
第3章 结果  17-27
  3.1 一般情况  17
  3.2 血流动力学  17-18
  3.3 手术过程基本情况  18-20
  3.4 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Ⅰ  20-21
  3.5 炎性因子  21-22
  3.6 组织形态学电镜观察  22-27
第4章 讨论  27-30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30-31
  5.1 结论  30
  5.2 进一步研究方向  30-31
致谢  31-32
参考文献  32-35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5-36
综述  36-42
  参考文献  40-42

相似论文

  1. 没药甾酮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R285
  2. 金钗石斛多糖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减退及机制研究,R285.5
  3.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544.1
  4. 草鱼NCCRP-1和IL-10基因的克隆和表达,S917.4
  5. 乙醛脱氢酶2在法舒地尔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探讨,R54
  6. 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ACS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探讨,R541.4
  7. 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MMP-2影响,R726.5
  8. IL-6、TNF-α在术后肠梗阻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及中药腑安的保护作用研究,R285.5
  9. 树突状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R735.2
  10. 阻断TNF-α受体信号能减少MDSC向肿瘤组织募集与迁移,R730.3
  11. 变应性鼻炎外周血Th17、CD4+IL-10+Treg、Th1/2细胞功能研究,R765.21
  12.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穿胞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R965
  13. 慢性肾脏病患者fetuin-A与促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R692.5
  14. 精细心率调控是围术期实施心肌保护的前提与基础,R619
  15. 皮肌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位点研究,R593.26
  16.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ADP与炎性因子表达及中药对其调控的机制研究,R285
  17. 疏风饮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5
  18. 尼可地尔对成人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R96
  19. 脓毒症早期IL-10动态变化及其意义,R459.7
  20. ACTA、TNF-α及IL-6在慢性胎儿窘迫中的表达,R714.25
  21. 脐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研究,R714.24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理学 > 实验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