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葡萄体细胞胚的诱导及中国野葡萄芪合成酶基因VpSTSgDAN2转化研究

作 者: 肖宇
导 师: 王跃进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
关键词: 葡萄 体细胞胚发生 农杆菌介导 芪合成酶 启动子
分类号: S66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芪合成酶(stilbene synthase,STS)基因及其特异启动子为本课题组前期从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中克隆得到的抗病相关基因。本研究将芪合成酶基因置于增添不同增强子的该启动子下,构建4个植物表达载体,旨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其转入感病欧洲葡萄基因组中,为获得抗病性明显提高的转基因植株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在以‘佳利酿’、‘无核白’、‘火焰无核’、‘长穗无核白’、‘赤霞珠’的花器官为外植体进行体细胞胚诱导与成苗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携带有中国野生葡萄芪合成酶基因及其特异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入番茄和葡萄中,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5个种欧洲葡萄品种‘佳利酿’、‘无核白’、‘火焰无核’、‘长穗无核白’、‘赤霞珠’的雄蕊、雌蕊和小花蕾为外植体,在4种不同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其中培养基NN69 + 2.0 mg·L-1 6-BA + 1.0 mg·L-1 2,4-D + 60 g·L-1蔗糖+ 3 g·L-1 phatagel和培养基MS + 0.55 mg·L-1 2,4-D + 0.5 mg·L-1 NOA+1.24 mg·L-1 4-CPPU + 30 g·L-1蔗糖+ 3 g·L-1 phatagel对花器官外植体胚性愈伤的诱导比较有利,诱导率最高可达6.2%。2.所研究的5个欧洲葡萄品种,除了‘赤霞珠’外,其余4个品种经花器官诱导出的愈伤均可在培养基X6 + 60 g·L-1蔗糖+ 7 g·L-1TC-Agar + 0.5 g·L-1AC中进一步诱导出体细胞胚。而且对于发育时期在心型胚之前的体细胞胚可以在X6培养基中继代保存,产生次生胚。3.体细胞胚在液体的MS培养基中110rpm 25℃暗培养1w后转移到成苗培养基WPM+ 0.15 mg·L-1IBA + 30 g·L-1蔗糖+7 g·L-1琼脂+ 0.5 g·L-1AC中,先弱光培养3 d后置于强光照下培养,1 w左右即可成苗。4.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中国野葡萄芪合成酶基因及其特异启动子的载体转入番茄Micro-Tom中,经初步的PCR和PCR-Southern检测共获得了51株转基因苗。5.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番茄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植株接种番茄灰霉病24 h后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含有增强元件Enhancer的转化植株白藜芦醇含量最高,是不添加任何增强元件的载体gD2转化的番茄白藜芦醇含量的4.4倍。野生型植株均未检测到白藜芦醇。6.通过接种番茄灰霉病,测定其病情指数,结果表明转基因番茄抗病性都有一定提高,其中含有增强元件Enhancer的增强载体转化的番茄抗病性最强。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20
  1.1 葡萄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11-15
    1.1.1 葡萄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12-14
    1.1.2 葡萄器官发生途径  14-15
  1.2 葡萄遗传转化研究方法  15-17
    1.2.1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15-17
    1.2.2 基因枪法介导的遗传转化  17
  1.3 芪合成酶基因及其特异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17-18
  1.4 模式生物在生物学发展中的作用  18-19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9-20
第二章 葡萄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研究  20-32
  2.1 材料  20-21
    2.1.1 植物材料  20
    2.1.2 植物表达载体  20
    2.1.3 主要试剂  20
    2.1.4 仪器设备  20-21
  2.2 方法  21-23
    2.2.1 葡萄体细胞胚的诱导  21-22
    2.2.2 体细胞胚的发生及次生胚的诱导  22
    2.2.3 体细胞胚的萌发和成苗  22
    2.2.4 农杆菌介导的葡萄体细胞胚的遗传转化  22-23
    2.2.5 抗性植株的检测  23
  2.3 结果与分析  23-28
    2.3.1 葡萄体细胞胚的诱导  23-25
    2.3.2 体细胞胚的发生和发育时期的观察  25-27
    2.3.3 次生胚的诱导  27
    2.3.4 体细胞胚的萌发和成苗  27-28
    2.3.5 农杆菌介导葡萄体细胞胚的遗传转化  28
  2.4 讨论  28-32
    2.4.1 葡萄体细胞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28-30
    2.4.2 农杆菌介导的葡萄遗传转化  30-32
第三章 芪合成酶基因及其特异启动子转化番茄的研究  32-43
  3.1 材料  32
    3.1.1 植物材料  32
    3.1.2 植物表达载体  32
    3.1.3 主要试剂  32
    3.1.4 仪器设备  32
  3.2 方法  32-35
    3.2.1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  32-33
    3.2.2 转基因番茄的检测  33
    3.2.3 转基因番茄的抗病性试验  33-35
    3.2.4 转基因番茄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35
  3.3 结果与分析  35-41
    3.3.1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  35-36
    3.3.2 抗性番茄植株的检测  36-37
    3.3.3 转基因番茄的抗病性试验  37-38
    3.3.4 转基因番茄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38-41
  3.4 讨论  41-43
    3.4.1 关于芪合成酶及其特异启动子的研究  41-42
    3.4.2 增强子对基因表达的作用  42-43
第四章 结论  43-44
参考文献  44-52
附录  52-54
缩略词  54-55
致谢  55-57
作者简介  57

相似论文

  1. 水稻茎叶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的筛选及分析,S511
  2. 磷酸化介导的UGT1A3代谢活性差异的初步研究,R346
  3. 葡萄籽原花青素制备工艺及真菌毒素检测,TQ461
  4. 益肾活血法防治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肾损伤的临床研究,R277.5
  5. 猪BMP7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关联性分析,S828
  6. 一个油菜菌核病抗病相关基因的功能初步分析,S435.654
  7. 嗜热菌几丁质结合域及其在酶固定化中应用的研究,Q814
  8. 腐生葡萄球菌M36耐有机溶剂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Q78
  9. Aspergillus niger Z-25葡萄糖氧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Q78
  10. 水稻纹枯病菌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S435.111.42
  11. Pib结构基因在不同启动子驱动下的稻瘟病抗性,S435.111.41
  12.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两个Ⅲ型效应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S435.651
  13. 农杆菌介导GmWRKY21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S565.1
  14. 小麦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Ta-UGT3的表达载体构建和转化小麦研究,S512.1
  15. 水稻Pib启动子中乙烯和茉莉酸响应元件的转基因分析,S511
  16. 小麦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和优化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Ta-APX)转化小麦研究,S512.1
  17. 南瓜染色体加倍和体细胞胚发生的细胞学及生理生化变化研究,S642.1
  18.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LTR体外启动活性分析,S858.31
  19. 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时血管内膜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胶原及中膜CPT-Ⅰ、GLUT-4的变化,R543.5
  20.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诱导Eca-109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R735.1
  21. 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9A17v2启动子活性分析,S435.62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果树园艺 > 浆果类 > 葡萄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